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田柚桔实雷瘿蚊(ResseliellacitrifrugisJiang)是我县近两年沙田柚园发生的一种新害虫,其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受害轻的柚园一般损失10%~20%,受害重的柚园损失达50%以上,严重影响沙田柚的产量和商品价值。笔者于1996年以来对该虫的发生为害作了初步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发生危害  室内观察方法是从近年受该虫危害较重的果园中采回虫害果,部份剖查虫害果为害情况并将剖查的老熟幼虫放置在盛有湿润河沙,口径2cm玻璃试管内,余下虫害果置入大型培养皿内进行观察;室外观察则从1996年4月~1997年10月选择在高田乡高田村…  相似文献   

2.
杨少波 《广西植保》2000,13(4):23-24
沙田柚桔实雷瘿蚊 (Resseliella citri-f rugis Jiang)是近年发生的一种造成沙田柚严重落果的危险性害虫。 1 995年以来 ,广西百色市六沙园艺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1 998年大发生 ,据笔者当年 5月初调查 ,该场 1 .4hm2沙田柚 30 0多株挂果果树每株都有该虫危害 ,虫果率达 2 0 %~ 30 % ,严重的植株虫果率达 5 0 % ,损失达 70 %~ 80 % ,严重威胁该场沙田柚的生产 ,经对该虫成灾原因作的调查分析和防治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据 1 999年仓库贮藏果的调查 ,桔实雷瘿蚊的虫害率仅为 0 .2 % ,控制了该虫为害。现介绍如下 ,供各地参考。1 …  相似文献   

3.
沙田柚桔实雷瘿蚊的发生及药剂防治徐日中李自军(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病虫测报站5419001发生概况桔实雷瘿蚊是我国南方沙田柚产区近几年发生为害柚果较严重的一种新害虫,土壤肥沃疏松而又荫蔽的柚园发生为害重,零星柚树及通风透光好的柚园发生为害轻或不发生为...  相似文献   

4.
杧小果普瘿蚊发生为害情况与全程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了新型害虫杧小果普瘿蚊(Procontarinia fructiculi Jiao,Wang,BuKolesik)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全程防控技术。结果表明,杧小果普瘿蚊为害主要集中在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下旬的杧果初花期至幼果形成期,主要以幼虫为害嫩梢、花梗、花蕾和幼果。为害严重的果园幼果最高受害率在90%以上。不同品种受害程度有较大差异。主栽品种中,台农1号杧幼果最高受害率为91.53%,其次是桂热杧82号和桂热杧10号,最高受害率达80%以上,金煌杧和贵妃杧受害率在1%以下。45%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杧小果普瘿蚊的田间防效均稳定在70%以上;翻耕+地面施药+地面防草席全覆盖+初花期施药3次综合防控措施防效达95.35%;冬季清园+挂黄板+初花期施药3次综合防控措施防效达86%以上,初步集成了杧小果普瘿蚊田间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为害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旧名爻纹细蛾,是荔枝、龙眼常发性的重要害虫。在常年情况下,荔枝果被蛀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以上;龙眼果的蛀害率一般在5%~7%,较严重时达15%~20%;对荔枝、龙眼生产影响较大。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国内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道。该虫在广西目前发生为害普遍严重,主要原因是果农对此虫每年发生为害期尚未掌握,且有效对口药剂品种少,没有做到适期防治,防效差。为了更好地控制此虫为害,1997~1999年我们在开展“龙眼、荔枝梢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中,把该虫列…  相似文献   

6.
何建群  王程 《植物医生》2010,23(2):17-18
通过对宾川县种植的早熟、中熟、晚熟葡萄品种调查,品种间受瘿蚊的为害程度有差异,晚熟品种发生重,中熟品种发生较轻,早熟品种基本没有发生。调查发现,葡萄瘿蚊只为害果粒。描述葡萄瘿蚊为害特点,成虫、幼虫、蛹的形态特征,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及生活习性,提出摘除被害果穗集中处理、成虫发生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卢胜进 《植物医生》2004,17(6):38-39
江永香柚是"中国香柚之乡--湖南江永"的主导产业之一,现有面积9 200hm2,年产柚果约50 000t.近年来,清园工作有所忽视,时有病虫爆发成灾,如一些柚园黑蚱蝉危害柚果率高达10%~20%,柚实雷瘿蚊危害柚果率达50%~80%,煤烟病果率和病叶率分别达30%~40%和50%~70%,油桐尺蠖成片食完柚叶等,给柚农增加生产成本,抑制柚农增收.为认真做好柚园清园工作,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柚实雷瘿蚊Resseliella citrifrugis Jiang,又称橘实雷瘿蚊[1-3],俗称柚瘿蚊、红虫[4~5]等,是我国特有种类,为害柚、橙、柑、橘、香橼、枳等果实。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发现于广西阳朔县沙田柚园,80年代广东、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开始发生。湖南于1993年在永州市江永县开始发现[6],1997—1999年在全省8个县505.5hm2江永香柚、脐橙、温州蜜柑等柑橘园发生,相隔10年后的2009年再度暴发成灾,目前越冬虫口基数大。  相似文献   

