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花卉消费大国。菊花消费尤其是切花菊消费在日本花卉消费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1998年日本统计情报部发布的资料显示:1997年全日本切花消费总量为69.5亿支,消费总额为3837亿日元。其中菊花消费量24.32亿支,占切花总消费量的35%;消费额1227.84亿日元,占总消费额的32%。日本市场上的切花菊主要有独轮菊、多头菊、小菊三种,多头菊和小菊分别占菊花消费量的20%和30%左右,占菊花总销售额的17%和18%左右。  相似文献   

2.
台湾切花产销现状与前景郑培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台湾花卉生产,不论在花色种类、数量、栽培品质、还是在保鲜技术、包装贮运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新兴的种植业。切花在花卉生产及外销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三分之二强和五分之四左右。花卉出口以切花...  相似文献   

3.
波兰地处中欧东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6—9℃,极端低温为-22—-24℃,最高温度为27—28℃左右。平均海拔高度为173米,多数地区为低地平原。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0%。 波兰花卉有露地栽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三种形式。全波露地花卉栽培面积5000公顷,但是,波兰花卉生产的真正优势是温室花卉的工厂化生产。 目前,温室花卉栽培面积600公顷,切花占一半以上,香石竹为115公顷,非洲菊  相似文献   

4.
林新 《福建农业》2000,(6):25-25
日本现有花卉栽培面积4.8万公顷,占日本农作物面积的1%;花农14.6万户,占日本农户总数的4.3%;花卉生产产值6265亿日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在日本的种植业中,花卉生产的单位面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有花卉栽培面积4.8万公顷,占日本农作物面积的1%;花农14.6万户,占日本农户总数的4-3%;花卉生产产值6265亿日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在日本的种植业中,花卉生产的单位面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罗马尼亚的花卉生产作为一种产业,以集约化的温室栽培为主。全国拥有花卉温室2200公顷,用来生产鲜花的温室有200多公顷,约占温室总面积的10%。温室内主要生产切花和盆花,主要切花种类有香石竹、非洲菊、小苍兰、菊花、月季、红鹤芋、鹤望兰、蕨类等。主要盆花种类有仙客来、天竺葵、球根海棠、橡皮树、巴西木,南洋杉、杜鹃、扶桑、红鹤芋、吊钟花、兰花、仙人掌类等。温室每年生产切花1.9亿支,平均每支花售价4列依,仅切花一项年总产值为7.6亿列依,折合人民币3.27亿元。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主要花卉生产国开始重视和发展优质盆花生产.一些新兴花卉生产国逐步扩大盆栽花卉和盆栽观叶植物的规模。1999年世界79个国家切花、切叶和盆栽植物的总贸易额是78.85亿美元,其中盆花贸易额增长显著。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盆栽植物消费国,约占全球的1/3,德国占20%,其次是意大利和法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台湾省由于气候温暖,雨量丰富,适应多种作物生长。岛内以山地为主,实际可耕地面积为91.8万多公顷,水田占56.3%。据统计,1984年花卉栽培面积2405公顷,其中切花栽培面积1559公顷(占64.82%),盆花栽培103公顷(4.28%),苗木645公顷(26.81%)。切花中以菊花占第1位(845公顷),其次是唐菖蒲(325公顷)、月季(74公顷)与晚香玉(48公顷)。  相似文献   

9.
菊花作为花卉生产最大的鲜切花品种,在我国已经大面积生产。切花菊生产技术在花卉生产中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切花菊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贮藏保鲜及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菊花作为花卉生产最大的鲜切花品种,在我国已经大面积生产。切花菊生产技术在花卉生产中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切花菊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贮藏保鲜及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1.
荷兰的鲜花和观赏植物现在销售到全世界。这些产品或由荷兰生产 ,或由他国进口通过荷兰著名花卉拍卖行而进入市场。荷兰花卉产业以其生产链之良好组织为特色 ,并以研究、育种、生产和国内外贸易为其支撑。为了在国际化、分散化的花卉贸易新发展趋势中及在与热带国家花卉生产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有关部门仍致力于加强生产链 ,保证产品之优异品质 ,运用现代物流和电子商业贸易以及新型育种工程等适应性协作措施。文中提出在有关部门中加强内部协作和在公司中应用遗传工程作为育种手段之必要性。最后 ,提供了几项遗传工程在花卉育种之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2.
观赏花卉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很多国家都得以迅猛发展,而成就突出的基因工程技术又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就基因工程在花卉的花色、花形、花期、保鲜、花香、抗性等方面取得成就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花卉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江苏省花卉业发展的科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加入WTO后江苏省花卉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现状及区域化格局,提出了江苏省花卉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对策:特色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建立种子种苗工厂化生产体系,发展设施栽培及专业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花卉产业系统工程的宏观调控等。以最终实现花卉产业化,“建设一流园艺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西浦森林公园4种不同生态环境中蝶类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多样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西浦森林公园共收集到蝶类6科33属38种,共1 617只;在花卉栽培区观察到的蝶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优势蝶种种类最多的是蛱蝶;花卉栽培区环境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5.
陈萱  陈佳瀛  蒲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8-17190,17196
介绍了海派文化的来源及其文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海派插花的风格特征,认为海派插花以人为本,凸现地方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将西方花艺与本地理念融合,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海派插花艺术追求自然、讲究线条、注重意境,同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商业气息浓厚,雅俗共赏;海派插花表现开放、着重创新、注重宣传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温室标准切花菊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预测模型。【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出叶和展叶速率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以综合考虑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日长的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建立了温室标准切花菊叶面积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4和0.75。基于生理辐热积的预测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了48.2%和84.6%。【结论】本研究的叶面积指数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模型参数少,机理性强,可以为温室标准切花菊生长和外观品质的预测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卉业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花卉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为了解中国花卉业近20年的发展动态,笔者通过文献查询与实地调研对中国花卉业发展现状、动因、趋势、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中国花卉业发展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近10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尤为迅速。花卉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生产面积达到112 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花卉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内销市场越来越旺,出口创汇也有较大幅度上升,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但是中国花卉业在生产、市场、科研、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中国花卉业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甜瓜全雌系做母本可提高制种效率,降低制种成本,理论上制得的种子纯度可达到 100%。在甜瓜花芽分化时期,对全雌系厚皮甜瓜WI998 喷施硝酸银,诱导可促使其形成两性花, 该技术目前在大庆大同地区示范,推广甜瓜全雌系化学诱雄制种技术,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对包头地区常见的干燥花植物材料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地区常见的干燥花植物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染色处理,找出影响干花着色效果的原因,提出了1套适合我区干燥花花材染色的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技术。同时对部分花材不易着色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这些花材品种的染色技术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该实验结果对包头市和我区今后的干燥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对超高产大豆中黄35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氮肥对超高产大豆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田间研究了施纯氮(0,45,90,135 kg/hm2)处理对中黄35叶片生长、开花、结荚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90,135 kg/hm2较未施氮明显增加主茎第9节至第15节的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第9节至第14节花数、第6节至第16节荚数和腔数,开花期、结荚期分别延长0~4 d,0~12 d;单位面积总花数、腔数和产量分别增加8.4%~37.4%,3.9%~29.2%,3.1%~11.5%,施氮135 kg/hm2处理的产量达6 514.8 kg/hm2,其总花数为3 489.5×104朵/hm2,总腔数为3 349.5×104个/hm2。开花期施氮肥增产的重要原因是促进上部节叶片生长,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并延长开花期和结荚期,增加上部节的花数、荚数和腔数。超高产大豆田的适宜施氮量为9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