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甜瓜种质"新银辉"为材料,用苹果酸、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水杨酸和香豆酸等7种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处理甜瓜种子和幼苗,探讨其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酸可以促进甜瓜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生长,抑制植株鲜重增加和胚轴生长;柠檬酸促进发芽,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抑制发芽,但三者均抑制胚根生长,且对鲜重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高浓度肉桂酸对种子发芽和胚轴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可能是甜瓜重要的化感物质;阿魏酸和香豆酸对发芽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胚根和胚轴生长;水杨酸对发芽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和胚根生长。7种有机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强,有机酸类物质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可能和其体内的过氧化氢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苹果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处理后甜瓜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基本呈下降趋势,柠檬酸、阿魏酸和香豆酸则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复杂,但基本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丙二醛含量大多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浓度单体酚酸及混合酚酸对三七及小麦的化感作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酚酸对小麦、三七的化感作用表现为在种子萌发阶段大于幼苗生长阶段;酚酸对三七的化感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浓度效应;酚酸类物质对三七及小麦的化感作用具有一定协同作用;2~3年生三七根际土壤中酚酸抑制三七幼苗生长,但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应为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三七与小麦轮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溪山樱桃根系酚酸类分泌物及其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溪山樱桃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分离,以山莴苣种子及甜樱桃组培苗为试材,初步研究了酚酸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从本溪山樱桃根系分泌物中共分离到对羟基苯甲酸等9种酚酸类物质;酚酸类分泌物对山莴苣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强度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其中添加量为30 μL时,对胚根的生长和发芽有促进作用;添加量超过60 μ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对甜樱桃组培苗生长、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0.100mmol·L-1处理茎叶最重,0.500 mmol·L-1处理发根数量最多.根和茎叶中SOD、POD及CAT活性基本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强,浓度过高活性下降.肉桂酸处理具有类似化感效应.但化感效应强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黄眯  陈凯  雷小林  孙颖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08-112
以花生、大豆为试验对象,研究油茶叶、油茶果壳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种子萌发及生长是否具化感作用,从而在植物化感作用方面为油茶林地套种作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大豆和花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油茶叶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油茶果壳水浸提液。油茶果壳对花生的生长指标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01 g/mL时花生的胚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值最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整体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本试验仅从大豆、花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来判断油茶树体器官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是否有化感作用,具体的化感成分还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5.
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丙烯酸为代表性酚酸类物质 ,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 2种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鲜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减小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苯丙烯酸比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 (CK)相比 ,2种酚酸物质对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呈现出先升高、然后下降 ,最后低浓度处理有回升趋势而高浓度无回升趋势 ;对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则呈现出低浓度处理其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回升的变化趋势 ,高浓度处理首先表现为活性降低、然后略有升高、最后下降而无回升趋势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首先高于CK ,然后逐渐下降低于CK ,最后低浓度处理逐渐回升趋于CK ,而高浓度处理无回升趋势。高浓度酚酸类物质使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杨梅树皮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方面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当浓度为0.4 g·m L~(-1)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对白菜幼苗的茎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低浓度促进作用显著,对根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抑制作用显著。综上说明,杨梅树皮浸提液中存在化感物质,且其化感物质对白菜各项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和作用强度均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海新  吕林有  王慧新  蔡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57-17359,17391
[目的]研究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对5种作物的化感效应。[方法]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法,测定了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对玉米、谷子、花生、大豆和苜蓿5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对苜蓿、花生种子的萌发存在抑制作用,对玉米、谷子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豆表现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浓度效应。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对5种作物幼苗根部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各浓度处理对花生、苜蓿的幼苗地上生长存在营养作用,玉米、谷子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浓度效应。当处理浓度为0.010 mg/L时,除苜蓿外,其他受体作物幼苗鲜重均为化感正效应峰值。综合分析各项生长指标,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对苜蓿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作用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他作物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浓度效应,其中各浓度处理对花生化感效应综合敏感指数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为以大扁杏为主要经济树种的"林果粮"、"林果草"等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香豆素,分别设置浓度为50、100、200和400 mg/L的处理液.结果表明:四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高浓度时(200、400 mg/L),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在低浓度时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苜蓿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肉桂酸和阿魏酸对菟丝子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幼苗长度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香豆素50 mg/L处理液促进了苜蓿幼苗胚根横向生长,使幼苗鲜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9,(6):33-35
