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梅花鹿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血氨含量、血糖含量、鹿尿量、鹿排尿素氮总量等指标的影响,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梅花鹿血清尿素氮含量、尿中尿素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0.75%(23.85g/d·头)对梅花鹿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鱼粉添加量饲粮对梅花鹿瘤胃液主要消化代谢生理参数pH、NH3-N浓度、纤毛虫数量影响以及各生理参数动态变化规律为依据,得出梅花鹿饲粮中鱼粉的适宜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3.
<正>茸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掌握了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使其生长发育良好,培育出具有体型大、生产性能高、耐粗饲、抗病能力强、早熟及生产利用年限长等优良特性的理想鹿或鹿群。从哺乳期到幼年期(性成熟期),再从青年期到成年期(发育成熟期),梅花鹿需要48个月左右,马鹿需要60个月左右。茸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出生后前6个月。公梅花鹿成熟期时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4倍,母马鹿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6岁生茸期梅花鹿的钙、磷、氟消化代谢的影响.选4只健康、生茸正常6岁生茸期梅花鹿,分别放入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接受4个钙水平(Ⅰ0.74%、Ⅱ0.92%、Ⅲ1.09%、Ⅳ1.27%)的饲粮处理,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饲粮钙水平处理对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均以第Ⅰ组效果较好,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磷、氟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这些指标均随钙水平提高而降低.综合上述结果,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和钙磷比分别为0.74%、1.54.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5头12月龄雌性梅花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对照组A组采用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试验B组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喂方式;试验C组采取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C组梅花鹿的末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C组梅花鹿的血糖含量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TMR饲喂方式能够提高梅花鹿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是梅花鹿养殖中值得推广的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奶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粗 饲 料 的 使 用 未 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粗 饲 料 的 结 构 比 较 单 一 。 奶 牛 的 生 理 特 点 是 以 粗 饲 料 为 主 , 精 饲 料 多 而 粗 饲 料 少 ,不 符 合 奶 牛 的 生 理 特 点 。 现 在 , 特 别 是 城 郊 一 些 养 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三化夜生茸期精实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三个处理组的对比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岁梅花鹿生茸期产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1.23%和0.64%;饲粮Ca,P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的Ca,P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四岁梅花鹿生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本研究采用2(CP18%和15%)×2(GE17.15MJ/kg和16.32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四岁(三锯)梅花公鹿40头,分为四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处理组鹿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5%蛋白组;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饲粮能量浓度对粗纤维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4MJ/kg(GE)和15.9%(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3.94MJ和330~360g。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人工授精配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花鹿公鹿在全麻(半麻)状态下,实行电刺激采精,采用两种稀释液配方稀释精液,在超低温下细管冻精,对精液品质标准检测;梅花鹿母鹿的短期优饲促情与发情鉴定,进行梅花鹿人工输精设备、方法,部位和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电刺激采精成功率100%(124/124);筛选出两种梅花鹿冷冻稀释液配方用于细管冻精试验,成功主96.58%;母鹿发情鉴定采用公鹿试情方法揭发率90%以上。母鹿最佳输精时间为在试情公鹿爬跨母鹿,母鹿站立不动之后8-12h;应用直肠把握和圆开膣器输精,将细管冻精输入到过子宫颈口2-3个皱褶,其受胎率达78.13%。  相似文献   

10.
滨州市某旅游景点的梅花鹿饲养场于201 1年11月19日突然死亡一头成年雌性梅花鹿。经过问诊及剖检并采集肺脏组织进行了化验室检测,确诊为鹿的结核病。1基本情况该鹿场于2010年从外地购进梅花鹿28头,由于时间仓促及资金周转问题,鹿场一直缺少配套的管理措施、设施以及技术。通过询问及现场观察得知,鹿群一直存在消瘦、被毛粗乱、不爱运动、生长缓慢和贫血等健康问题。最近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有的鹿出现弓背、干咳等症状,并  相似文献   

11.
崔赢佩 《吉林农业》2007,(11):30-31
1饲养杂种猪生猪的品种决定着肉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地方猪种虽然适应性强、耐粗饲,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养猪专业户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耐粗饲、早熟、易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采用3个中草药添加剂水平,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梅花鹿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的提高其瘤胃内pH值、TVFA浓度和乙酸与丙酸的比值(P<0.05);对瘤胃内NH3-N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饲用玉米大斑病病原菌毒素粗提液致病机理。[方法]测定饲用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粗提液对饲用玉米种子生物活性及胚根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毒素粗提液浓度逐渐增大,种子萌发抑制率、胚根伸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在同一处理时间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胚根浸出液的电导率均有所增加。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组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同一处理时间条件下,随毒素粗提液浓度降低,胚根MDA含量降低,含量提高率下降。经毒素粗提液处理后,饲用玉米种子胚根内4种防御酶SOD、POD、PPO和PAL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毒素对饲用玉米体内保护酶起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饲用玉米大斑病的流行规律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促进幼禽生长或提高成鸡生产力的饲用添加剂品种正在不断地增加。制造生物激素的残渣也获得了利用。这些产品价格低廉,且无毒性。鹿茸精生产中获得的残渣也属此类产品,它是由马鹿、大角鹿和梅花鹿的未骨化嫩角——鹿茸制成  相似文献   

15.
1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养至60~70日龄,经过挑选留作种用,养至性成熟时,称为后备种鹅。 1.1后备种鹅的饲养 后备种鹅,是处于生长发育和换羽阶段,要满足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不能过早粗饲,应经过一定时期的舍饲至第二次换羽结束,才可由精料逐步过渡到粗饲,并转入粗饲期。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测定生化指标的梅花鹿选自黑龙江省密山县知一野生动物饲养场。鹿来源于吉林省长白山,饲养管理是放牧与舍饲结合,常用饲料:粗料是橡树叶,精料有麸子,玉米,豆饼等。  相似文献   

17.
浅谈梅花鹿前后盘吸虫和肝片吸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顺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51-51,71
于2008年发现有部分梅花鹿出现被毛粗乱、消瘦、拉稀等临床症状,先后死亡4头,剖解后发现瘤胃中有大量粉红色长圆锥状虫体,在胆管处堆满灰白色的扁形虫体。后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前后盘吸虫和肝片吸虫,用氯硝柳胺(灭绦灵)、硫双二氯酚治疗,14d后康复。梅花鹿吸虫单独感染的病例报道较多,这次发现混合感染,希望引起广大养鹿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19.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饲养的主要茸用鹿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上有鹿科动物47种,其中我国有15种.作为家养的茸用鹿主要有梅花鹿和马鹿.家养鹿经过多年人工培育,已形成人工培育品种(品系)的有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清原品系等优良鹿种,对于我国养鹿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梅花鹿 我国梅花鹿有6个亚种,现在家养的全部是东北亚种梅花鹿,已分布全国各地.吉林省的东北梅花鹿,由于地域的长期隔离和选育工作的不同,在体形外貌上,生产能力上有所不同,据此又分为5个类型群:双阳型梅花鹿、东丰型梅花鹿、龙潭山型梅花鹿、伊通型梅花鹿和抚松型梅花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