9.
江永县柚实雷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胜进 《植物保护》2002,28(4):34-35
经室内饲养和柚园系统调查明确 ,柚实雷瘿蚊在湖南江永1年发生4代 ,以老熟幼虫在柚园土中或以幼虫在虫果内越冬,4月下旬始见成虫。以幼虫蛀食果实 ,1年有4~5个危害高峰期 ,其中第 2个高峰期危害最严重。不同栽培条件柚园各代发生期有差异 ,世代重叠明显。对该虫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 ,科学栽培 ,及时处理虫果 ;在成虫羽化始见期 ,采用药剂对柚园土表和树冠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0.
钱开胜 《植物医生》2003,16(4):14-14
桔实雷瘿蚊是我国南方沙田柚产区为害果实的重要害虫。近期笔者发现该虫对脐橙果实也造成为害 ,且扩展速度快 ,严重影响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在生产上应引起重视。桔实雷瘿蚊幼虫初孵化时呈乳白色 ,蛀入果内为害后变为鲜红色 ,极富弹跳性 ,被害果实表皮出现油渍状小斑 ,有流胶现象 ,以果蒂四周及果肩为害较多 ;剖开果实 ,虫道腐烂呈灰褐色 ,并逐渐扩散 ,被害果一般未熟先黄 ,提早脱落。桂东北一般从 5月上旬开始为害 ,7~ 9月份为害最为严重。防治措施 :1.清除被害果。在虫害大量发生期间 ,经常性地摘除被害果 ,搜集落果 ,并集中到果…  相似文献   

11.
柑橘大实蝇主要危害柑橘、甜橙、柚、金桔、柠檬、佛手等植物,一年发生一代,其幼虫在柑橘果实内为害,虫果一般未熟先黄、黄中带红,并大量提前脱落,严重的可达80%以上落果,造成较大程度损失;混合在采摘果实中的虫果,既是远距离传播的虫源,又会因检疫导致禁运、禁销。虽然柑橘大实蝇危害严重,但实践证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由于柑橘大实蝇可任意飞到邻近桔园桔树上产卵、为害,成虫羽化期也长达1个月以上,只有采取大范围的、  相似文献   

12.
梨叶锈瘿螨(Epitrimerus pyri Nalepa)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是近年来在枝江市为害日益严重的1种新害虫.1996年在百里洲镇宝月寺村首先发现为害,随后逐渐蔓延到全市各主产梨区,受害面积累计达4000hm2,占全市砂梨面积的60%.由于该虫肉眼难以发现,梨农对其缺乏认识,防治适期把握不准及药剂选择不当,致使其在梨园暴发成灾,叶片平均被害率40%~50%,严重梨园达80%以上,引起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我们于2000~2001年对其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和防治实践探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沈金发 《江西植保》2006,29(1):41-41,40
荔枝是我县主要水果之一,全县现有荔枝面积2000hm^2,年产最达1万多吨。近年来我们在调奇荔枝有害生物为害时,发现一种荔枝梢期害虫——荔枝叶瘿蚊(Mayetiola sp.),该虫对荔枝新梢的为害率达30%以上,已明显威胁我县荔枝产业的发展。经过儿年米的调查观察和进行综合治理,该虫的虫口密度大幅下降,已被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  相似文献   

14.
桔实雷瘿蚊是新罗区柑橘危险性害虫之一,介绍新罗区桔实雷瘿蚊的发生与为害情况,并采取农业防治结合地面用药、沤杀虫果和落地果、果实套袋、成虫羽化期喷药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柚实雷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实验表明,在湖南,柚实雷瘿蚊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开始进入土中或未腐烂的柚(桔)果内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中下旬当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开始化蛹。越冬幼虫历期150天以上,且越冬幼虫存活率低,90%以上不能化蛹羽化。以幼虫蛀食柚桔果实,全年有3次较为明显的危害高峰期。柚实雷瘿蚊的控防,主要采取冬季清园;土表撒施毒土;消灭虫源;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摘拾虫果集中处理;树冠喷药防虫;套袋保果及袋中置放敌敌畏等熏蒸剂灭害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黑森瘿蚊在哈萨克斯坦发生普遍,但它的为害还没有调查过。 (1)形态描述成虫:黑森瘿蚊类似不大的黍瘿蝇,体长2.5—3.5毫米。雌虫触角16—18节,相当体长的三分之一,雄虫触角16—20节,相当  相似文献   

17.
桔小实蝇在柿上为害特性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是古田县果业发展的当家品种之一。2004年统计,全县柿投产面积406hm^2,总产量6090t。近年来,由于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入侵为害,柿果未成熟即遭到蛀食,产生大量的虫果、落果,损失十分严重。为此,我站从2003年起连续2年对桔小实蝇为害柿果进行系统观察,初步摸清了该虫在当地发生为害特性,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宁晋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0%.2003年以来,瑞典蝇在本县玉米田严重发生.严重发生田块玉米产量损失达15%~25%.2006年夏玉米苗期,一般虫株率5%~10%,严重田块达50%左右.主要为害品种是浚单20和郑单958,其中浚单20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及抗性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穗期蚜虫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从小麦抽穗到成熟,受蚜虫为害,千粒重降低3.2%~47.0%,减产10%~15%,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40%以上。麦穗蚜对氧乐果已达中抗水平,LC50为122.55;对吡虫啉、抗蚜威也产生了明显的抗性,LC50分别为53.78和30.96;对啶虫脒、阿维虫清的抗性较低。依据麦穗蚜防治现状及抗药性,结合小麦穗期既是麦蚜的主要为害期,也是麦田天敌大量繁殖期的实际,从保护麦田生态系统,延缓麦蚜抗药性角度出发,提出了选择使用吡虫啉、抗蚜威、啶虫脒等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重视保护天敌,构建麦田半自控生态系统等麦穗蚜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桔实雷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害虫,寄主限于柑橘类.近几年经课题组的观察,初步掌握了桔实雷瘿蚊的形态特征、发生情况与为害特点,并提出了一套以加强果园管理,增强光照,减低湿度,冬季翻土,集中处理虫果,在各代成虫羽化出土高峰期前进行土面用药和树冠喷药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