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核桃雄花芽发育特点及疏雄增产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观察核桃雄花芽分化和发育特点,测定不同疏雄处理的1a生枝全氮,淀粉,要溶性糖,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变化,调查了疏雄处理对核桃坐果率,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除守多雄花芽可明显增加枝条中上述营养物质和水分含量,且与疏雄数量呈正相关,与疏雄时期的早晚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一、雄林比雌株发芽早,落叶迟,黄村比雌株少。二、雌株的主干与主枝之间的夹角大(达50度)向四方平展,有时下垂,长势弱;雄株的主干与主枝央和小(30度左右),主干校挺直。三、同龄银杏树,雄株树冠形成晚,枝条层次清晰;雌株树冠形成早,枝多而乱。四、成龄银杏树,雄林短枝较短(l~2厘米).雌株短枝较长(可达10厘米)。五、雌林比雄林的叶片小,色绿、无刻线。六、雄株花芽大而饱满,顶部稍平,雌花芽瘦而尖;雄花序为桑芙状花序,外似桑植;雌花长在花模顶端,分作两又,外似火柴梗状。七、同龄银杏苗,雄株比雌株高,但茎干较…  相似文献   

3.
碳氮含量与花芽分化有密切的关系,枝条着生角度影响了碳氮含量在叶片中的分布,进而影响了花芽分化。为了提出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枝条着生角度,对文冠果样树的枝条分别进行了45°、60°、90°角度的拉枝处理,不拉枝为对照,分析拉枝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结果表明:拉枝角度为60°和90°枝条的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碳氮比都显著高于30°和45°枝条(p0.05),氮含量则相反(p0.05)。但是30°和45°之间,60°和9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碳氮含量、成花结果和枝条受损等情况后,选择60°为文冠果的最佳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促进文冠果花芽分化的最佳枝条着生角度,以朝阳地区实生苗栽植的文冠果树为研究对象,对样树的枝条分别进行45°、60°和90°角度的拉枝处理,以不拉枝(20°)为对照,测定分析经不同角度拉枝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拉枝角度处理的枝条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含量次序为60°90°45°,氮含量的次序为45°60°90°,即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有所增加,氮含量有所减少,但是60°和90°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碳氮含量及枝条受损等情况,文冠果的最佳拉枝角度以60°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地径及截干高度对高阿丁枫实生苗枝条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月的高阿丁枫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套设计进行苗木地径及截干高度对枝条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苗木地径极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枝条总长、有效枝条数和穗条产量;(2)截干高度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和有效枝条数;(3)促进苗木萌发枝条各指标的最佳地径和截干高度组合为地径D>6.50 mm,截干高度13 cm相似文献   

6.
正核桃修剪时期和一般果树不一样,核桃不能在休眠期修剪,否则发生伤流影响树势,而且伤口不能愈合,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正确的修剪时期是在树体展叶以后,成年树最好在采摘后修剪。核桃的花芽也与一般果树不同,花芽分雌、雄。雌花芽是混合芽,着生在枝条顶部;雄花芽是纯花芽,侧生。所以,核桃为枝条顶芽结果,除为促其发枝外核桃枝条一般不能短截,否则会影响结果。对过密枝、枯干枝可以进行疏剪,对过弱枝和内膛枝稀疏部位的枝条可以进行重短  相似文献   

