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种紫甘薯资源原花青素相对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探讨不同提取剂和不同物料比对紫甘薯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紫甘薯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分别用5%的柠檬酸和95%乙醇(1%盐酸)作为提取剂,同时设不同物料比,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剂和不用的物料比所测得的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用5%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物料比为1:25,测定8种紫色甘薯资源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品种间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最高的是渝紫1号。  相似文献   

2.
‘沙糖桔’结果树的营养需求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和山坡2个类型土壤种植的已结果的‘沙糖桔’果园,采集叶片、树体和果实样品,测定其不同生育期的元素含量,分析2种种植类型的‘沙糖桔’营养元素含量季节性动态变化和各元素需求比例,提出适合当地‘沙糖桔’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施肥配方。结果表明:(1)P在开花期需求最高,K在开花期至幼果期需求最高;Ca和Cu在开花期最低,之后逐渐升高,成熟期达到最高;而Mg、Zn、Fe、Mn、B需求量均为开花期稍低,但是各生育期需求较为稳定。(2)水田种植的沙糖桔树体中大量元素N、P、K和中量元素Ca、Mg含量普遍高于山坡种植的;前者微量元素Cu、Zn、B含量低于后者,而微量元素Fe、Mn含量有相反的趋势。(3)根据多个果园的数据分析,生产1 t的‘沙糖桔’果,需N 1.242 kg、P 0.138 kg、K 1.366 kg、Ca 0.476 kg、Mg 0.126 kg、Fe 0.72 g、Mn 0.97 g、Cu 2.47 g、Zn 1.58 g、B 1.34 g;根据肥料利用率和柑桔类果树的氮磷钾施肥比例,推算生产1 t‘沙糖桔’时全年应施N 12.95~15.11 kg,P2O5 7.77~9.1 kg,K2O 12.95~15.11 kg。  相似文献   

3.
将同一采样点的样品分别晒干、晾干、沤干后,以水为萃取剂,提取棕褐色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干燥方式不同,导致提取率有差别。色素溶液的吸光度随波长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相同,色素的水溶性,耐氧化一还原性,耐光性,盐、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的影响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几种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三个多花黑麦草与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花黑麦草与两种紫花苜蓿品种对受体赛迪7有一定的化感影响,对赛迪7的种子发芽都有抑制作用;多花黑麦草 Barextra和Barmega两个品种的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赛迪7的苗高、根长及生物量的积累都存在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供体不同部位化感作用不同;紫花苜蓿两个品种茎的水浸提液在三种浓度下均对赛迪7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对苗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分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Y病毒是烟草上的主要病毒之一。目前中国关于PVY分子变异的报道还较少,但变异株系的出现应该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简述PVY的株系分化进程,并从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等方面总结PVY检测的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等几种方法。指出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PVY变异株系将不断出现,这对株系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核桃外果皮的开发利用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地方采集的核桃外果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干燥后,以水为萃取剂,提取棕褐色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耐氧化一还原性能较强,耐热性、耐光性较好。盐、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水提取率高、工艺简单、无污染且成本低。通过试验知各采样点核桃外果皮所含色素具有相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及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沙地云杉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通过对其种子萌发机理的研究,为沙地云杉在干旱区的推广及林地幼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在试验室和室外花盆内对沙地云杉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含水率及吸胀速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覆土厚度、不同浓度盐溶液、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地云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当温度低于5℃时种子将不能萌发,高于35℃萌发率较高,但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2)种子在吸胀初期,吸水量急剧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绝对吸水量逐渐减小,达到一定时间后,种子含水量相对不变,即达饱和状态;(3)种子耐盐性较差,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6%时,会严重影响种子萌发,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4)种子育苗适宜的覆沙厚度为0.5~0.75 cm,大于1.0 cm会显著降低发芽出苗率;(5)沙地云杉种子经3种方式处理播种后,以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出苗率最高,自来水处理次之,60℃恒温处理最差。在人工对沙地云杉进行繁育时,种子宜先沙藏处理,萌发适宜温度15~25℃,土壤含盐量不宜高于0.6%,不覆土或覆土太厚均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疏毛罗勒中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正交实验得到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为C>A>B(A为压力,B为温度,C为时间),且当压力为18MPa,温度为55℃,时间为120min,流量为25L/min时,超临界CO2萃取柚子花中芳香油的出油率高达0.28%;参照Wiley软件谱库检索,鉴定出27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正>由北京食品学会、北京食品协会主办,北京食品学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的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0.
微波萃取技术简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微波萃取 (1)萃取,也称浸提或浸出,是制药、食品及化工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当前,现代化的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萃取技术是否先进,萃取工艺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物耗、能耗,还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丽江雪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分别经0.5、1.0、1.5、2.0μL/L浓度的1-MCP处理后,放置在(3±1)℃冷藏条件下贮藏27d及货架3d(16+2)℃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丽江雪桃的后熟和衰老进程.显著降低果肉褐变指数.较好地保持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维持果实硬度,抑制失重率的增加,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2汕L,L浓度的1-MCP处理对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失重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控制果肉褐变以1μL/L浓度的1-MCP处理效果为好。各浓度的1-MCP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矿质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提高的物质基础,为筛选影响果实品质指标的矿质元素因子,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胶东半岛主要苹果产区果实矿质营养元素与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与富士苹果品质指标相比,不同园片苹果果实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与部分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与各矿质元素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径分析进一步明确在所测矿质元素中,P对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硬度的正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2.478,1.813和1.205;Mg对单果质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N对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硬度的负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1.572和-0.804,Mn对可滴定酸具有最大的负直接作用。因此,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受到各种矿质元素的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13.
1-MCP微胶囊剂对猕猴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不同剂量1-MCP微胶囊剂在猕猴桃冷藏过程中的果肉硬度、失重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的研究表明:1-MCP微胶囊剂对猕猴桃的硬度下降、失重率的降低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收期对芒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对芒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红芒6号’芒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采收期对芒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着重考察芒果常温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病果率、硬度、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及固酸比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早采收的芒果,其TA和Vc含量较适时采收的要高,而TSS含量和固酸比则较低;过晚采收的芒果,其失重率和病果率高,果实软化快。笔者提出了‘红芒6号’芒果最佳的采收期是盛花期后120天,适宜采收的生理指标是TSS和T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0%和0.85%。  相似文献   

