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缙云山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缙云山森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组成类群是鳞翅目和蜘蛛类群, 鳞翅目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几乎占整个群落的40%~50%,蜘蛛类群占10%~15%.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影响不明显,这与森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毗邻环境的特征有关.但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更替影响极大,一方面表现为不同森林演替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影响节肢动物类群物种的更替速率.各组成类群都表现出在演替初期物种的更替速度比演替后期的快.这与森林演替过程中,森林环境渐趋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全面阐述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拽明了在一定的地理区内,影响最大的可调控的生物因素是动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空间配置。指明了调林林生态系统节肢动物多样性的途径,为森林害虫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样带法对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林牧过渡带不同生境中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过渡带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共获得大型土壤节肢动物2 134只,隶属6纲18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蜘蛛目,常见类群为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成虫、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在3个地带中的森林带的种类最高(17类),且对土壤环境响应敏感的稀有类群数最多的出现在植被丰富、土壤疏松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最高的森林带(8类),初步认为这些稀有类群对指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具有巨大潜力。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DG指数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更能体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群落聚类及排序结果显示,9种不同生境的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可以分为3大类:森林类、森林-草甸类和草甸-草原类,同时土壤pH值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影响较大,而土壤温度对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的野外调查,研究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同功能种团组成、分布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节肢动物营养方式以腐食性为主,捕食性、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较少,反映出土壤节肢动物对地上生态系统的适应.森林-草甸带中腐食性和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相对较为贫乏,系统养分来源不足,土壤肥力较为贫乏.各营养功能团的类群和个体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质量,其中腐食性同功能团具有衡量生态系统功能强弱与土壤质量高低的生物指标潜力.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北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区,对人工林和次生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蜱螨目和弹尾目在所调查的样地中为常年的优势类群;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随夏秋春季节的变化逐渐减少,个体数秋季最多,春季最少,夏季次之;大型和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不同林地中的变化规律不同。不同地带次生林中的土壤节肢动物数量大于人工林,而且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交错区不同生态环境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表聚性非常明显。但有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的个别层次有逆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2014年5—10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手拣法、陷阱法对获得的地表节肢动物进行分离、分类。结果显示,采集的4 777只地表节肢动物隶属9纲26目27类,其中优势类群3类(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15类,稀有类群9类。各湿地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无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分析表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洞弓沼泽湿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板寨溶洞湿地最大。  相似文献   

7.
土壤动物与凋落物分解关系密切,但目前鲜有关于林下植被凋落物分解与土壤节肢动物关系的研究.以亚热带森林林下广泛分布的3种蕨类植物的羽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凋落袋法研究了重庆缙云山3种森林类型中蕨类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动态.结果表明:1试验共收集到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共11 092只,其中蜱螨目、弹尾目为优势类群.2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在前期变化不大,随着综合目、蜘蛛目等其他类群逐渐进入,凋落叶分解中后期,群落组成变化较为明显.3伴随着凋落叶分解,凋落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不断变化,在分解前期下降迅速,后期则较为缓慢;类群数随凋落物分解呈"W"型,类群数最大出现在5月和7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则随凋落叶分解显著增加.4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各林型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组成、个体数量、类群数、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呈现一致的规律.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影响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随着凋落物分解,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逐渐变化;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逐渐降低;不同类群土壤动物逐渐进入;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重金属对农田节肢动物影响的研究概况。