7.
蒿柳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蒿柳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对蒿柳成花的调控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为解析雌雄异株植物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决定机制,并为人工调控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蒿柳1年生枝条生长过程划分为营养生长期(S1)、花芽生理分化期(S2)和花芽形态分化期(S3),分别以树龄15~20年的雌、雄蒿柳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茎尖脱落酸(ABA)、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性别间差异的关系。【结果】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芽生理分化期,雌、雄蒿柳的ABA、ZT、Put、Spm、Spd含量,ABA/GA_3、ZT/GA_3比值以及雌株中IAA/ZT比值均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及雄株中GA_3含量显著下降。从花芽生理分化期到形态分化期,雌蒿柳的ABA、ZT、IAA和GA_3含量,雄株IAA/ZT、雌株ABA/GA_3比值均显著下降,Put、Spm、Spd含量,雄株的ZT/GA_3、雌株的IAA/ABA均显著上升。S1期的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S2期的ABA、ZT、IAA、Spd含量,S3期的IAA/ABA、IAA/ZT比值均表现为雌蒿柳显著高于雄蒿柳;而S2期的IAA/ABA比值,S3期的ABA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则表现为雌株显著高于雄株。【结论】高水平的ABA、ZT、IAA、多胺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启动雌、雄蒿柳花芽生理分化,高水平的多胺含量、ZT/GA_3、IAA/ABA比值有利于雌、雄蒿柳花芽的形态分化;蒿柳成花过程中,虽然雌、雄植株内源激素和多胺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生理分化期的ABA、ZT、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雄蒿柳的性别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雌雄株间的性别差异,为进一步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的内在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绒毛白蜡雌雄株为研究对象,5—11月每月中旬取叶片、枝条、果实,应用电感耦合离子光谱仪系统分析生长季内雌雄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K、Ca、Na、Mg)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绒毛白蜡生长季内不同器官K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果实叶片枝条;而Ca、Mg在生长季各月份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初期Na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叶片果实枝条,而生长季中后期的大小顺序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内叶片K元素含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叶片Ca和Na含量则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叶片Mg含量则维持相对稳定含量。2)雌雄株对比表明,生长季内雄株叶片K、Ca、Na、Mg元素含量多大于雌株叶片,这种差异在部分月份达到显著水平。3)同一器官不同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K含量与Ca、Mg含量多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叶片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叶片Na元素与叶片其余元素含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叶片类似,果实K与Ca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果实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4)不同器官间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雌雄株叶片K与枝条K以及叶片Na与枝条Na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雌株叶片Ca与果实Ca、叶片Mg与果实Mg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雌雄株叶片Na含量与枝条Na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不同矿质元素在绒毛白蜡雌雄株器官间的分配规律存在差异性;生长季各阶段,雄株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多数大于雌株,雌株翅果大量结实,参与较大比例的矿质营养分配,可能是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叶片、果实中K、Ca、Mg各元素含量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性,明确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间的矿质元素含量比例分配及相互关系,是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生理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早春洋丁香芽类型的观察研究,分析了在始花期前芽类型与枝条粗度,以及花芽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洋丁香一位花芽的比率达86%,二位花芽比率为20.8%,三位花芽比率为2.3%;花芽茎粗小于叶芽;洋丁香花芽属老枝顶生。在园林应用中,为保证观花效果,不适于修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引种新疆核桃和核桃良种选育中,发现一些枝条类型与结果的早晚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具有主付芽二者离生,主芽抽生1-5厘米长,并距叶柄或叶迹较远(枝条基部在0.5厘米以上,中部在1厘米以上)的苗木,2-3年即能结果。枝条类型见图。由于此种类型的主芽多形成花芽,抽生结果枝,顶端结果,叶腋间的主芽继续形成花芽,来年开花结果,抽生枝条,具有连年结果的特性。在禹县方山公社彭沟大队核桃园内的2号和8号核桃就是此种类型,苗木第二年开始结果,产量逐年提高。是当前较有希望的早产、丰产类型。近几年产量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滇杨是我省常见的优良速生树种之一。落叶乔木,高可达20几米,树冠塔形,雄伟美观(图1)。滇杨的实生苗有直立枝和下垂枝两种类型,下垂枝型,枝条弯曲下垂(图2)。雌雄异株,雌株树冠稍松散,雄株树冠较紧密。葇荑花序。蒴果,成熟后3—4裂,内含种子数枚。播种后很快发芽,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秦岭北坡野生华中五味子优良单株引种建园观察,揭示了栽培条件下其花器官组成、结构性状的变化、花芽的类型及在枝条上的分布特点、开花过程、物候期、结果枝的类型及开花结果能力、果实在果枝条上的分布等特性,为规模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果树的树冠由两类枝条组成,一是包括中 心干、主枝、侧枝等在内的各级骨干枝;二是能开花结果的各种果枝、预备枝和发育枝。这些果枝、预备枝和发育枝,大多数成组地共同着生在各级骨干枝上,构成结果枝组。生产实践证明,在树体结构中,除骨干枝配备得当外,培养好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结果枝组,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1 结果枝组的类型 树冠内生长的各种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玉露香梨’花芽分化期短枝花芽及其相邻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研究矿质元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探索僵芽发生的生理机制,为预防梨僵芽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谷和河北魏县正常发育的‘玉露香梨’短枝花芽及相邻叶片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观察并分析河北魏县僵芽发生梨园中僵芽发生时期和花芽形态分化期间内矿质元素(K,Ca,Mg,Fe,Mn和Zn)在短枝花芽及其相邻叶片中的含量变化与僵芽发生的关系。【结果】1)魏县僵芽梨园的停长时间晚于正常梨园,且年新梢生长量(长度)和新梢直径均极显著大于魏县、太谷正常梨园,说明枝条延迟停止生长以及过旺生长影响了花芽发育;2)‘玉露香梨’于6月初至6月中旬进入花芽形态分化期,7月中旬经过花蕾分化期后出现褐化死亡现象,由此推断僵芽发生时间为7月中旬花萼分化期;3)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魏县僵芽梨园、魏县和太谷正常梨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在6月15日之后,魏县僵芽梨园花芽中K,Ca,Mg,Mn,Zn含量低于正常梨园,Fe含量高于正常梨园;短枝花芽附近叶片中Ca,Mg含量高于正常梨园,Mn,Zn含量低于正常梨园,K,Fe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易发生僵芽现象的梨园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控水、控肥、拉枝、环割、喷施生长延缓剂等栽培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梨树营养生长,矿质营养代谢趋于正常,明显降低了僵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银杏雄性优良单株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个与银杏良种桂G86-1花期接近或相遇的雄株2年生长枝上的短枝间距、花芽率、每短枝上雄花数及雄花穗长、粗,出粉率等各项性状的分析,发现B号雄性单株的散粉期与桂G86-1花期基本相遇,且散粉期长,花芽率高,出粉量大,每单位长枝上雄花数多,是桂G86-1的最适宜授粉树。  相似文献   

