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岭高峰牛是全国十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我省黄牛改良的当家品种。为保证种公牛具有强盛种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牛改质量,加速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和台州地区畜牧兽医站共同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国有温岭高峰牛成年种公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等级评定项目指标、标准根据选育计划的要求,为促进温岭高峰牛今后向肉役兼用型转化,成年种公牛等级评定主要内容是体型外貌和体重、体尺(包括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三个项目指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山区黄牛体型小、饲养期长、经济效益低的缺点,我县于1979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公牛共86头,其中温岭高峰牛种公牛62头,占引进种公牛数的72.1%,成为我县改良山区黄牛的当家品种。如玢溪乡玢溪村种公牛户郑球朝,1983年开始饲养温岭高峰种公牛1头,至1987年9月,4年时间共配种母牛1252头,年均配种313头,其中1984年配种达397头。目前玠溪村存栏牛124头,其中杂交牛80多头,占存栏数的  相似文献   

3.
<正> 地方良种温岭高峰牛,体型大,役力较强,遗传性稳定且肉质好。自1973年起,我市开始用此牛改良本地黄牛,建成六个牛场,至1980年已有36个牛场,先后共引进温岭高峰母牛600多头,种公牛50多头。全市共设立13个黄牛配种点。1981~1990年间又引入温岭高峰种公牛40头,以更新血统。现全市有95%以上可繁母牛用高峰牛配种;1988年配4850头,受胎率84.8%,产犊4112头,断奶成活  相似文献   

4.
温岭高峰牛再次改良F_1代黄牛效果观察范福贤(金华汤溪兽医站)为改良本地小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自1985年开始,金华地区相继弓l进温岭高峰种公牛6头,与本地小黄牛进行杂交,所产杂种一代黄牛,在体尺、体重、肉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采?..  相似文献   

5.
温岭高峰牛选育、改良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汇报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根据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十四次委员扩大会议精神,现将近10年左右温岭高峰牛选育、改良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主要抓了如下几项,汇报如下:1加强保种选育,发挥品种优势为了加快温岭高峰牛的选育进...  相似文献   

6.
温岭高峰牛主产于浙江省温岭县。经多年选育,体型渐趋一致,役、肉用性能有较大提高,目前用来改良本省小型黄牛。为了解温岭牛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以便为温岭牛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做了温岭牛的染色体分析工作。实验用动物为温岭县良种家畜推广站所饲养的9头公牛和农民饲养的2头母牛。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制备染色  相似文献   

7.
温岭高峰牛是浙江省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经过近40年的选育,1990年经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鉴定,成为全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并列入<中国牛品种志>.温岭高峰牛主要分布于浙江省温岭市的城南、松门、温西和大溪等地.黄岩、玉环、乐清等县有少量饲养.  相似文献   

8.
温岭高峰牛是我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率强、适应性好,役力强等特性。但与全国七大优良黄牛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体型。因此,研究和探讨影响高峰牛体重、体尺的因素及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今后进一步选育提高温岭高峰牛的体型及其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体型较大、役力较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等优良特性。但温岭高峰牛仍有后躯欠宽广、臀部稍斜之缺陷。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在继续搞好本品种选育的同时,自1981年以来,先后导入海福特、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的外血进行研究。在保留温岭高峰牛优良品质的基础上,使温岭高峰牛尽快育成一个背腰宽广、后躯发达、发育快、肉质好、屠宰率高的较大型肉  相似文献   

10.
温岭高峰牛获浙江省人民政府1981年度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以来,重新制订了选育指标,主攻方向是增大体重、体高和腿围,提高其役用和肉用性能。在选育过程中,建立和健全了种牛档案,做好种公牛的鉴定,组织母牛核心群,制订选种标准,进行综合指数评定,同时加强技术培训。1987年又建立了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该品种的选育和科研工作。经过8年  相似文献   

11.
郏县红牛是河南省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为了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切实搞好选育工作,郏县红牛选育研究小组于1984年8月26日对全县种公牛进行了外貌、体尺、体重等方面的普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52头种公牛的各性状等级中,体重等级较好,一级以上者40  相似文献   

12.
现已列入《中国牛品种志》的温岭高峰牛,具有肩峰高,体型较大,役力较强,产肉性能好,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良好、耐粗饲等特点,198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988年11月中旬,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有关教授、专家,在温岭县召开第十二次委员扩大会议期间,听取了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关于温岭高峰牛选育情况的全面汇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12次委员(扩大)会议,于1988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省台州地区温岭高峰牛的中心产地温岭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委员、各品种联络员,共28人。育种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凤鸣、杨健、邱怀、王东安同志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的委员、顾问等有关同志列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牛的生理指标与其生态条件、种质及某些生产性能有着内在联系。温岭高峰牛是我省的优良地方黄牛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其潜在性能,逐步向役肉、役乳兼用等方向发展。为今后温岭高峰牛的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年11月至1986年1月,对其部份生理指标作了初步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温岭高峰牛经过长期选育后,体型增大,役力增强,肩峰高耸,毛色美观,深受农民欢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温呤县种畜站统计,近六年来本省已有五十多个县(市)引种,用以改良山区小型黄牛,仅种公牛就有600多头,其他大小母牛和役用阉牛外销近二万头;邻近省份也已有少量引种。为了摸清温岭高峰牛在各地的适应能力和杂交改良效果,为今后的选育和推广提供  相似文献   

16.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肉质较好等优良特性,属役肉兼用型品种。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开发肉牛生产,自1981年以来,先后引用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冻精改良温岭高峰牛。从前期的改良效果看,西高一代杂种牛额部有白星,毛色杂乱,群众不欢迎;而抗高一代杂种牛遗传性不稳定,生长速度不如利高一代牛.在总结前期牛改经验、参考国内外肉牛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利木赞牛为父本的利高一代杂交组合作为肉牛生产的改良品种,进而对利高一代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黄牛起源于青藏高原范围内的古(牛曷)牛,以至古原牛,为新石器时代的古羌人驯化、培育成中国原始黄牛。由于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中国原始黄牛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扩散。中国黄牛有高领峰与低领峰之分,在古代没有外来牛血液干扰情况下,古中国不分南北、东西均有高领峰与低领峰牛存在,迄今从北到南分布着由秦川牛到温岭高峰牛、云南高峰牛各种领峰高度的过渡类型,说明古(牛曷)牛原始品种性状的多样性。中国黄牛驯化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七十年代初,我市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杂交改良,我市黄牛品质有很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了摸清高杂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总结温岭高峰牛改良黄牛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加快我市黄牛改良工作,根据台农牧  相似文献   

19.
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经济效益调查情况胡明康(浙江省永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325100)为了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70年代末,我县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10多年杂交改良,我县大部分乡、镇黄牛品质都有根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摸清高峰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良本地黄牛,从单一役用转向综合的肉乳兼用,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国外良种公牛,生产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发挥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加速黄牛改良的步伐。1975年,徐州地区建立种公牛站(现名徐州市家畜良种站)。现将建站以来种公牛的利用和黄牛改良效果情况简报如下。(一)牛冻精生产情况:1975年开始筹建种公牛站,1977年正式投产,至1987年底,生产牛冷冻精液颗粒157万粒。按种牛品种划分,其中西门塔尔牛占30.1%;抗旱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