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葡萄中糖基化花色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磊  李丹丹  王鹤霖  张雅丽 《园艺学报》2017,44(9):1693-1703
葡萄果实与葡萄酒的颜色由其所含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决定,而花色苷是由花色素经过糖基化修饰转变而成,所以糖基化修饰在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葡萄果实中的糖基化花色苷主要包括花色素的3–O–葡萄糖基和3,5–O–双葡萄糖基,即花色素单糖苷和花色素双糖苷,糖基化花色苷的组成是决定红葡萄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糖基化花色苷在葡萄果实中的组成及其对葡萄酒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对花色素单糖苷和花色素双糖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以及转录因子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葡萄果实糖基化花色苷合成的调控机理的全面揭示和优质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的选育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迎红杜鹃的花色素组成及花色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了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rcz.)的花色素组成,调查了其在开花过程中花色、花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计测量了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色。结果表明,开花过程中花色的明度增加,彩度变小,由红紫(70B)变为淡紫红色(84B)。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在520 nm和350 nm波长下,共检测到15种化合物:5种花青苷、8种黄酮醇和2种芳香酸,推定出了其中10种化合物。花青苷:锦葵素 3-阿拉伯糖苷-5-葡萄糖苷;黄酮醇:杨梅黄素3-半乳糖苷和杨梅黄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两种槲皮素-鼠李糖苷以及山奈酚3-鼠李糖苷;芳香酸:绿原酸及其异构体。未检测到酰基化色素及5-O-甲基化黄酮醇。在6个开花阶段中,虽然花色变化明显,但花色素种类不变,其含量在各阶段差异极显著。从小蕾期到初开期,总花青苷含量(TA)和总黄酮醇含量(TF)迅速减少,花开放后变化平稳。基于花色素组成信息,探讨了耐寒杜鹃的花色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杜鹃花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极高的园林应用价值。从花瓣内部结构和花色素种类2方面概述杜鹃花花色的形成原因;对杜鹃花的花色、花冠内斑点和开放进程中的花色变化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花色素、pH值、金属离子和光照对杜鹃花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花色模式植物—非洲紫罗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非洲紫罗兰形态特征以及研究进展,从分子水平上概述了建立花色模式植物—非洲紫罗兰所应具备的基因工程技术条件,阐述了花色素种类、花色影响因素和花色改变途径,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苹果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调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果实颜色是影响消费者需求重要的品质性状,苹果的红色是由花色素苷积累水平决定的,花色素苷是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类。文章综述了花色苷合成过程中结构基因、调控基因、环境因素、管理措施和组织机构对花色苷积累的影响,目的是为实现优质果实品质提供新的方法,包括视觉上的吸引力和营养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李倩  刘延吉 《北方园艺》2011,(16):26-30
以黑莓“三冠王”品种为试材,采用溶剂萃取法和质谱法对黑莓次生物质和花色苷结构进行鉴定,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黑莓资源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黑莓含有酚类、鞣质、多糖及其苷、黄酮及其苷、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挥发油等次生物质.以质谱法分离鉴定花色素苷结构,由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3-O-芸香糖苷、矢车菊3-O-草酸酐酰葡萄糖花色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丙二酸酰葡萄糖花色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组成.  相似文献   

7.
以醉芙蓉为材料,对花冠的日周期变色规律进行了调查,其花色由6:00的白色转为12:00的浅红,15:00以后变为深红色.用比色法对不同时间的花瓣进行了原花色素和花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9:00以前的花冠虽然无色,但原花色素相对含量较高;11:00前后,由于原花色素开始转化为花色素,此时原花色素与花色素的含量差异减小;17:00以后,原花色素大多转为花色素,使花冠变为深红色.在花冠变色的过程中,光周期和花瓣水分对花冠变色无影响.因此推测,芙蓉花的变色可能是由于花瓣中的原花青素转化为花色素引起的,且这种呈色不具光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发育期毛欧杂种葡萄‘NW196’为试验材料,利用HPLC–MS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Real-time 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与欧亚种‘赤霞珠’比较。结果表明,成熟后期‘NW196’果皮中花色苷总量显著高于‘赤霞珠’;采收期‘NW196’葡萄果皮中共检测到23种花色苷,成熟后期单糖苷所占比例高于双糖苷,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花翠素–3–O–葡萄糖苷,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高于3’–羟基取代花色苷;与欧亚种‘赤霞珠’相比,‘NW196’果皮中酰化和甲基化花色苷比例较低。结论:毛欧杂种‘NW196’花色苷组成与欧亚种‘赤霞珠’差异明显,这与其品种特性有关,并受到类黄酮代谢路径相关基因的调控;此外,花色素双糖苷主要在转色初期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类黄酮作为葡萄果实中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进一步研究其合成调控机制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以会同黑果刺葡萄(Vitis davidii‘1338’)为试材,通过qRT-PCR分析VdMYB14在6个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皮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VdMYB14蛋白与其他类黄酮相关MYB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VdMYB14在细胞中的位置。在烟草中异源表达VdMYB14基因,验证其对类黄酮合成的调控功能。【结果】VdMYB14蛋白与苹果花色苷合成负调控因子MdMYB111同源度较高,亚细胞定位发现VdMYB14定位在细胞核中。与野生型相比,VdMYB14转基因烟草株系的花中原花色素含量增加,花色苷积累减少。过表达VdMYB14烟草花中,原花色素合成关键基因NtLAR和NtANR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NtUFGT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VdMYB14基因能够促进原花色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导致类黄酮前体物质倾向于原花色素合成途径,从而抑制花色苷合成,促进原花色素积累。  相似文献   

