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球虫感染家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清中NO的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及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 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饮水剂的抗球虫作用机制,将120只14日龄海兰褐蛋公雏,随机分为对照组(I)、感染组(Ⅱ)和中药饮水剂组(Ⅲ),每组40只。除I组外,其余每只鸡口服感染8.0×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感染0、3、6、9、12 d后,每组随机取鸡5只,心脏采血,用于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iNOS)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感染后3 d,各组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感染高峰期(6 d),Ⅲ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较Ⅱ组分别降低了36.17%和14.25%,差异极显著(P<0.01),与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至感染后9 d,虽然Ⅲ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与Ⅱ组差异不显著,但仍较其降低了12.53%和13.51%;至感染后12 d,Ⅱ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果提示:中药饮水剂通过抑杀球虫,以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宿主细胞内iNOS活性及表达,降低血清NO含量。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NO)在鸡感染柔嫩艾美球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感染柔嫩艾美球虫 (Eimeriatenella)的雏鸡日粮中添加NO前体物L Arg或在饮水中添加iNOS抑制剂Dex ,探讨NO在鸡感染柔嫩艾美球虫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未感染组鸡的血浆中NO水平无明显变化 ,感染组鸡则明显升高 ,第 6天达到峰值 (P <0 0 1或P <0 0 5 ) ;加喂L Arg组鸡与不添加的对照组NO水平基本一致 (P>0 0 5 ) ;添加Dex组鸡则明显高于不添加的对照组 (P <0 0 5 )。NO水平与卵囊感染数无相关性。加喂L Arg组鸡死亡率最低 ,增重明显 ,每克粪便卵囊数 (OPG)低 ,血粪堆数少 ,病变轻 ;而添加Dex的感染鸡 ,出现负增重和严重死亡。提示 :日粮中添加L Arg对感染球虫的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而Dex的添加不但不能降低血浆中的NO水平 ,还使鸡对球虫的易感性增强。表明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可杀伤或抑制球虫 ,但NO生成过多会使宿主产生免疫病理效应而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藜芦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脂饲料可导致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白藜芦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内TC、TG、LDL- c、NO浓度 ,使AI降低 ,HDL c/TC比值升高 ;给予白藜芦醇组血清NOS、iNOS活性降低 ,cNOS活性升高。说明白藜芦醇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NO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猪苓多糖 (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生成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Griess反应、荧光法和DTNB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剂量的PPS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NO生成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性及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含量的变化。结果 :PPS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增加 ,i NOS活性增高 ,并呈作用剂量依赖关系 ;PPS在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合成同时 ,伴有细胞内GSH水平的降低 ,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PS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活性 ,增加NO合成 ,消耗细胞内的GSH。提示细胞内GSH可能起到调节巨噬细胞NO生成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NO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半滑舌鳎不同组织器官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方法]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含量,采用化学比浊法测定NOS的活性。[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肌肉组织中活性最高,为28.774±4.10 U/mgprot,依次为肠、脑、肝脏、头肾、鳃、中肾、脾脏、心脏。肠和脑之间以及肝脏和头肾之间iNOS的活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组织器官之间iNOS的活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在肠组织中活性最高,为55.979±5.048 U/mgprot。所测组织器官中cNOS活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NO含量在脾脏中最高,为38.540±4.535μmol/L。脾脏、头肾、肝脏之间,以及脑、心脏、中肾之间NO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组织器官之间NO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组织器官中NO含量和NOS活性不同,这可能与组织器官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莲心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为莲心碱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注24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莲心碱(3mg/kg)组,分别于术前30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2h舌静脉注射莲心碱3mg/kg。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总NOS活性,并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组织NO水平显著升高,总NOS和iNOS活性显著增加,莲心碱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总NOS、iNOS活力。结论:莲心碱可能通过降低N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NO)不仅是一种易扩散的生物活性分子,而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分子。植物细胞通过NO合酶、硝酸还原酶或非生化反应途径产生NO,NO参与植物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和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应答反应。介绍了NO在植物盐分、干旱、极端温度及UV-B辐射等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研究一氧化氮(NO)的主要方法,包括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EPR Imaging technique)、液内分光光度检测法、NADPH-d 组织化学法、一氧化氮合酶—Ⅰ(NOS-Ⅰ)免疫细胞化学法及 NOS-Ⅰ免疫荧光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植物体内一氧化氮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植物NO来源、对植物生长发育、果实等组织的成熟衰老、植物抗病防御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等生理过程以及NO与其他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肝源性 NO 可通过调节肝脏的微循环和 cGMP 的浓度来调节肝血流,并通过抑制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某些核酸酶活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以及参与肝脏的氧化损害过程等途径发挥细胞保护与细胞损伤的双重效应,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氧化乐果和酸性品红溶液,用打孔注药法,在板栗树中进行输导和杀虫机理研究,经组织切片镜检结果表明,氧化乐果注入树干基部进入木质部的维管束向上输送并具明显的方向性,随树液流动进入到各部位。输导度与温度、组织蒸腾量及药剂 pH 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稀硝酸消化植物中矿质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硝酸消化植物样品,用ICP—AES和FAAS—FES测定锌、磷、硼、锰、铁、镁、钙、铜、钾9种元素,无论样品中元素含量高低,其结果与标准值相一致。该方法较常规法简易、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16.
用自然感染蠕虫的绵羊观察并确证氧阿苯哒唑对绵羊蠕虫的驱除效果。各试验组羊分别一次内服氧阿苯哒唑5、10、20mg/kg药物,药物对照组内服丙硫咪唑10mg/kg。结果是氧阿苯哒唑各试验组的精计驱虫率和粗计驱虫率对食道口线虫、奥斯特线虫和细颈线虫均为100%;高剂量对毛首线虫分别为100%和95%;中、高剂量对莫尼蒋绦虫均为100%。人药后无毒副反应,部检未见病理变化。表明氧阿苯哒唑对绵羊的抗蠕虫效  相似文献   

17.
杂色鲍对底泥悬浮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底泥悬浮物(100、200、300、400 mg/L)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icolor的急性毒性以及对其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分别在处理后24、48、72、96 h从杂色鲍足部取血,测定其血清中NO含量和NOS、SOD、CAT活性,并记录了24、48、72、96 h时杂色鲍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处理后96 h内,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杂色鲍均未出现死亡,但300 mg/L和400 mg/L试验组鲍的活性明显下降;用悬浮物处理后,杂色鲍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NOS活性的最大值出现的较NO最大值早;试验组SOD活性和CAT活性在24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底泥悬浮物浓度对杂色鲍的生理生化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一氧化氮(NO)和水孔蛋白(AQP)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存在互作效应,以小麦品种陕合6号(耐旱型)和郑引1号(干旱敏感型)为材料,研究H2O、HgCl2(500 μM)、PEG(PEG-8000,-0.35 MPa)、SNP(0.5 mM)、SNP+PEG、SNP+HgCl2溶液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NP(NO供体)促进了抗旱品种种子的萌发,而抑制了干旱敏感品种种子的萌发;AQP在干旱敏感品种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大于抗旱品种;NO能够 解除干旱和水孔蛋白抑制剂HgCl2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处理对吸胀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小于直接在处理液中萌发的抑制效应;NO对AQP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且NO和AQP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种子最初吸水萌动的12 h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