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农牧民工市民化已成为政府及社会的共识,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因素分析对促进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和认知视角,利用西藏新生代农牧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意愿因素,探究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新生代农牧民工有进城务工意愿的占82.32%,其市民化意愿强烈;资源禀赋和市民化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721,资源禀赋明显影响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意愿;资源禀赋对新生代农牧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制度环境和认知对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意愿虽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与资源禀赋相比,其影响程度较低,且新生代农牧民工市民化进程并未显著影响市民化意愿。最后,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切实转变劳动力转移模式、树立靶向思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65-167
西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是符合西藏农牧民自身现状、有必要,也是在一定规模内可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安置问题直接关乎搬迁户的生计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本文在分析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范围、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进程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有效处理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民素质、现状与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基础是农牧业,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等综合限制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偏低的现状。西藏农牧民的素质是影响和制约西藏农牧业和其它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西藏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农牧民素质。本文分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并结合区情,提出了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牧民问题,农牧民的核心就是收入问题,所以增收是农牧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努力做好农牧民的增收工作,对西藏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目前制约西藏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及正确把握政策机遇提高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申莉  董涛 《高原农业》2021,5(2):201-206,200
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农牧民参与西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热情,并对西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西藏农牧民呈现认识程度不高和文化素质偏低的特征;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在有相应的培训政策背景下农牧民参与培...  相似文献   

6.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我区农牧区发展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些探讨。并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牧民的安置补偿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西藏城镇化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西藏城镇化中被征地农牧民安置补偿存在以下问题:安置补偿较为单一,无法形成长效机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意识淡薄;住房安置导致隐性失业状态;社会保障观念淡薄,思想观念较陈旧。建立和完善土地补偿机制、就业服务体系、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等,以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安置得到妥善解决,对推进西藏可持续城镇化的进程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藏属于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农牧业的科研手段还相当滞后,增加农牧民收入任务艰巨。西藏又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225千公顷耕地,人均0.08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1691元,居全国后10位。现在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得西藏的农牧业与外界的交流也更加广泛,必然会对西藏的农牧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把农牧业科学研究作为农牧名增收、农牧业发展,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头等要务来抓,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把握好农牧民增收与农牧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关系并将其落实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实现西藏农牧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农牧业问题首先要以优化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可将农牧民增收、培育农畜产品市场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当前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保证西藏农牧民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国内成熟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分析了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困境与条件,探索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认为针对从事农牧业的农牧民主要选择产业开发模式、现场传导模式和能人培育模式,针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牧民主要选择订单输出模式,辅以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西藏首座单机容量最大的风光互补发电站近日在那曲县香茂乡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30余万名西藏农牧民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光明和快乐。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技部第一批援藏干部,我在西藏工作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去了西藏许多地方,包括很偏僻的无人区。西藏给我最大感受除了自然的魅力、文化的神奇之外,就是科技在迅速改变西藏。从提高农牧民收入,到太阳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对西藏农牧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西藏农牧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政策建议,即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宣传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芳 《高原农业》2021,5(3):309-316
农牧民是农业生产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其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直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本文基于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市397名农牧民调研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牧民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西藏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表明:西藏农牧民农业绿色技术选择行为受户主年龄...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领,对指导和引领未来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与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第一任务,针对西藏而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提高西藏粮食生产增产、促进西藏农牧民增收增效、提高与推进西藏农牧产品的竞争力、保护西藏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与自然资源的不断短缺等因素,如何解决农产品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等问题,作为广大的农牧民作为主要的中间载体和中介实施者是主要生产力的实践者,只有符合新时期高原新型现代化农牧民才能实现高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是如何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培育新型高原农牧民为主要论述观点阐述一系列问题,仅供学术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稞是藏族农牧民最主要的粮食,也是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对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和林芝五市农牧民青稞销售情况的调查数据,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青稞价格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获取成本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两个角度对农牧民青稞销售行为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促进西藏青稞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是推动我区农牧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我区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其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牧民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对于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促进农牧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并对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的作了详细阐述,评价了园区建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科技支撑、市场引导、先导示范和辐射推广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建设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通过它的示范和扩大效应,推进了全区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带动农牧业生产力发展、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牧民增收,确保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促进了西藏农村经济的腾飞;系统分析了其在发展中的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建设做了全面的思考,以期对今后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使其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发挥,较好地实现服务“三农”、积极促进西藏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达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西藏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四个地市的416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特征表现为土地流转地区间差异大;以流出土地为主,流转形式趋向多样化;流转方式单一,流转程序不规范;租金支付方式以实物支付为主,价格差异大;农牧民对流转现状满意度高,对相关政策了解较少。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牧民土地流转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显著的因素有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总人口数和流转前后收入比较,并针对回归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西藏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9.
西藏M村的村民自治在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力规制下,农牧民的自治知识发育缓慢,参与度很低,自身的感受不明显,这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村民自治的有效运作与政策目标的达成,进而影响到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实现。以M村为代表的农牧民自治知识的发育和公民性成长,需要当地县、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藏方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政权组织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基层社会的转型发展,逐步将农牧民培养成为维护稳定的主体和促进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藏的农业科技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年来,在科技部领导下,中国农科院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援藏的工作力度,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开展科技援藏工作,在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兴农等方面为支援西藏、建设西藏、科技振兴西藏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