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差异对农村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军  李松柏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36-337,347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也就造成了城乡文化上的差异.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面临城乡文化差异时,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介绍了风俗习惯、教育环境、生活方式对农村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12437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入学就面临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带来的冲击,以及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这个社会角色转换的压力。研究这类大学新生的适应过程,帮助他们及早完成再社会化过程,及时适应城市生活和大学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其根源在于外部城乡关系失衡和农村内部关系失衡。通过城乡结构性分析发现,从城乡对立下的工业化战略优先、到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发展战略优先再到城乡融合下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农民力量的综合作用开始构建出平等、共生、互助的新型城乡关系。在全新城乡关系框架下,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轨,通过实施一场持久的农民自主的乡村振兴综合性发展战略,聚焦小农经济市场化与新型经营主体独立性、农民农村公共事务中主体性与组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合理差别化、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及生命化生活化等问题,寻求积极改善之策,最终真正实现农村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在统筹城乡视域下,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匮乏、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紧缺、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农村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消费方式单一、农村文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应该大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统筹,通过城乡文化统筹规划,城乡文化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城乡文化队伍统筹培育、城乡文化设施统筹建设、城乡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建立、城乡文化产业统筹推进等措施来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领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却明显滞后,城乡文化建设仍然严重失衡。为此,本文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当前城乡文化发展失衡的种种表现及其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政府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化从深层制约和影响个体和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土壤就难以顺利实施,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障碍比制度障碍更为强大.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阻滞力的主要表现: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导致二者没有共同的教育发展理念;缺乏城乡一体观,对城乡教育作为两个主体分别对待;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偏向城市,歧视农村;保守性和经验性的教师文化阻碍教育改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破解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阻滞力的思路,构建“和而不同”的城乡文化关系,通过制度创新消解文化阻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他们群体之间的隔离.从文化资本上来看,城乡家庭文化氛围、城乡孩子被关爱的程度、城乡家长的文化存在差异是主要原因.在分析以上原因基础上,从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城乡生源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以及培育城乡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和利用网络等载体拓展价值观教育手段方面提出了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大量农村优秀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出现人力资本空心化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使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民精神文化状况堪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究其原因在于城乡较大的经济差异、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服务的差异等。对此,我们必须在城乡统筹战略的指导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村工业化;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留住农村优秀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城乡之间出现了隔离发展,社会矛盾、经济矛盾、环境矛盾、生态矛盾、文化矛盾等各类矛盾日益出现。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将逐渐形成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的格局,打破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可以有效缩短城乡间的差距,直至消灭这些差别,使城乡融为一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实现城乡人口共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城乡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民社会化,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了农村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丰富了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分析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落,使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混乱。提出了规范城乡文化交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防范城乡人口流动有可能导致的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大学生身心素质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导致不同经济状况条件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学生的身心素质相对要优于城市学生。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城乡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弥合城乡文化发展的鸿沟、整合城乡文化精神、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具备了诸如物质、文化、社会和政策等条件,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探索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农村绿色发展已成为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共同福祉。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基于新型城乡关系,从本质、过程和结果表现三个层面系统阐释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明确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和理论依据,构建农村绿色发展路径设计框架。研究表明,农村绿色发展主要围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绿色发展、城乡关系协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土情结重塑的统一与升华展开;满足延续性、经济性、适宜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基本要求;以农村四分空间和一对关系为基本路径,其中生态保育是根基、绿色生产是着力点、美好生活是落脚点、文化重塑是凝聚力、城乡融合是外推力。因此,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提出摸清农村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做好农村空间布局的过程管控,合理管控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空间的直接和间接挤压;形成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代表的他治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共同推进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客观地评估农村生态价值,探索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转化路径,推动将"绿色"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程宏如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17-118,121
阐述了苏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从教育因素分析了受教育程度低和观念落后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重要原因。提出了加大苏北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缩小苏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牟彪  李钟国 《农学学报》2015,5(4):127-134
因生源减少而闲置的中小学,大部分位于农村,近一半仍处于闲置,再利用部分也效率不高等。为实现闲置学校有效再利用,本文以建国以来人口出生潮与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大”时间环境为切入点,结合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大”空间环境,提出闲置学校再利用需考虑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需要、农村迫切建设设施、城乡统筹发展等几个问题,并通过再利用事例,其具体为与养老、医疗和文体相关的养老院、文化乐园、留守儿童之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意义作用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及社区信息资源匮乏、信息服务落后现状,分析了高校所属社区的离退休老人、青少年读者、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技术的需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理论依据,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建议高校图书馆应尽快加大力度践行信息服务社会化,提出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内涵及宗旨,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9.
林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56-157,201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社会化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必经过程,人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无不受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主要由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实现.大学生作为个体的精英,其社会化过程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提出通过改善教师育人、同学交往和校园环境等方面不足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梁红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95-2397
在阐述文化自觉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民的文化自觉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和养成农民文化自觉的对策,指出只有转变指导思想、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村知识群体的桥梁作用,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农民群体,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