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宁安市业局国有森林资源现状宁安市林业局所属国有林区有7个国营林场,2个贮木场,1个林木种子园,1个国营苗圃。现有职工1503人,离退休466人。拥有固定资产7041万元。具有年生产木材40000m3,造林40000hm2的能力。年创林业总产值2000万元。2006年末,宁安市林业局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111404 hm2。其中林业用地95820 hm2,占86.01%。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92353hm3,96.38%;疏林地20hm2,占0.02%;灌木林313 hm2,占0.33%;未成林造林地2124 hm2,占2.22%;苗圃用地10hm2,战0.01%;宜林无林地1000 hm2,占1.04%。在有林地中,用材林27452 hm2,战29.73%;防护林55514hm2,战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黑龙江省林业厅系统林业经营总面积1533万hm2,林业用地928万hm2,有林地面积689万hm2,林木总蓄积量4.6亿m3.林木种类繁多,主要有落叶松、柞、桦、杨、红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胡桃楸等30余个品种.森林覆被率达47.3%.  相似文献   

3.
1.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0’--135'5’,北纬43'41’--53'5’。一般海拔高度为300—800米。包括伊春、牡丹江、松花江和合江4大林区,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区内广袤的森林资源是构成东北地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保障了东北地区农牧业的稳产高产和气候的风调雨顺,对东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40个林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林业企业特征,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林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2012—2018年黑龙江省40个林业企业的时空二维数据,采用熵值赋权法和序关系分析法(G1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投入、资本投入、产出效益、林下经济发展结构对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是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其次是林下经济总产值、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林下经济结构系数。各林业企业从2012年至2018年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再加上生态投入规模和资本投入规模双重减少,导致了产出效益规模减少;有的林业企业尽管在资本投入规模出现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地调整产业发展策略,加大生态投入规模,使得产出效益规模逐年增加。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且在面对资本投入规模普遍减少的大趋势下,应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对不同林业企...  相似文献   

6.
伊春林区从1978年开始共进行3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专项调查,在270.6万hm2的总调查面积中,有害生物中等以上为害面积达112万hm2,有害生物共计70种,其中病害8.2万hm2、虫害13.7万hm2、鼠害87.4万hm2、有害植物3.1万hm2,文中并对造成有害生物为害日趋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黑河市爱辉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辖区面积14446km2,辖3镇、8乡、4个街道和15个林场,人口19.7万人,是全省最大的地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119.4万hm2,是我国东北沿边重要的生态屏障。爱辉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立体生物资源宝库,为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爱辉区抢抓黑龙江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契机,将林业产业发展列入六大重点产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林业产业发展与建设规  相似文献   

8.
对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研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为基本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核心思想.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特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解决国有林区的生存、发展问题,针对黑龙江省等一些国有林区提出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的情况,论述了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现实状况。同时,分析了困扰国有林区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国有林区改革应沿着企业现实改革中的步伐,走一条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将森工企业的特殊性与工业企业的一般发展规律相结合,林区实际状况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种植结构现状、特点 (一)粮食作物结构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增加.黑龙江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由1983年的860万hm2扩大到2007年的1 200万hm2,面积增加340万hm2,平均年增加14.2万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由726.7万hm2扩大到1 080万hm2,增加面积353.3万hm2,平均年增加14.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由83.9%提高到90.9%.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4月,黑龙江省森工和大兴安岭森工两大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正式启动休养生息时间表。停伐对林区有何影响?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面前。木材加工企业难以为继,职工面临转岗甚至下岗停伐对林区最直接也是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政府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分别阐述自然因素中森工林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生态地位,经济因素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经济发展性质,政治因素中我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文化因素中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和谐观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政府职能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社会医疗保险筹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天保工程补助提高森工林区社会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多层次的林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提高退休职工个人账户划入比例等措施,探索解决制约森工医保发展的筹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正>1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现状黑龙江省是春小麦的主要种植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麦种植面积曾达到226.7万hm2。1996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及政策导向等原因,小麦面积逐渐减少,至1999年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将近一半。在黑龙江省北纬47°以北,克山等30个县(市)原"豆麦"产地区,出现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66.7万hm2,小麦种植面积不足40万hm2的现象,原有合理"豆麦轮作体系"不复存在。大豆重茬现象严重,病虫草害加剧,土壤生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养鹅业现状及发展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黑龙江养鹅业现状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总面积46万km2,其中山地面积23万km2,509万hm2草原,省内流经5条大江,江河溪流成网,水草茂盛;人均耕地面积0.67hm2,是我国玉米、大豆的主产区,发展养鹅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鹅嗜食青草,耐粗饲,生长快,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加之养鹅生产投资成本低,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易饲养,产品实用价值高,销路广,因此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发的开展养鹅生产,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鹅价的上扬,如今养鹅已成为农区、林区及老、少、边穷地区勤劳致富、增产创收的启动产业。1.1产量与分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面积广、战线长、林木种类繁多、纯林比重较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截止2009年10月末,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20.52万hm^2,轻度发生面积为9.64万hm62,中度发生面积为8.94万hm^2,重度发生面积为1.94万hm^2。其中病害发生面积为1.23万hm^2,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对国内外对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这一概念,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生产现状黑龙江省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全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垦区芸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垦区统计年鉴自1991年开始有杂豆播种面积记载,当年面积只有2866.7hm2,总产仅3557t。1998年达6266.7hm2,总产量12289t。而到2002年,垦区芸豆种植面积已达7.33万hm2,总产量达18万多t。在之后的几年中,种植面积也一直保持在6.67万hm2以上,随品种的更新及合理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全世界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大豆总体种植面积为650万hm2,其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243万hm2[1]。由于近年来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大豆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大豆产业的栽培模式、提高产量,是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竞争力也是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2019年)数据,在遵循综合性、数据科学性、数据可获性、数据可量化原则基础上,从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建设水平3个维度筛选了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总体成果显著,2009—2018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由0.208 1提升0.772 0。经济增长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医疗建设、人口素质水平、森林覆盖率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较高;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道路里程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相对较低;国有林区人民还存在经济欠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就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研究结果,建议:以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以增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里程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国有林区建成区绿化为目标,巩固生态功能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