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龙胜县实施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黏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本文介绍了龙胜县黏虫的发生情况,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包括水稻健身栽培、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期为黏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黏虫生物学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虫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迁飞性、群聚性、杂食性和暴食性的危害特点。基于此,详细介绍了黏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北京市玉米黏虫的防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黏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黏虫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介绍了黏虫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植物源提取物、性信息素、昆虫不育技术、转基因技术在防治黏虫中的运用,并讨论了生物防治现在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往后有效持续控制黏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9)
正根据凌海市农业中心植保站监测,结合气象和生态条件综合分析,2019年凌海市三代黏虫中等偏重发生,同时,草荒地、杨树林地及其周围农田存在点片暴发为害成灾的风险。三代黏虫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粱、花生、水稻等农作物,防治适期在8月初至8月中旬。广大农民应密切注视虫情动态,及时防治,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保护地栽培的不断发展,小型害虫的数量和防治难度也在不断攀升,如何控制小型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是当今农业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黏虫板的原理、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合理使用黏虫板防治害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黏虫的鉴别及发生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国 《农技服务》2010,27(8):1005-1006
黏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介绍了黏虫与玉米螟、劳氏黏虫、白脉黏虫等昆虫的形态特征区别,以及黏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7年,岐山县玉米田2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通过对发生特点和气候、栽培等因素的分析,得出6月份降雨充足和田间秸秆残留量较高是造成2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6月份应加强测报和普查,警惕2代黏虫暴发为害;免耕田应积极落实黏虫防治等配套措施;黏虫防治可结合玉米田化学除草一并进行等测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1发生情况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玉米田间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三代黏虫在北方春玉米区暴发,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因此黏虫的防治应注意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通辽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通辽市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对保持通辽市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土地整理、选种、播种、水肥管理等高产种植要点,并对通辽市玉米主要发生的黏虫与大斑病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为玉米种植工作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通辽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通辽市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对保持通辽市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土地整理、选种、播种、水肥管理等高产种植要点,并对通辽市玉米主要发生的黏虫与大斑病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为玉米种植工作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福泉市常年都发生黏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而降雨频繁、天气时晴时雨的气候,极有利于黏虫的发生为害。为确保福泉市玉米生产安全,加强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有黏虫发生为害,立即组织农户开展防治,同时要做好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的突发性害虫,具有群居性、暴食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是农作物最主要害虫之一。针对黏虫发生现状,详细分析了大庆地区三代黏虫暴发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常永霞 《河南农业》2017,(34):32-32
2017年7月因河南省强对流天气偏多,局部出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致使二代黏虫成虫随下旋气流降落河南省,加之滞留本地的虫源,三代黏虫在河南省多地玉米田发生为害,严重地块每平方米虫量在20~30头。因此,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于2017年7月25日,向全省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3代黏虫查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务必充分认识三代黏虫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黏虫是当前玉米生产中主要的暴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时可以将大片作物吃成光杆,造成减产或者绝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因此,摸清临汾市玉米黏虫的发生规律,积极做好虫情监测工作,对指导农民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数十年对玉米黏虫发生情况的调查,总结了其在临汾市的发生规律,并结合气象条件、大田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建昌县地处辽西于半干旱地带,年平均降雨量在550 mm左右,年积温月2900 h。大田多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黏虫多为南方迁飞而来的二代黏虫及二代黏虫在本地繁殖的三代黏虫。今年由于剧烈的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使二代黏虫在小德营子乡、二道湾子乡、玲珑塔镇、巴什罕乡、药王庙、王宝营子乡、新开岭乡、碱厂乡等地局部大发生,现将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预测预报1.1测蛾器预测:适用于5~6月份成虫预测。(1)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技推广》2017,(6):17-18
正近期,江淮、黄淮地区出现黏虫1代成虫高峰,并集中向东北、华北地区迁移,呈现盛发期早、发生范围广、蛾量大的特点。据监测分析,预计2代黏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北等玉米种植区呈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玉米黏虫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黏虫暴发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强化责任落实。2代黏虫为害期正值东北、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广普及无公害牛蒡生物防治技术,针对牛蒡园中的牛蒡长管蚜,进行了黄色、蓝色黏虫板在不同挂板方式下诱杀牛蒡长管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针对牛蒡示范园中的牛蒡长管蚜,黏虫板的挂板方向和挂板位置对牛蒡长管蚜的诱杀效果影响较小;不同挂板密度和挂板高度对牛蒡长管蚜的诱杀效果影响显著。黄板挂板密度为600张/hm2时,诱杀数量最多;蓝板挂板密度为750、900张/hm2时,诱杀数量最多;黄板和蓝板挂板高度分别为20和40 cm时诱杀效果较好;各种挂板处理下,黄色黏虫板的效果均优于蓝色黏虫板;综上,防治牛蒡长管蚜,设置黄色黏虫板、挂板高度低于20 cm、挂板密度为600张/hm2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牛蒡长管蚜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河南漯河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越冬存活和越冬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情况,于2015—2020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防虫网室(33°36′N, 113°59′E)罩笼内进行了黏虫越冬存活和寄生情况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黏虫的越冬存活率和寄生率明显不同,2015—2016年度有1头黏虫蛹越冬存活;2019—2020年度黏虫幼虫可越冬,存活率为5.8%,显著高于其他4个年度。漯河首次发现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Townsend)]寄生越冬黏虫,寄生率为0.40%,并对日本追寄蝇主要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极强的粮食作物害虫,主要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发生为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近几年来黏虫的危害逐渐严重,影响到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通过开展对黏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防治方法的实践,掌握该虫的消长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陆良县黏虫的发生规律,2014—2017年连续4年采用糖醋法诱集进行黏虫种群监测,并开展了黏虫卵巢解剖试验。结果表明,从糖醋法种群监测看,2014年为黏虫发生最重的年份,其它年份黏虫发生偏轻;从黏虫卵巢解剖结果看,陆良县召夸镇的黏虫多以迁入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