为苦竹资源的利用、竹林种植的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水、乙醇、丙酮、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的苦竹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苦竹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苦竹不同溶剂浸提液均对萝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在浓度为0.0125~0.10克/毫升,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总体趋势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随着浓度增加化感作用潜力增强;对幼苗根长影响总体趋势为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长影响总体趋势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化感综合效应:根长苗长发芽,苦竹乙醇浸提液石油醚浸提液乙酸乙酯浸提液水浸提液丙酮浸提液。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CH2Cl2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3种酚酸类物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亦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化感抑制作用(RI<0)越强(P<0.05)。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降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以低浓度处理的降幅较大,且在处理第5 d和10 d显著增加了3种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P<0.05);不同酚酸类物质中,以邻苯二甲酸所受影响最大。整个培养时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 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3次取样,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10.03%~64.13%、9.72%~57.51%、13.16%~78.85%和5.88%~59.71%。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来降低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结果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酚酸类他感物质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烟苗根系发 育气体交换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酚酸随着浓度的增加烟苗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 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 种酚酸能够显著抑制烟苗根系发育,随着浓度增加,根尖数、总根长和总根表面 积呈先升后降或直接降低的趋势3 种酚酸能够降低净光合速率(Pn)苯甲酸差异不显著3 种酚酸对叶绿素荧光参 数均有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Fv/Fm 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qp 和囟PSII 呈显著下降趋势NPQ 呈显著升高趋 势本试验证明了3 种酚酸对烟苗根系发育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滤纸培养法和盆栽实验法研究了核桃青皮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物对玉米、黄瓜、豆角、油菜、西红柿这几种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的3种提取物对几种供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主茎和主根生长的抑制率不同。(1)采用滤纸培养法,各种提取物浓度为0.03%时,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可达100%。(2)采用盆栽实验法,各种提取物浓度为5%时,甲醇提取物对供试作物主茎的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作物主根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酚酸类自毒物质香草酸的自毒作用,研究其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花生生育期内对自毒物质的响应规律。【方法】以花生品种阜花12号150GY为试材,培养皿培养试验设6个处理:0、0.01、0.03、0.05、0.07、0.09 mmol·L-1香草酸溶液;营养钵种植试验设5个处理:0、0.01、0.03、0.05、0.07 mmol·L-1香草酸溶液;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香草酸用量分别为0、0.01、0.03、0.05、0.07 mg·kg-1干土。分别研究外源添加香草酸对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1)经不同浓度香草酸溶液处理后,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CK,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9 mmol·L-1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对CK相比分别降低39%、66.3%和55.9%,自毒效应响应指数达到最大值。(2)经不同浓度香草酸溶液处理后,花生幼苗的主根长、单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CK,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各指标与对CK相比分别降低37.3%、40.0%、19.0%、53.9%和49.1%,自毒效应响应指数达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以上指标相反,随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呈现上升趋势,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胞间CO2浓度比对照提高46.1%。(3)香草酸浓度≥0.03 mmol·L-1时,花生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低于CK,叶片的MDA含量高于对照,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各指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2.4%,54.2%和40.6%,MDA含量提高43.3%。(4)根际放线菌数量在花生生育前期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进入结荚期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际细菌数量在花生生育前期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进入结荚期后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高浓度的香草酸(0.07 mg·kg-1干土)对根际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香草酸(0.01 mg·kg-1干土)对根际真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结论】香草酸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香草酸亦会抑制花生幼苗的光合作用,降低根系活力,促进幼苗叶片产生丙二醛。此外,不同浓度的香草酸溶液均会使花生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抑制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繁殖,而对土壤真菌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现象,即低浓度的香草酸溶液促进花生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生长;而高浓度则对真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18-40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铅与模拟酸雨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铅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酸雨会影响大豆的发芽率;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降低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物质量和蒸腾速率,而对叶绿素的影响并不突出,叶绿素主要受酸雨酸度的控制;复合处理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因子,且受铅的浓度与酸雨的酸度影响.[结论]重金属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在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对自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香草酸比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而对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低于各个处理。另外,高浓度酚酸类物质可使对照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芽床不同含水量及NaCl浓度对铜仁珍珠豆型花生种子活力及发芽的影响,试验表明,发芽床含水量从20%升高至40%,铜仁珍珠豆型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含水量继续升高至60%,三项指标呈下降趋势,40%是铜仁珍珠豆型花生最适发芽床含水量,花生发芽各项指标达到最高。用NaCl溶液处理种子,浓度从0mol/L升高至0.5mol/L,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三项指标表现出先急剧后缓慢又急剧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间苯三酚、丁香酸、苯甲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6种酚酸类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线粒体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育苗基质栽培平邑甜茶幼苗,分别用50 mL浓度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处理,测定平邑甜茶幼苗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程度、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 c/a比值的变化。【结果】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均抑制了平邑甜茶植株生长,降低了SOD、POD、CAT活性;使线粒体MPTP开放程度增大,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色素Cyt c/a比值下降,使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其它处理比,20.0 mmol•L-1苯甲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显著。【结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都抑制了平邑甜茶抗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功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苯甲酸比另外5种酚酸类物质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时期提取玉米秸秆腐解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中酚酸类物质及其含量,并测定检测到的不同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土传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茵丝生长的影响率.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腐解液中共检测到5种酚酸类物质.不同时期提取的腐解液中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在同期腐解液中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酚酸:5种酚酸类物质对3种病原茵的茵丝生长及对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和平脐蠕孢茵(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作用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