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犊牛水中毒,又称犊牛血尿或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犊牛,由于口渴犊牛遇水后一时性暴饮而引起。一般夏季多发,常呈急性发作,以排出红色尿液为主要特征。去年夏季以来,笔者遇到几例犊牛水中毒的病例,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选同一天出生的20头奶公犊牛,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分别于2月龄断奶(试验组)、4月龄断奶(对照组),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有利于奶公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试验组0~2月龄日增重略低于对照组,但2~4月龄犊牛的日增重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46.6g;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鲜奶240kg,价值470.40元,试验组每头犊牛0~4月龄培育成本为679.20元,较对照组降低成本29.66%。  相似文献   

3.
采用早期奶犊牛断奶技术,使犊牛阶段饲养成本下降,但奶农担心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技术,否则容易出现疾病、发育缓慢,影响后期的生长、发情、泌乳量。从1990年开始.笔者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原理奶犊牛从7日龄开始饲喂乳猪全价饲料(后有奶犊牛代乳料、开食料),经试验证明,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有关犊牛水中毒的病例资料不多,现将张家港市凤凰镇一养牛专业户饲养的犊牛发生水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2日,天气炎热,淮安韩桥某奶牛犊牛出现水中毒。现就犊牛水中毒的诊疗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淮安市某奶牛个体户李师傅饲养奶牛12头,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分圈饲养的犊牛使用不同设计方式的乳头饲喂及不同的断奶方法对犊牛行为、牛奶/开食料采食量及体增重的影响。选用48头犊牛,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2头,单圈饲养,每头犊牛日饲喂常乳6 L,日饲喂2次。犊牛的牛奶饲喂方式分为2种:①每个处理组的6头犊牛使用每个乳头与单独的奶桶连接进行饲喂;②其余6头犊牛使用每个乳头与同一个奶桶连接进行饲喂。断奶有2种方法,断奶期持续时间为10 d,断奶的平均初始日龄为47 d;方法1:选用6头犊牛(采用同一饲喂方式的处理组各选3头)通过饲喂牛奶体积的逐渐减少,从而达到逐渐断奶的目的;方法2:剩余犊牛的断奶则是通过以水稀释牛奶,而整个断奶期中牛奶的总体积保持不变。记录每个犊牛在断奶期内及断奶后1周中开食料采食量。在犊牛的饲养过程中记录犊牛的行为:直接观测包括在断奶前及断奶过程中,各观察1次;视频观测选择在断奶前观察1次,断奶过程中观察2次;而且在断奶过程中犊牛行为的观测记录包括1次15 h光照行为记录。犊牛牛奶的采食量是通过断奶前后立即对犊牛称重而测得。不同设计方式奶桶对犊牛的影响:犊牛使用分离奶桶乳头饲喂时,犊牛对乳头更加频繁的转换,而以第2种设计的乳头饲喂犊牛时,这种情况要少得多;犊牛通过分离奶桶的乳头饲喂时,牛奶的采食时间上组间出现很大差异,但2种设计的乳头在犊牛的采食量方面影响不大;犊牛通过分离奶桶的乳头饲喂后,采食开食料的时间后延。不同断奶方式对犊牛的影响:以稀释牛奶方式断奶的犊牛,其开食料的采食量较另一组小,虽然该组犊牛在饲喂牛奶后会有一个较短的躺卧时间,但其饲喂后30 min内及15h的光照过程中躺卧的时间减少。综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犊牛通过分离奶桶的乳头饲喂时犊牛会出现频繁的更换乳头现象,不但在采食牛奶的时间上出现较大差异,其饲喂后采食开食料的时间也延后,但不同的乳头设计对采食量及体增重影响不大;以稀释牛奶的方式断奶的犊牛在断奶过程中躺卧的时间减少,而且其断奶过程中及断奶后开食料的采食量也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验证酿酒酵母培养物奶酵益-X6对断奶犊牛的使用效果。[方法]分析断奶犊牛试验组、对照组的采食量、粪便评分、体重数据;[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犊牛试验前后粪便评分差异极显著。日增重分别为1.186 kg和1.006 kg,试验组比对照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提高17.9%,差异极显著。试验组断奶犊牛明显健康,无发病情况,对照组发病2头。[结论]表明酿酒酵母培养物奶酵益-X6对断奶犊牛胃肠道功能正常、改善健康状况和有效促进犊牛生长具有独特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1991,1992和1993年每年的9月7日~11月7日分别选用80头2岁春季初产母牛进行断奶和放牧试验。试验设计包括2个断奶处理和2个散牧处理(每个处理20头母牛),放牧处理分为天然沙岗草地和地下灌溉再生人工草地2个处理,断奶处理分为9月7日断奶和11月7日断奶2个处理。9月7日断奶后犊牛在人工草地放牧。食道瘘管牛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上采食的日粮粗蛋白含量以有机质(OM)为基础分别为7.6%和12.3%,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体外有机质消化率分别为55.1%和61.1%。年度×放牧处理或断奶×放牧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1)。不同年度间试验牛有机质采食量差异较大,1991年为7.7kg/d,1992年为10.5kg/d,放牧和断奶处理间有机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10)。人工草地上放牧母牛的增重和体况均比天然草地放牧母牛的好。于奶牛的增重和体况明显优于泌乳牛(P<0.01)。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可维持体重和体况,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体重下降且体况变差。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比天然草地上放牧的多增重28.8 kg(P<0.01),比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多增重34.4kg。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的增重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10)。研究结果表明:9~10月份干奶牛和再生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母牛增  相似文献   

