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塑料半薄切片技术, 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地观察了大白菜同质异核、异质同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期, 花粉母细胞不能发生正常的减数分裂;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小孢子单核期, 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 四分体或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2.
从形态学和细胞学基础方向研究了春萝卜不育系4-05A,以保持系4-05B为对比。观察并测量花器官雌雄蕊形态,确认4-05A比4-05B的花长势弱,雄蕊花药外形小、中空无花粉,雌蕊花柱较长。采用花粉压片法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证明该不育系材料为花粉败育型。不育系4-05A的小孢子母细胞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单核花粉,但雄配子体进一步发育过程中,在单核中期到靠边期的发育阶段小孢子发生败育,不能形成可育的成熟花粉粒。减数分裂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  相似文献   

3.
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35  
耿三省  王志源 《园艺学报》1994,21(2):165-169
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以前。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高度液泡化,挤压小孢子母细胞,严重影响了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粒而导致败育。辣椒雄性不育系的花器明显小于保持系,前者成熟花药瘦小,干瘪,无花粉粒或花粉粒极少,花粉粒磺化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淡。扫描电镜下观察:辣椒雄性不育系的共粉粒表面光滑,无明显乳状突起,保持系花粉粒则有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大葱雄性不育的机理,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大葱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大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时期,具有单核败育的特征。观察发现大葱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有2种败育类型:(1)绒毡层细胞正常发育,但中层细胞发生了延迟解体的现象,小孢子时期仍然存在,与逐渐缩小的药室一起挤压小孢子细胞成一染色极深的团块状物质;(2)绒毡层提前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小孢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解体,仅剩下内空的花粉粒。花粉败育不仅与绒毡层有关,还与中层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43A、保持系8-43B和恢复系8-43-57C为试材,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变化,研究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蕾AT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花蕾之间A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育系花蕾ATP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尤其在花粉粒成熟早期,仅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的1%;花粉粒成熟早期,不育系花蕾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四分体时期的1/10,说明花药发育通过单核期后耗费了组织内大量的ATP,更重要的是ATP的产生可能出现了障碍;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ATP含量极显著低于各时期的可育株,可能是导致其雄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大葱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材,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以揭示大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雄蕊鉴别特征及雄性不育发生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大葱不育系的花药外形表现为干瘪,无花粉粒散出,花粉囊内的花粉粒无活性;保持系的花药外形饱满,成熟后开裂,有黄色花粉粒散出,花粉囊内的花粉粒活力为91.65%;通过对大葱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比较发现,大葱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原因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绒毡层细胞的提早液泡化并解体,解体时间始于花粉母细胞时期,到单核花粉粒时期几乎完全消失,不能为小孢子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二是绒毡层细胞内的原生质浓度低,无明显的多核现象,该绒毡层细胞的异常也造成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引起花粉粒败育;三是在单核花粉粒到成熟花粉粒发育过程中,有些花药的药隔细胞纤维化,阻碍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由维管束向花粉囊的输送,从而引起花粉粒败育。而保持系的花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和减数分裂时期,细胞质浓、染色较深、无早期液泡化现象,在单核花粉粒时期出现解体,一直到花粉粒成熟才逐渐解体消失。该研究为田间鉴定大葱不育系及揭示不育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不育株雄蕊较小,花药干瘪无花粉,可育株和不育株雌蕊发育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结瓜。从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在花药发育早期,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结构形态差别不大,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育株异常绒毡层细胞过度增殖,体积小,排列不整齐,挤压药室,无二分体和四分体形成,在花药发育后期,无花粉粒形成,最终导致西瓜雄性不育发生。据此认为,花药败育发生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相似文献   

8.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58 A1、58 A2 及其保持系58 B 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3 个样品的花粉粒。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大葱不育系58 A1 花药绒毡层提前解体,影响了正常小孢子的形成,导致花粉败育;而58 A2 的花药绒毡层异常增厚,挤压药室内的小孢子,小孢子内的物质流失,导致花粉败育。58 A2 药室内壁细胞细胞壁没有加厚,花药同侧的2 个花粉囊之间的细胞层极厚,可能是花药成熟后无法开裂的主要原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花粉粒呈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单沟,外壁为脑纹状雕纹,不育系的成熟花粉粒很少或多数为干瘪花粉粒。  相似文献   

9.
据两年测定结果,锦橙正常花粉率仅31—32%。切片观察到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发育过程中的若干异常现象,最常见的是各种畸形小孢子,其次为大量不正常四分体。由此推测从四分孢子期至四分孢子发育成单核花粉粒为锦橙花粉败育的主要时期,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可能系锦橙花粉部分不育的主要原因。发现锦橙花粉在荫发中存在一种异常花粉管,无壁的形成,也不呈管状,仅在萌发孔处胀破,“吐”出细胞质,这在柑桔类植物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甘蓝型油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白菜、芜菁的种问杂交和连续回交,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白菜、芜菁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新选Ogu284’、‘矮脚黄Ogu33.14’和‘耐病 “18_4’及其相应的保持系。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虽然这3个不育系核背景不同,但花药败育时朗基本相同.均具有单核败育型的特征;小孢子到单核期后不再向前继续发育,而是迅速退化以至解体,丁F花前彻底败育;不育系的花药在减数分裂早期绒毡层细胞中已出现液泡.有肥大趋势,而正常花药绒毡 的发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四分体时出现退化迹象,开花前完全解体。不同的Ogura细胞质雄性 育系,虽然核背景不同,但花药败育的时期基本相同,说明Og.ra CMS胞质互作关系稳定,受核背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恢复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7个优良自交系共56个单株的测交F1进行花粉TTC染色和育性观察,以筛选其恢复系。结果表明:可育植株花粉数量多,TTC染色花粉着色好,而不育植株没有花粉或花粉数量极少,TTC染色花粉不着色或着色极浅;在7个自交系中,有4个自交系具有一定的恢复率,其中自交系R2中有1个单株的恢复率为100.0%,R8中有两个单株的恢复率为100.0%;3个恢复系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都优于母本与父本,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甜椒(Capsicum annuum L. ) 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T6A和保持系T6B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叶片中还是在花药中, 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均低于其保持系; 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这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甜椒CMS T6A的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704A及其保持系9704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保持系9704B的绒毡层属于腺质型;不育系9704A的成熟花药的药隔维管组织发育正常,该不育系属于孢子体败育型,花药绒毡层细胞的核膜在花粉母细胞的细线期消失,核裂解成块分散到细胞质中,并最终消失,解体后的绒毡层类似于变形型绒毡层的周原质团进入花粉囊,渗入花粉母细胞周围,并与花粉母细胞粘连在一起,使花粉母细胞不能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花药的中层细胞不退化。  相似文献   

14.
碧玉椒是利用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配套技术选育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灯笼形,果色深绿有光泽,微辣。抗TMV、中抗CMV,抗疫病,产量3000~3500kg/667m2,适宜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或大小棚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5.
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4个园艺性状接近96-140YBM、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6-140YBMA-n和相应的4个保持系96-140YBMB-n,并对不育系、保持系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6.
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4个具有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DJA、K6A、HK-1A、K46A,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并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确证是一批可以利用的宽柄芥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7.
甘蓝雄性不育系大800382和二800782及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大800382和二800782的特点,两个雄性不育系均表现全不育,其不育率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植株性状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在甘蓝育科和种子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