16.
核桃是雌雄同株异花树种,雌雄异熟。花期不遇,相差5—7天,很难自花授粉。新疆良种核桃向以早实、丰产、果大、质优和抗逆性强而驰名全国。现对我区几年来初选的部分早实核桃优良单株的开花结实特殊性状予以介绍。一、早实核桃的开花习性1、花芽:雄花芽:雄花芽是纯花芽。近钝园锥形,着生于母枝(前一年的结果枝)除顶芽部位外的中、上部或全枝各部位,其基部雄花芽常与混合芽或营养芽(隐芽)混生。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大花蕙兰花芽发育期开花株与不开花株可溶性糖含量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圣蕾芬’花芽发育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株与不开花株间差异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大花蕙兰‘天使’的差异却只有盛花期比较显著。并进一步分析了可溶性糖含量与各元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栗瘿蜂的研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我国板栗的主要害虫。此虫在我县普遍发生,严重地为害着栗树的生长和结实。为了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于1980-1983年我们对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四年来试验研究情况整理如下。一、为害情况栗瘿蜂主要为害栗树树冠中下部的发育枝和结果枝的第1-5腋芽,细弱枝受害后不能抽生新梢,枝条当年即枯死;中庸枝和结果枝受害后有的虽能抽生弯曲的枝条,长出细窄的小叶片和雄花序,但由于栗瘿生长,消耗营养  相似文献   

19.
燕山板栗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华北地区选育优良板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燕山和山东板栗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被测评的各品种板栗的单粒质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的差异极显著;其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通过建立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品质排序,确定出燕山短枝、短雄、垂枝栗1号、燕昌、遵达栗等品种为优质品种;同时发现,糊化温度和板栗品质的排名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系1981~1984年,采用西北农学院果树站的成年猕猴桃大树及已开花的幼年嫁接苗的叶片进行的。用联苯胺、愈创树脂等药剂的溶液,分别与猕猴桃雌、雄株的结果枝和发育枝的叶片提取液进行反应,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和排出气泡的多少,判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高低,以鉴别雌、雄株。其结果,雄株与药剂作用后,反应液颜色变化比雌株快而深,反应液中排出的氧气量也多。历年试验均表明,雌、雄株反应液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