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澜沧江水系不同采集地的多鳞荷马条鳅(Homatula pycnolepis)形态差异,将168尾多鳞荷马条鳅标本按采集地分为5组;将9尾拟鳗荷马条鳅(Homatula anguillioides)和19尾无量荷马条鳅(Homatula wuliangensis)作为对照组,共计196尾荷马条鳅标本做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研究。测量了13个框架特征和23个常规特征,经3次主成分分析,澜沧江多鳞荷马条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超出了多鳞荷马条鳅分别与拟鳗荷马条鳅和无量荷马条鳅之间的形态差异;除多鳞荷马条鳅地模标本以外,仍有3个与同属鱼类形态特征不同的种群。经进一步对比,该3个种群应是荷马条鳅属未被描记的新种。  相似文献   

2.
刘利林  王帅 《中国水产》2011,(11):33-35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r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又名叶尔羌鼓缥鳅、叶尔羌条鳅,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是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主要优势土著鱼类之一。叶尔羌高原鳅在鳅科鱼类中属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之一,最大体长可达30.0cm、体重在305g左右。  相似文献   

3.
叶尔羌高原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又名叶尔羌鼓鳔鳅、叶尔羌条鳅,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为塔里木河特有鱼种。凶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1998-2006年期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正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鳅亚属;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破坏,致水量减少、盐碱加剧、资源锐减,亟待增殖保护,其苗种培育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池塘鱼菜共生模式开展土著鱼类的苗种培育,效果颇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叶尔羌高原鳅小瓜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尔羌高原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又名叶尔羌鼓鳔鳅、叶尔羌条鳅,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为塔里木河特有鱼种。因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1998~2006年期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旨在驯化、人工繁殖这一物种,并报道了有关叶尔羌高原鳅生物学特性等相关资料,但关于其疾病防治技术的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6.
2021年6月在陕西省岚皋县和佛坪县的汉江上游采集到12尾荷马条鳅属鱼类标本。与同属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发现,这些标本与模式产地为河南省西峡县鹳河的鹳河荷马条鳅(Homatula. guanheensis)完全一致,可以鉴定为此该物种。鹳河荷马条鳅在陕西省境内分布的发现是荷马条鳅属鱼类在该省的新纪录,使得该属在陕西省境内分布的物种数达到5个。本文基于陕西境内采集到鹳河荷马条鳅标本,简要描述了该新纪录种形态,并为该物种的保护给出了建议;此外,提供了陕西省境内的5种荷马条鳅鱼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泥鳅,学名大鳞副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副鳅属(Paracobitis),其体型独特,个体大、长速快,产量高、效益好。广州市华轩水产有限公司以大鳞副鳅为主导品种,生产的苗种在广州注册了"华轩皇鳅"品牌。根据大鳞副鳅的特性和企业标准,公司设计了"华轩皇鳅"健康养殖模式,现将该模式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模式设计1.池塘。单个池塘面积0.5亩~6.0亩,水深1.5m~2.5m,且配套抽排水、增氧等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泊。湖内共有五种鱼类: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czewalskii(Kessler)(其中包括甘子河裸鲤Gymnocypris przewatskii ganzihoensis Zhu et Wu这一亚种),斯氏条鳅Nemachitus stoliczkae(Steindaehner),背斑条鳅Nemachitus dorsonotatus Kessler,硬刺条鳅Nemachilus scleropterus Herzenstein和隆头条鳅Nemachilus alticeps Herxenstien。现对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学名】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 【别名】红尾子、红尾杆鳅、红尾鱼、钢鳅 【原产地】中国。分布于我国四川、重庆境内长江水系的干、支流,还有陕西南部和甘肃的白龙江以及云南江、南盘江水系。 【分类地位】隶属鲤形目(Cyprin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副鳅属(Paracobitis Bleeker)。  相似文献   