通过解析农田节肢动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及生理机制,分析了节肢动物对重金属的代谢和解毒、重金属影响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重金属影响节肢动物的种群生态等内容,发现重金属可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和富集在农田节肢动物体内,对其产生各种生理、生态的毒性影响。这种毒性作用受重金属种类、暴露途径、机体的生物学特性、地球化学特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表现出差异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了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景区在旅游影响下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样地由于所处旅游行程中的位置不同,节肢动物受旅游影响的相对程度也不同。旅游对节肢动物的影响范围通常在3m之内,距游径1m范围内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可维持在最高水平,距游径3m以上,对节肢动物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某钢厂在钢铁生产中因大量使用萤石导致含氟“三废”污染生态环境。调查证明该厂附近的大气、河水、土壤、降尘和植物等生态因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氟化物的影响。其中植物受污染最严重;有些生产队的耕牛因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受污染的草料患氟骨症而不得不停止饲养;对儿童的尿氟含量和氟斑牙的发生率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该厂的氟污染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洪名勇  钱龙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0):205-210
从公共财政支出视角来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落后的基础教育,制约了农民智力素质的提升;(2)落后的交通环境和市场交易环境袁使农村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3)水利设施严重不足,降低了民族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从理论上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两大途径发挥作用的:(1)通过社会支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和能力,而且社会支出还通过再分配途径为那些收入特别低下的农民提升社会保障;(2)通过投资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利用我国1978-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财政支出对农业增收有较大影响。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食用仙人掌的幼嫩肉质茎和紫糯玉米的幼嫩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浓度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可以从食用仙人掌中提取到一定质量和浓度的DNA,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利用Tris-饱和酚对其进行纯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采用"以灼烧法为主、以化学检验法为辅"方法进行化肥鉴定的操作步骤及其利弊,提出并总结归纳了"以离子鉴定为主、以外表观察和酸碱度检测为辅"进行化肥鉴定的具体改进步骤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鉴定化肥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活污水灌溉对茄子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以黄河水作对照进行茄子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灌溉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茄子总根数增加12 %,根长增长13 %,增产60 %,增加收入5.85万元/hm2,商品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甘蓝、苤兰、青花、油菜植物上的甘蓝蚜喂食大灰食蚜蝇幼虫,研究了这4种十字花科植物次生物质对大灰食蚜蝇生物学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的差异是明显的。幼虫历期最短的和最长的是青花与油菜,为9.5d和11.06d。蛹期最短和最长的是甘蓝和油菜,为8.81d和9.68d。蛹重以苤兰的处理最轻,为26.46mg。产卵期以甘蓝和油菜最短,分别为10d和10.5d。产卵量以青花的处理为少,为214.6粒,甘蓝最多,达364.4粒。而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差异都不显著。大灰食蚜蝇幼虫可以取食死亡的甘蓝蚜。对高温致死的取食量是8.3~10.5头,低温致死的是8.3~12.7头,机械致死的为19.7~22.7头。带蚜植物与涂抹蚜虫体液植物均能使其产卵,而无蚜植物则不会产卵。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纯化方法与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绿色木霉为材料,经稻草粉固体发酵、浸提得纤维素酶粗酶液,然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SephadexG-75柱层析3种方法纯化,利用得到的纤维素酶,分别制备幼嫩番茄叶片的原生质体。结果发现高度纯化的纤维素酶几乎得不到原生质体,而经超滤后的纤维素酶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对土质、肥力、面积相同的两块水田地分白天、晚间两个时间进行地下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白天灌地下水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分蘖始期延迟5d、有效分蘖期延迟6d,最高分蘖期延迟6d,抽穗期延迟4d,成熟期延迟4d,产量降低5.1%。  相似文献   

19.
人参去叶对存留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展叶期人参去除叶片对存留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部分叶片后。存留叶片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平均提高8.1%,但上午和下午增加幅度不同,上午增加5.1%,下午增加12.3%;比叶重下降3.9%,淀粉含量下降6.1%,可溶性糖含量下降3.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5.9%,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胞间CO2浓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估测黄牛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选用黄牛的体长、胸围两项体尺 ,来估测黄牛的体重 ,不同的估测方法其估测的精度不同。采用体长和胸围两项体尺建立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1 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最高 (r0 1 =0 .670 5 ) ,其次为用体长X1 和胸围X2 建立二元一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4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 (r0 4=0 .63 62 ) ;用胸围X2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3与实测体重Y0 的相关系数r0 3为 0 .62 6;用体长X1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2 与实际体重Y0 相关系数最小 ,r0 1 、r0 2 、r0 3、r0 4均达到极显著水准。体长和胸围这两项单项体尺对估测体重的重要性不同 ,胸围对体重的贡献率较体长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