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榆林市绿地景观中常用植物资源的分析,探讨了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地、有机地、合理地搭配应用,以期优化榆林市绿地景观植物与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2.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滨河绿地植物配置的分析,将不同形态、结构、特性的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景观且适合滨河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使植物景观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滨河植物景观分为3个部分:陆域植物景观区、水陆交界带植物景观区、水域植物景观区.陆域植物景观区分为生态密林区、疏林草地区、开敞植被区、林荫广场区,另将4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搭配并找出最佳植物配置组合模式;水陆交接带植物景观区以生态驳岸为主,分别为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水域植物景观区从植物生活型、色彩运用、质感搭配、季相变化4个方面对水生植物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达到净化、美化水体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孝感市现有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拍摄相关景观资料,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寻求既能体现孝感文化,又具有植物景观特色之最佳植物配置模式,明确城市居民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景观偏好,为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园区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配置质量的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上海世博园区景观风貌与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在对上海世博园区的广场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江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上海世博园区气候环境及功能要求的植物配置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世博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郭秀芬 《现代园艺》2019,(10):110-111
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与城市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城市物流等有着直接关联。近些年北海市大力推动广场绿地建设进程,加强了植物景观配置技术分析,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基于此,首先提出广场绿地建设的生态美学,进而提出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不断发展,必然带动着城市附属绿地的开发,而滨河绿地又是城市附属绿地中景观塑造性相对比较强的一类绿地,文章结合自己设计的一个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从绿地的性质、植物的选材及配置的方法等方面提出如何更好的营造该类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城市园林,要根据绿地周围的城市景观元素,更多地把绿地景观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使人工与自然景观更加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优化植物配置,张扬城市园林个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植物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根据植物造景的相关理论,对成都翡翠城小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对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各类绿地植物造景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包括中心区域绿地、宅旁区域绿地、组团区域绿地、道路绿地和其他空间绿地等景观空间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及造景模式,并对造景手法从生态效应、美学观赏、构筑空间、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总结出成都市现代居住小区环境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将城市其他绿地串联在一起。道路绿地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本文以菏泽市城区10条主干道为对象,分别对道路断面形式、植物种类、植物景观现状等进行调查,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展示,也是市民在室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滨水绿地作为一个毗邻水体的公共空间,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论述了滨水植物景观在植物选择、色彩变化、空间创造及构图上应遵循的原则,并以邵水东路南段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2.
将绿地设计规范指标与景观评价相结合,提出了以定量指标为评价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来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定性指标的修定作用,客观地评价植物景观的体系。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创造优秀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滨河植物景观为研究内容,通过阐述适应性设计概念和理论,剖析了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3大内涵,并从植物材料选择、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等多方面,探讨了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策略。对滨河植物景观营造理论进行有益探索,以期寻求滨河绿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公园植物配置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探讨了如何为公园的休闲绿地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如何运用艺术手法配置和表现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绿地空间的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与居住区建筑建设速率相匹配,居住区植物景观建设往往期盼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忽略了对植物空间尺度的把控和对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化设计。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决定了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居住区绿地空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别从植物个体空间尺度、植物种植尺度与种植密度以及杭州居住区绿地案例3个部分综合分析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关于植物的尺度应用问题以及植物的种植密度问题,并给出空间营造改善的相关建议。讨论如何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区绿化空间,提升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凌毅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4):112-113
火车站广场的建设与一般绿地群落相比,景观性更为突出,要求考虑植物的群体景观和个体景观相结合,结合地形的改造,设计出穿插于绿地中的园路,使人与植物更亲近,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以泰州火车站广场为研究对象,对其绿化设计思路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熊儿河滨河绿地植物配置及其景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所选4处熊儿河滨河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所选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及主要配置方式,以期对今后景观规划中植物种植设计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结果表明:熊儿河滨河绿地4处园林植物中郑东新区段的植物种类最多,且常落比最低;在植物配置方面,郑东新区的植物景观效果较好,基本上可以做到乔灌草合理的搭配,乡土树种运用较多的基础上加强了外来树种的引种。通过调查对熊儿河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提出4点建议:植物选择上要做到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植物为辅;在设计理念上对地域文化多加考虑;加强养护管理;注重新老城区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对宁乡15个街旁绿地进行调查分析,将宁乡街旁绿地分为沿街街旁绿地、街角街旁绿地、临街建筑前庭绿地、跨街区街旁绿地,阐述了街旁绿地植物景观配置形式,指出宁乡街旁绿地植物景观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今后其他街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功能性、自然性、连续性、流动性、导向性、生态性、时序性等特点,对淮安市楚州区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利用与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生活性道路、步行商业街道路、色彩及形态的道路、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的营造问题。  相似文献   

20.
着眼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但绿地养护需要消耗大量水源的热点问题,就北京市节水型绿地植物的选用、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投入下,实现绿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发挥绿地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