10.
以38个牡丹和14个芍药为试材,采用色差仪对芍药属品种进行花色表型测定,研究芍药属品种数量分类的情况,以期为芍药属品种鉴定、分类及花色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不能科学表征牡丹和芍药花色的分类特点;ISCC-NBS色彩名称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精确,可将牡丹花色分为黄色、白色、绿色、浅粉色、粉紫色、粉红色、红色、红紫色和红黑色系9类色系;芍药花色分为白色、浅粉色、粉红色、红色和红黑色系5类色系。同时发现芍药属品种花色丰富,且不同色系的芍药属品种花色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紫斑牡丹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静  成仿云  钟原 《园艺学报》2016,43(5):947-956
为了科学界定紫斑牡丹的花色,利用色差仪对466个紫斑牡丹单株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ISCC-NBS色彩名称表示法和CIELab颜色体系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将紫斑牡丹花色分为白色、黄色、浅粉色、粉色、蓝色、红色、紫色和黑色等8大色系,并划分出每类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
花青苷成分对瓜叶菊花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  李崇晖  王亮生  戴思兰  徐彦军 《园艺学报》2009,36(12):1775-1782
 通过测定不同花色瓜叶菊舌状花花色表型和定性定量分析其花青苷成分组成, 探讨不同瓜叶 菊花色表型与其所含花青素类色素类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色差计(NF333) 测量了不同花色的色相值。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 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 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分析表明: 花色表型中亮度和花青苷总量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蓝色和红色瓜叶菊花色分别由飞燕草素苷元(Dp) 和矢车菊素苷元(Cy) 为核心的花青苷决定。粉色瓜叶菊含有Cy和天竺葵素苷元( Pg) 为核心的花青苷。紫色瓜叶菊主要含有Dp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瓜叶菊花色亮度与花青苷含量负相关, 瓜叶菊花红色程度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含量正相关。瓜叶菊主要由花青素决定其呈色。  相似文献   

13.
小苍兰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王韡  戴斌  谢慧慧  柯燚  陆小平 《北方园艺》2011,(12):118-121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状进行了遗传保存试验,结果"二乔"性状难以固定,推测这种表型是花色嵌合所致,且这种突变属于不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5.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艳  白新祥  孙卫  贾锋炜  戴思兰 《园艺学报》2012,39(7):1330-1334
 为了精确定义菊花不同品种的花色,以811 个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差仪测色的方法对其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发现: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表征菊花花色的分类特点;ISCC-NBS 色名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准确,使用该方法将菊花品种花色分为9类色系,整理出了不同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菊花品种的花色表型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芳 《现代园艺》2012,(2):27+29
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富有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对分布于我国东北寒冷地区野生茶藨子属植物7个种的花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分为单性和两性花2种类型,雌雄异株,花序总状,单生和簇生。花器的萼片发达,着不同颜色,似花冠。单性花的花瓣很小或呈退化状态,无明显花冠;雄性花花药饱满,花粉量大,有短花丝,柱头较小,无子房;雌性花雄蕊较小,近乎无花丝,子房明显发达。两性花的花瓣为萼片2/3大小,直立抱合,抱被雄蕊,雌蕊高于雄蕊,花瓣略高于雄蕊,萼片反卷,在萼片、萼筒、子房、花柄上不同程度着生茸毛、腺点或刺毛。  相似文献   

18.
平面干花花材的压制与保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北方园艺》2010,(9):109-111
为把植物的花、叶、茎、根、果实、种子等制作成平面的干燥花材,将其采集、筛选后,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做保色处理,然后用标本夹或微波压花器进行压制,干后取出分装保存。结果表明:科学的压制方法,可以基本保持植物材料本身的色彩。通过植物的活体染色处理,可以增加更多的人工的色彩,为进一步提高压花材料的质量和丰富压花材料的色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AHP对四川盆地引种大花蕙兰观赏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个四川盆地引种大花蕙兰品种的花色、花香、花径、花期、花序长度、抗性、是否需要高山催花等8项指标的综合观察和测定,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四川盆地大花蕙兰品种观赏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选出钢琴家、黄金薄荷、浪漫、香格格等在四川表现优秀的品种,为进一步生产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