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侯雨乐 《福建农业》2015,(2):111-112
通过对汾河地区明代洪灾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数据处理,对该时期的洪灾等级、成因作了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汾河中游共发生洪灾78次,平均每3.5年就有一次,说明本流域在明代洪灾比较严重,大洪灾和特大洪灾占到了21%,而中度以上洪灾也占到74%,超过了洪灾总数的一半。明代早期的洪灾数量很少,中、晚期数量较多,频率加大,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动荡。洪灾频次与气候波动有密切的关系,而人为因素又是洪灾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7日,我区突然普降暴雨,造成部份农户的住房及圈舍垮塌,因灾死亡牲畜达到600多头(只),损失惨重。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笔者就洪灾后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安庆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水文站记录、水文碑刻等资料,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元五年(44BC)至2013年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历史时期洪灾在隋唐温湿时期并不多发,而在明清和两宋的气候异常波动和冷暖交替时期,在册次数较多,且灾情严重。1440年以来,安庆地区为多灾期,特别是清后期(1840年)至民国,是安庆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31.00次/50年,明末至清朝中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19.00次/50年,元初至明朝末期,洪水发生频率为6.83次/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初、三国后期至东晋、西汉末年为少灾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2次/50年。从灾害程度来看,1440年以来,安庆发生1级洪灾有71次,2级灾害(偏涝)有154次;1440年以前,2级洪灾有3次,1级洪灾0次。  相似文献   

6.
依据安庆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水文站记录、水文碑刻等资料,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元五年(44BC)至2013年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历史时期洪灾在隋唐温湿时期并不多发,而在明清和两宋的气候异常波动和冷暖交替时期,在册次数较多,且灾情严重。1440年以来,安庆地区为多灾期,特别是清后期(1840年)至民国,是安庆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31.00次/50年,明末至清朝中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19.00次/50年,元初至明朝末期,洪水发生频率为6.83次/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初、三国后期至东晋、西汉末年为少灾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2次/50年。从灾害程度来看,1440年以来,安庆发生1级洪灾有71次,2级灾害(偏涝)有154次;1440年以前,2级洪灾有3次,1级洪灾0次。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辣椒疫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998-1999年对辣椒疫病的调查,发现辣椒疫病在黑龙江省已普遍发生,有些地区危害十分严重。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是栽培措施不当,如连作,田间排水不良,湿度过大;二是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位于鲁南地区的沂沭河流域,由于其特殊的洪水孕灾环境和致灾因素,历史上洪水频发。1730年这一流域发生了明清至今五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洪灾,在这次洪灾中当时的应灾机制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对这次洪灾应灾机制的考察,有利于全面了解清代这一地区灾害特点、社会应对效果。从社会的应灾机制及其产生的效果来看,当时的救荒机制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机制存在极大局限性。结论:这一时期沂沭河流域,国家、地方和民间应灾机制不能形成合力,产生综合效应;应灾机制与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百姓致富相割裂。  相似文献   

9.
辣椒疫病近年来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尤其是在连年以辣椒种植为主的地区发生较多,已经严重影响辣椒生产。为此,我们对其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茄子绵疫病俗称烂果、水烂,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在各地普遍发生。茄子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一般损失20%—30%,严重时50%以上,其结果盛期也是发病盛期,多雨地区和年份常爆发成灾,造成毁灭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经过田间观察、试验,总结了辣椒疫病在西宁地区温室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集农业、物理、生态调控、化学药剂等防治方法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洪灾的发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城市洪灾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活动和人们的破坏而引起的,重视对城市洪灾和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落实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洪灾的现状和城市防洪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洪灾为城市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 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全国很多地区均有报道。近几年该病已成为保护地辣椒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大面积死秧,严重影响产量,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摸清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我们于1989—1990年对本市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状况及其  相似文献   

14.
疫病是当前危害辣椒的最主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可谓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近几年对沿江地区露地辣椒全生育期受该病危害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危害辣椒的根、茎、枝叶和果实部分,一旦发生,会很快引起大面积死株,一般田块死株率达30%~40%,发病严重的可达80%以上,直至全部毁灭。该病在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为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给我市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7年7月7日,我市又普降暴雨,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灾,低畦地区水稻、玉米、红苕等农作物严重受灾,此时正值水稻怀苞抽穗的重要时期,灾情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6.
洪水是山区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象的原因,使洪灾具有以下特点: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和一旦受灾损失极为严重。多年来洪灾问题深受政府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山区小流域洪灾的防治措施和预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郑强 《乡村科技》2022,(2):132-134
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切实维护地区水资源稳定,兼顾水资源利用率与洪灾防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区水文水环境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洪灾对地区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从而对地区水文资源管理造成影响.因此,通过简要阐述落实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沙坡头区环香山地区洪灾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对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陕西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利用数量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别从陕西省气象特点分析、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与分析、陕西省洪涝灾害统计与分析3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表明:陕西省洪灾损失情况年际变化较大;洪涝灾害占自然灾害比例较大。受灾人口最大占比为52.93%,死亡人数最大占比达75.0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大占比达99.35%,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占比为78.78%。洪灾区域性特点显著,规律明显。受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洪灾损失从总体上来看最严重的地区是陕南地区,其次是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对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陕西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利用数量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别从陕西省气象特点分析、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与分析、陕西省洪涝灾害统计与分析3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表明:陕西省洪灾损失情况年际变化较大;洪涝灾害占自然灾害比例较大.受灾人口最大占比为52.93%,死亡人数最大占比达75.0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大占比达99.35%,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占比为78.78%.洪灾区域性特点显著,规律明显.受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洪灾损失从总体上来看最严重的地区是陕南地区,其次是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