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滇优34”于2007年11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滇优34是云南农大稻作所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而成的一个长粒型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的选育是在昆明市科技局、市农业局、云南农业大学开发基金的共同  相似文献   

2.
滇型杂交水稻是云南农业大学独创的一种杂交稻类型。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滇型杂交稻的应用研究。继2002年“滇杂31”、“滇杂32”通过省级审定之后,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新近选育成功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于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滇杂31和滇杂32是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两组合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两个组合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生育期和落粒性适中,繁殖制种产量较高,种子质量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承担的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开发及配套技术研究”,成功研制组配出滇杂31号、32号。这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产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2005年,滇杂3l号由云南省保山市种子管理站在隆阳区金鸡乡示范推广53.33hm^2,实测平均产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出来的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滇禾优34在大理州山地的生产性能,进行2个品种田间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适应性、群体结构以及成熟期等进行观察记载,同时对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在大理州海拔2000 m左右光、温、水丰富的山地,通过覆膜种植滇禾优615与滇禾优34均可以正常的生长、成熟,但田间表现和产量表现滇禾优615均优于滇禾优34。因此,滇禾优615相比滇禾优34更适合在大理州山地覆膜栽培模式下种植。在杂交粳稻覆膜栽培时,应尽可能保证在雨水来临前出苗保苗,其次要注意地下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滇型杂交粳稻不同种植条件下恢复系花粉量的差异性以及恢复系花粉量与花药长宽的相关性,采用显微计数及测微的方法,对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花粉量及花药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的花粉量既受品种遗传性决定,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恢复系花粉量多少与花药长、宽度具有相关性,且达极显著水平(R=0.725 3>R0.01).  相似文献   

7.
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育种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云南属传统高原粳稻生产区 ,粳稻种植面积达5 0多万hm2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 ,一直是水稻育种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自 1 965年李铮友教授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台北 8号”田中发现天然不育株 ,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 (红帽缨不育系 )以来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 ,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日益发展 ,先后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 ,屡创高产佳绩 ,1 994年“榆杂 2 9”最高单季产量达 1 662 8 2 5kg/hm2 ,2 0 0 0年“滇杂32”达 1 5 4 41 1 5kg/hm2 .金秋时节 ,云岭大地再传捷报 ,2 0 0 4年 9月 2 5日 ,又一个滇型杂交粳稻…  相似文献   

8.
<正>滇杂701是云南农业大学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期选育的一个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糙米红色、产量高、适应性好,适宜在云贵高原粳稻区和四川部分稻区推广种植。2010年和2011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和抗逆性,2012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2024号)[1]。滇杂701自2012年引入大理示范种植,较主栽  相似文献   

9.
滇杂32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0~2001年连续两年参加全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76t/hm2,位居参试组合第3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恢复系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熟期适宜,2011年11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450~1 75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3.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