15.
1-MCP对蟠桃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蟠桃(Prunus perisica L.)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营养成分、呼吸强度、果胶酶(Pectase)、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果实酸度的降低,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没有影响;降低呼吸强度,抑制呼吸跃变的发生;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处理前期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贮藏后期使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0.25μl/L1-MCP处理使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树体流胶程度与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相关性,筛选客观的评价指标,以期为桃树体流胶的防控提供量化依据。[方法]设置以下流胶程度:Ⅰ级:一级枝、二级枝或三级枝上有散生流胶点或1-2个较大流胶块(流胶直径<3cm);Ⅲ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支数1/4以下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V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支数1/4-1/2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Ⅶ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枝数1/2-3/4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研究树体流胶对果实采收品质及贮藏品质(果肉组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腐烂率等)的影响,并以采后腐烂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果肉组织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与采后腐烂率的相关性,筛选客观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果]采收时,树体流胶对果实硬度无显著性影响,流胶程度高的树体(Ⅴ-Ⅶ)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色泽;冷藏期间,发病程度高的树体(Ⅲ- Ⅶ果实腐烂率显著(P<0.05)>发病程度为Ⅰ>对照果实。树体流胶对果实果肉组织硬度无显著性影响。不同流胶病树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发病程度无线性关系。对照和流胶程度为Ⅴ级的树体果实采后腐烂率与果肉组织硬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和0.848(P<0.05)。对照树体果实采后腐烂率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值为0.93,流胶程度为Ⅴ级的树体果实采后腐烂率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R值为0.76。[结论]Ⅴ级为桃树体流胶病的关键点,显著影响了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腐烂率结合果实果肉组织硬度和可滴定酸可作为果实耐贮性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自制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18.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沪产"仙果"哈密瓜为试材,进行采前晒瓜处理,研究在温度3,5,8℃和常温贮藏条件下,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生理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晒瓜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地降低哈密瓜果实的腐烂,抑制了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的下降,显著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时间。以糖、酸含量和果实硬度、腐烂率为评价指标,确定5℃为"仙果"的适宜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20.
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急速与缓慢两种不同降温方式下,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乙烯释放速率,较好地保持桃果实硬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了桃果实品质的下降,而以急速降温的处理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