10.
湘西盲高原鳅的形态特征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湘西盲高原鳅(Triptophysa xiangxiensis)外观可量性状资料进行了补充,指出其胸鳍生长速度快于体长生长,可达尾鳍;最大个体超过以前的记录;头部分布类似侧线孔的感觉器官;脊椎骨为35枚,由第一、二椎骨形成左右骨质鰾囊;初步描述了形态特征,并与已发现的条鳅亚科高原鳅属的相近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朱杰  沈忠明 《内陆水产》2004,29(7):41-42
鳅科鱼类多属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我国鳅科鱼类分为3个亚科:条鳅亚科.沙鳅亚科。花鳅亚科。绝大部分鳅科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泥鳅、长薄鳅等同时是一项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随着目前鳅科鱼类的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工繁殖技术在鳅科鱼类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似鮎高原鳅(Triplop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俗称老虎鱼、黄河鲢鱼、土!鱼,是鳅科个体较大的鱼类。其主要国内分布于青海、四川、甘肃的黄河干流中上游及其支流中,宁夏黄河干流也偶有分布,是黄河上游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头部及体前躯平扁,后躯近圆柱形,眼小,口裂大;唇窄,唇面常  相似文献   

13.
经鉴定,采自广西都安县红水河水系的条鳅亚科鱼类标本代表2个新种:丽纹云南鳅Yunnanilus pulcherrimus在侧线、鳞片分布、鳍条数目、尾型、吻须长度等方面与侧纹云南鳅Yunnanilus pleurotaenia(Regan)1904最为相似,但本种独特的斑纹和上下唇的长乳突可明显与之相区别,二的区别还体现在一些度量特征上;黄体高原鳅Triplophysa flavico,pus与同分布于西江水系的南丹高原鳅较为接近,但以下列鉴别特征组合可与高原鳅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背鳍分枝鳍条10根、臀鳍分枝鳍条6—7根、体被细鳞、侧线完全、具6条宽横斑和l条沿侧线的细纵纹、尾鳍深分叉、尾鳍基具l半圆形黑斑、尾鳍上下叶各具2条黑色横斑、腹鳍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腋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上唇中央完全中断等。云南鳅属和高原鳅属均是高原特有类群。前仅分布于云南东中部地区,后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此次在广西红水河发现的2种条鳅鱼类,其分布地远离这两个属的分布中心,而且呈间断分布。进一步分析丽纹云南鳅和黄体高原鳅与各自相近种的谱系关系显示,这种特殊的分布格局是通过隔域分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隶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为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浅水处的草丛或砾石之间,主要以剑水蚤、摇蚊幼虫和底栖介形虫为食。高原鳅属分布于海拔5 000米以上的高原,与裂腹鱼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区系鱼的主体,是青藏高原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河流湖泊中。  相似文献   

15.
<正>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Bleeker),又称花鳅、薄鳅,属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是长江特有鱼类,1998年,长薄鳅正式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为了提高野生长薄鳅在人工驯养中的成活率,本试验针对长薄鳅热耐受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确  相似文献   

16.
正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是能够适应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环境,为鳅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的黄河干支流及附属湖泊。似鲇高原鳅以小型鱼类为食,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生境变化、分布的局限性及生长缓慢等原因,造成其野外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笔者于2015年  相似文献   

17.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养鳅、慈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模式。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慈姑、荸荠等)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泥鳅生长。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又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生态养鳅不需经常换水,水中的物质可以随时与土壤进行交换,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生态养鳅主要技术如下。1精整田块养鳅田块水源充足。放鳅之前,要将田埂筑好夯实,加宽田埂,田块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以防逃。养殖田沿田埂开一条围…  相似文献   

18.
水田养鳅     
王树林 《水利渔业》1999,19(5):36-36
水田养鳅包括稻田养鳅,茨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水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茨菇、荸荠等),是很好的遮荫物,水深也符合泥鳅的要求。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现综合盐都县的生产实践,将水田养鳅法介绍如下。1 整田养鳅田要求水源充足。防逃设施十分重要,放鳅前,将田埂加宽并夯实,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或在埂壁及与田底交接处用油毡铺垫,上压泥土。此外,沿田埂开1条围沟,在田中心向外纵横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隶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沙鳅属,俗名龙针、钢鳅。中华沙鳅属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具美丽的斑纹,观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市场价格达到400~500元/千克,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近年来中华沙鳅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为了恢复长江上游中华沙鳅资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对长江上游野生中华沙鳅进行了人工移养驯化,成功实现了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一、中华沙鳅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紫薄鳅的人工繁殖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aps(Sauvage)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附属水体,属底栖性鱼类,喜生活在流水环境中,食物为底栖无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