9.
犊牛水中毒自1936年英国Ascoli和原西德Fernengel等人第一次报道以来,世界各国学者曾广泛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诸多文献记载将此病已列入兽医内科学“血液及造血病”(血红蛋白尿血症或水中毒)予以论述。我国畜牧兽医界的一些学者,也对断奶犊牛发生水中毒做了探索,但对哺乳牛水  相似文献   

10.
犊牛早期断奶是指在犊牛出生60天后断奶,也称快速停奶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它不仅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全乳,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大大降低了成本。1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1.1犊牛1~60日龄的饲养犊牛第1天喂奶2.0~2.8kg,或按出生犊牛体  相似文献   

11.
犊牛水中毒是以血色素尿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笔者诊治了l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经治疗后现已痊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东土耳其高原山地,水草丰茂,但冬春气温常在零度以下,当地乳农由于鲜乳价比犊牛料贵,而犊牛耗奶又较多,于是Ataturk大学开展了早期断奶试验,以节省牛奶。用瑞士褐牛试犊共71头(公35,母36),分别于5周龄和8周龄断奶。犊牛初生至断奶日,除头两天随母哺食初奶外,其余均按体重8%喂给全奶,每天早晨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的前提与目的当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缩短犊牛哺乳期,采取早期断奶,利用人工乳、代乳料最大限度地节约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同时又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今后生产力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  相似文献   

14.
母牛产后3—5天内分泌的奶叫初乳,它营养丰富,每升含40克脂肪、40克乳糖、160—170克干物质(其中60—80克为含氮物质)。初乳富含抗体,犊牛食后可增强抵抗力。一头母牛每次产犊后的初乳量约60—70升,大大超过新生犊牛的食量,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掉。近年来法、美等国都推广将剩余的初乳贮存起来,用于喂犊牛,两头母牛的初乳可以喂一头犊牛(4—5周断奶),这样就能大量  相似文献   

15.
犊牛30日龄断奶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养殖户对新生犊牛采取3个月左右断奶,约消耗奶量550~700kg。采用30日龄断奶技术进行犊牛早期断奶消耗鲜奶105kg,第2个月可参考表1给料,也可根据犊牛个体大小和消化吸收情况适当加料,犊牛喂2个月1112饲料,用量为  相似文献   

16.
提高犊牛饲养效率是目前奶牛养殖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饲喂初乳(1~3日龄)+定时定量牛奶(或自由采食酸化牛奶)+犊牛颗粒料"、60日龄断奶的饲养程序,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研究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酸化奶自由采食模式对30日龄和60日龄的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没有不良影响,但是由于30~60日龄自由采食酸化奶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使得60日龄胸围日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可能影响了瘤胃发育,故建议在30~60日龄期间酸化奶定量饲喂,并加强诱导犊牛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犊牛水中毒这一疾病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从2002~2005年我处共诊治10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疾病发生于4~16月龄的犊牛,3月龄以下犊牛和16月龄以上育成犊均不见发病。  相似文献   

18.
犊牛水中毒这一疾病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从2002-2005年我处共诊治10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疾病发生于4-16月龄的犊牛,3月龄以下犊牛和16月龄以上育成犊均不见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 犊牛口渴时,在短时间内一次性饮大量的水,引起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又称犊牛水中毒,或犊牛血红蛋白尿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1 病因和发病机理犊牛水中毒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天气炎热、气温过高或驱赶犊牛走路,犊牛出汗多,缺失盐分,饮水次数又少,导致犊牛一次暴饮大量温水或冷水,阴雨天气时发病少。其次是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夜长昼短、天寒地冻时期,水冷易结冰,犊牛饮水次数减少或只能饮冷水,常可引起许多犊牛发病。第三为犊牛断奶前后,特别是断奶后,改姨饲料饲草,需要的水分增多,饲养人员又未能及时增多供水次数,或其他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9,(19):30-33
试验旨在研究群饲犊牛自由采食酸化奶的条件下,结构性饲料对哺乳犊牛和断奶应激期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相近犊牛300头,随机分为6栏,每栏50头,随机选择3栏饲喂常规颗粒犊牛开食料(颗粒料组),其余3栏饲喂结构性犊牛开食料(结构料组)。两种日粮的配方完全一致。颗粒犊牛料中所有物料均经粉碎、混合、制粒,制成颗粒料。将饲粮配方中玉米和大麦取出,换为蒸汽压片玉米和带壳大麦,其余物料粉碎、混合、制粒,为颗粒浓缩料,再将颗粒浓缩料与蒸汽压片玉米、带壳大麦混合,制成结构性饲料。整个试验分为哺乳期和断奶应激期共计90 d,哺乳期试验第1 d饲喂酸化奶,第15 d供应开食料。颗粒料组犊牛在哺乳期饲喂开食料,断奶后补饲苜蓿干草。结构料组犊牛断奶后饲喂结构性生长料。将结构性开食料与20%苜蓿干草混合,制成结构性生长料。结果表明:哺乳期间,结构性饲料采食量比颗粒料组高40%(P<0.05),日增重高19%(P<0.01);断奶应激期间,结构性饲料采食量比颗粒料组高29%(P<0.01),日增重高25%(P<0.01),饲料利用效率高11%(P<0.05);试验结束时,结构料组犊牛体重更高(P<0.05)。综上所述,在哺乳期自由饮用酸化奶的条件下,结构性饲料在哺乳期和断奶应激期的效果均优于传统颗粒开食料,可促进犊牛生长,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