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HVI检测系统及其对我国原棉品质育种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VI纤维检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HVI系统对原棉定级提供客观而公正的内外在品质的依据,因此,尽快在我国实施和推行HVI原棉检测系统是促进我国棉花生产提高纤维品质,体现按质论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向着200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新疆棉花生产要实现其发展目标,保证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产区,重点应(1)抓好主栽品种的确定;(2)率先推广HVI原棉检测;(3)研究总结宽膜植棉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世界棉花含杂调查简报朱乾浩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国际纺织品生产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TextileManufacturersFederation),从1983年开始对世界范围的原棉污染程度开展调查。该调查一般每两...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农部报道:1999/2000年度世界原棉消费量为1893万吨,较上年增2.2%,与4年前的高①收稿日期:1999-02-12②收稿日期:1999-08-11消费水平持平。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世界原棉库存—消费比率超过前5年首次达50%,加之中国将增加原棉出口,将会对国际市场原棉价格呈削弱之势。1999/2000年度世界原棉消费上升2.2%@王淑民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简述了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的多层次需求,从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棉花推广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生产的大宗原棉为适宜纺中支纱的细绒棉,内在品质不足之处在于纤维品质类型单一;纤维强度普遍偏低;外在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枯叶片、苞叶和异性纤维污染,新疆棉区棉纤维含糖粘性亦不容忽视。客观地分析了加入WTO后植棉业和棉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严竣形势,提出改善我国原棉品质的技术对策,加强以纤维品质系列化为核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推广以促早熟为重点的栽培技术,制定不同纤维品质类型的国家标准,改革棉花收购过程中纤维品质评价体系,宣传原棉防杂保纯的重要性,组建优质棉产、供、销一体化联合体。  相似文献   

6.
近期世界原棉市场一瞥据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1995年6月讯,1994/95年度,中国进口原棉83.8万吨,超过前苏联,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原棉进口国,其中从美国的进口量达39万吨,占美国该年度总出口量的17.8%。世界原棉市场价格走势表明,1...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带菌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棉花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检验方法的探讨,较广泛地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省24个县市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新疆自治区莎车县的种子外部未发现枯萎病菌外,其它单位的种子外部均携带枯、黄萎病菌,枯、黄萎病菌孢子负荷量分别为0.8×105~31.8×105个·g-1和2.19×107~102.11×107个·g-1;通过对四川省仁寿县和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内部带菌量的检测,均未发现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8.
比较分析了病毒生物学测定、DAS-ELISA、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和RT-PCR等4种方法检测TMV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发现病毒生物学测定比其它3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但耗时较长,胶体金试纸条检测耗时最短,但其灵敏性显著低于RT-PCR,ELISA操作时间长且灵敏度低。因此,确定了RT-PCR作为植烟土壤中TMV检测的主要方法。对我国主要植烟区土壤TMV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植烟区土壤TMV污染严重,TMV检出率达55.6%,以旱地植烟土壤TMV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仅 5年来 ,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原棉消费强劲增长 ,已有 1 4个大型棉纺厂投产 ,另有 2个在建 ,2 0 0 2年原棉消费量比 1 998年增加 40 % ,达到 2 5万吨。尽管如此 ,由于品质好、原棉生产及加工成本较低 ,近期内乌兹别克斯坦仍将保持主要原棉出口国的地位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原棉消费持续增长@刘全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原棉蜡质含量分析与粘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不同地区的十个主栽品种的细绒棉、长绒棉蜡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南疆地区细绒棉蜡质含量平均比北疆高,长绒棉蜡质含量平均比细绒棉高,蜡质含量与原棉品级级数呈显著正相关。另外,根据蜡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点,初步探索了它们对原棉粘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辽宁省部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结果表明,其六六和DDT的残留时均小于0.1mg/kg,污染指数小于1,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属未污染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2.
近15年来,我国原棉生产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这一阶段虽然是历史上棉产起伏最大的时期,也是原棉生产和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近年来,随着纺工技术的改造,对棉纤维内在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发生原棉收购品级与原棉调出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品质棉花产需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16、2017和2018年棉花公检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高品质原棉短缺量大;与美棉、澳棉品质指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新疆棉花品质的短板;结合我国纺织业发展需要,分析了高品质原棉需求增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乃至全国棉花品质提升的主攻方向、建设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和高品质生产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比较、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茶多酚新老国标检测方法 GB/T8313-2002茶叶和GB/T8313-2008,即酒石酸亚铁法和福林酚法两者结果相差30%左右,并对差异原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必须进一步重视和改进棉花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产的原棉数量不能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只适合纺中低档纱,纺高档优质纱需要配额进口,从而造成近几年进口数量骤增。其中,严重影响到棉花质量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高品质原棉缺乏、品种多乱杂、霜后和僵烂花比重较大、收购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三丝”问题突出等。农业部办公厅在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改善棉花纤雏品质”,要在调优品种结构、推进规模种植、全程控制“三丝”等方面做出努力。作者认为还应在规范流通市场、改进检验手段标准、合理栽培措施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原棉质量,以不断满足棉纺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原棉供需矛盾突出,亟需构建更为稳定、安全的棉花生产格局,以提高原棉综合产能,缓和原棉供需矛盾,促进棉花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发展。经多方调研“取经”、科学分析棉花生产形势,湖南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探索出“政府-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棉花产业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稳定恢复当地棉花生产。结合棉花生产形势分析,主要介绍了湖南省稳定恢复棉花生产的策略、采取的行动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形势大好,总产连年蝉联首位,单产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最大原棉进口国的历史业已结束。当前原棉总产已远远超过我国纺织能力,理应有较大批量原棉投放国际市场,但因原棉内在品质较差,阻碍了我国原棉的出口额,削弱了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植棉新技术的普及、新品种的推广,棉农植棉水平不断提升,棉花单产稳步提高,而原棉品质却随着子棉产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原棉一致性差、三丝含量超标,因此,提高原棉一致性、降低三丝含量成为提高原棉品质的重要途径。现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原棉品质的措施,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省在发展棉花生产上,过去只注重原棉的产量和外观质量,忽视了棉纤维内在品质的改进和提高,致使有些棉区生产的原棉滞销,但因安庆棉区生产的原棉品质较优,国内各纺织厂竞相争购。可见提高原棉品质  相似文献   

20.
王淑民 《中国棉花》2000,27(6):28-31
棉花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纤维类作物,其消费量和贸易量也是衡量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原棉的年消费数量与贸易数量决定于当年原棉价格走势、当年世界经济发展速率、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其它纤维作物与棉花的竞争。1 原棉价格指数与交易类型总体而言,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售出而供纺纱厂使用的皮棉称为原棉[1],是棉花在市场中的商业活动形式。国际原棉市场的价格分为科蒂卢克(Cotlook,20世纪80年代注册;CottonandOutlook的缩写)A指数和B指数两种。这两个指数是世界棉花产业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在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