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蛇毒中毒是由于家畜在放牧过程中被毒蛇咬伤,蛇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称为蛇毒中毒。我国蛇的分布甚广,常出入于草原丛林之中,因此羊被毒蛇咬伤机会较多,必须引起重视。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被咬部位肿胀、热痛,甚至肿胀可上达腕  相似文献   

2.
蛇毒中毒是家畜被蛇咬后引起局部和全身蛇毒中毒的一种疾病,笔者于1992年5月2日诊治1例猪蛇毒中毒,现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本乡中和村刘某喂养的1头小白猪约17公斤,中等膘情,于1992年5月2日夜12时左右找笔者上  相似文献   

3.
犬被毒蛇咬伤后,不同种类毒蛇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提出了犬蛇毒中毒的诊断方法以及采取抗蛇毒血清、中西兽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畜蛇毒中毒是由于家畜在放牧过程中被毒蛇咬伤,蛇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牛、羊等多在跗关节或球关节附近部位被毒蛇咬伤,而猎犬多在四肢及鼻端。咬伤部位越接近中枢神经及血管丰富的部位,其症状越严重。猪由于皮肤厚及皮下脂肪丰富,毒素吸收缓慢,其中毒症状出现也较缓慢。  相似文献   

5.
奶牛与肉牛放牧中,尤其是早春放牧常见毒芹、蕨菜等毒草中毒,生产中偶尔也遇到蓖麻籽、苍耳中毒以及毒蛇咬伤致蛇毒中毒,笔者现将这几种中毒后的症状及救治方法试述如下,供参考。1毒芹中毒  相似文献   

6.
夏秋季节谨防家畜蛇毒中毒仁措,桑吉,韩凤华(循化县畜牧局,811100)我省蛇种有蝮蛇、高原蝮等,主要栖息在山地灌丛和田边溪旁杂草丛中。牲畜放牧时常被毒蛇咬伤头面唇部及四肢下部而引起中母。1发病情况:家畜蛇毒中毒一般在6~9月蛇活动频繁时期多发,致死...  相似文献   

7.
绵羊被毒蛇咬伤在山区时常发生,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绵羊中毒死亡。在从事兽医工作期间,我们先后诊治绵羊蛇毒中毒28例,治愈率达100%,现将诊治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地区历年毒蛇咬死牲畜十分严重,因此我和当地维族兽医几年来共同总结蛇伤牲畜的防治经验。以供各地参考:毒蛇所以有毒,是因为毒蛇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毒腺分泌毒液,通过毒牙注入牲畜的皮肤,毒液进入血管引起中毒。蛇毒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具有粘性,蛇毒的毒期限于二十四小时,过后流出的蛇毒就会发臭,失去毒力。如取出毒液放到冰箱,可以保存十五至三十天左右。晾干变成结晶  相似文献   

9.
我省陇南山区及邻近地方,屡有人畜被毒蛇咬伤。病程急促,症状凶惨,常导致毙命。因此,在上述地区搞好蛇毒中毒的防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家畜蛇毒中毒的诊治牛永新(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43400)1988年以来共收治63例各类型毒蛇咬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51例,报道如下。1病因病理夏秋季节家畜触及毒蛇被毒蛇咬伤,受害部位多在鼻头、口唇及四肢。蛇毒是由多种氨基酸组...  相似文献   

11.
<正> 羊群在山坡灌木丛中放牧常有羊被毒蛇咬伤而中毒,为寻找防治本病简单易行而又有效地方法,我们通过试验用钢针密集针刺疗法治疗57例蛇毒中毒的绒山羊,55例痊愈,治愈率达96.5%。蛇毒毒性极为剧烈,山羊被毒蛇咬伤后发病迅速。被毒蛇咬伤的部位多发生在羊的口鼻周围及四肢末端,咬伤处常有出血(多少不等),肿胀发硬,剧烈灼热,并迅速向伤口周围组织扩散,蔓延;继而出现局部淋巴结的肿大,皮下出血,有的还在皮肤出现水泡,血泡,组织  相似文献   

12.
耕牛蛇毒中毒,多因夏秋季节耕牛放牧于荫蔽的灌木丛、坟丘、杂草等处,不慎被毒蛇咬伤所致,如不及时救治,往往几小时内死亡。现将1例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家畜腹蛇中毒500例的救治毛万俊,徐义,叶多(河北省滦平县畜牧局,068250)毒蛇的种类较多,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毒蛇是腹蛇,其所分泌的毒液毒力很强。家畜一旦被蛇咬伤,毒液进入咬伤组织,随血液或淋巴循环而扩散,无一幸免地发生蛇毒中毒。情况和病例御道口畜...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笔者曾在某军马场从事兽医工作。该场每年牲畜因毒蛇咬伤致死者,少则数十,多则上百。笔者多年来对放牧牲畜蛇毒中毒的防治问题作过探索,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犬蛇毒中毒报告刁有祥,刘庆昭,李久芹,牛绪东,张嗣林,吴玉泉(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1993年9月27日泰山竹林寺派出所一警犬被毒蛇咬伤,造成中毒,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警犬品种为狼青,体重30千克,性别公。27日下午在执行护山任务时,当行至一小山沟...  相似文献   

16.
家畜中毒是一定剂量的毒物进入机体,引起机体相应的病理反应或死亡的过程,称家畜中毒病。一般可分为生物性中毒和非生物性中毒两类。生物性毒物包括:植物性的(如各种有毒植物)和动物性的(如蛇毒和某些微生物如黄曲霉菌、镰刀菌、甘薯黑斑病霉菌等产生的毒素等)。非生物性毒物包括:有机磷和无机农药、化学农药、矿物质元素以及化工副产品等。在兽医门诊治疗工作中,也是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笔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7.
1处方组成据《新编中兽医学》记载,甘草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如对蛇毒、食物中毒、多种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过敏性疾病等均有很好的效果。笔者受此启发自拟"甘草绿豆解毒汤",其处方组成为甘草和绿豆。  相似文献   

18.
在北方,被毒蛇咬伤的家畜病例,虽然不多,但其后果却非常严重,被咬家畜几乎全部死亡。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和掌握了一套诊疗蛇毒中毒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谨供参考。 一、临床症状。当家畜被毒蛇咬伤并引起中毒后,咬伤部位迅速肿胀,发红,并且毒性很快扩散到全身,引起病畜呼吸迫促,脉搏频数,疼痛呻吟,并出现全身痉挛症状。咬伤后期,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四肢麻痹而不能站立,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9.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含有复杂的毒性蛋白质,还含有多种重要的酶类,这些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和酶有重要的毒理作用和药理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医学和生物研究的重要课题。1 蛇毒的一般性状新鲜蛇毒呈蛋清样、黏稠液体,具有特殊的腥味。蛇毒的色泽因蛇种不同而异,五步蛇毒、圆斑蝰蛇毒呈白色,银环蛇毒呈灰白色,眼镜蛇毒呈淡黄色,蝮蛇毒、烙铁头蛇毒、眼镜王蛇毒、金环蛇毒呈金黄色,竹叶青蛇毒呈黄绿色。蛇毒加热至65℃以上易被破坏,但眼镜蛇毒经100℃加热15分钟,仍能保持部分毒性,非经久…  相似文献   

20.
蛇毒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蛇类资源丰富,从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经济效益考虑,蛇毒的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向。近年来,随着蛇毒神经毒素结构的确定、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的测定及蛇毒神经毒素的临床应用,其在镇痛功能方面表现出的维持时间长、效价高、无耐受性和无成瘾性等特点而倍受关注。蛇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论文就蛇毒组分中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神经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