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与AM真菌互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与AM真菌的相互关系,对三块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AM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的AM真菌多样性没有差异,而植被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植被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 4 6 0、0 6 14和1 70 3.三块草地的AM真菌孢子密度分别是4 7、2 1和5 2g-1,表明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高的草地,其植被多样性指数也高.植被的多样性指数与孢子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 6 5 8(P <0 0 1) ,植被的物种丰度与孢子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 5 4 3(P <0 0 5 ) .该研究表明,孢子密度是AM真菌影响植被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余顺慧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0-711,718
以王二包森林植被15个代表性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王二包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测度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趋势,即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较大,针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低;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层次变化幅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各个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坡向和土壤湿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人为因子的干扰对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工造林对八达岭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Menhinick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市八达岭地区的主要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林和再造林活动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植被的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578,其中,人工林植被(1.425)显著低于天然林植被(1.762);而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差不明显。不同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多样性差异程度不同,一些人工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甚至高于一部分天然林植被。通过降低人工林密度,改变林下管理等林业经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工林向天然林方向发展,降低人工造林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当地可持续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崇左市凤凰山林场林区内选用常见的马尾松与尾叶桉进行林下植被对比调查,总结这2种人工林纯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桉树人工林林下的植被多样性是比较丰富的;林地原生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立地条件的好坏以及营林造林措施的优劣是影响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林下植被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湿地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林分特征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湿地松人工林的郁闭度与生物量相关性显著,不同郁闭度下的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不同林龄阶段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20a后的林下植被比20a前有个突然增高的过程,呈现增加的趋势;可以通过调整林分密度、郁闭度等林分因子对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植被多样性对土壤及生态环境的响应,为区域生物工程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省西宁盆地黄土区和互助北山森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土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较大,且不同植被组合类型与根-土复合体含水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其中随植被多样性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8.88%~22.43%,土壤密度增加0.03~0.54 g/cm3,孔隙率降低4.89%~13.38%,根土层p H趋于弱酸性;同一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和根-土复合体黏聚力总体表现为乔灌草组合区﹥草灌区﹥草本区,说明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及根系等对土壤养分的积累和表层土壤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结论]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采用植被护坡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考虑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实现植被-土壤-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方法对祁连山大通河源区高寒植被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计算了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表征物种多样性的定量指标。根据已有的等效高程模型得到植被采样点的冻土地温,并基于冻土地温时空转换模式得到一个温度从低到高的温度梯度带,通过分析高寒植被物种多样性随冻土地温梯度的变化探讨了多年冻土环境变化对高寒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土地温的升高,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呈上升—降低—上升趋势,并在季节冻土区内达到最大值;植被类型由高山稀疏植被向高寒草甸演替,高寒草甸向高寒沼泽草甸演替,最终向高寒草甸演替。相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地温带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高山稀疏植被和高寒灌丛随着地温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高寒沼泽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具有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高寒草甸的3个多样性指数随地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而且在较高冻土地温环境下,高寒草甸的3个多样性指数高于高寒沼泽草甸。   相似文献   

8.
赣南红壤侵蚀地植被概况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赣南典型红壤侵蚀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和人工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严重侵蚀地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贫乏、群落结构单一、覆盖稀疏,是以中生或旱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所组成的次生植被,属于灌草丛植被类型。植被恢复初级阶段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植被由单层次结构向复层次结构发展,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宁夏东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主要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草原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程度高,受干扰严重的退化群落多样性程度低;群落植物多样性与种群生物量的变化及种群在群落中的消长有密切联系;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永泰县林相数据资料和林相图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具体情况和研究的可操作性,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分离度、分维度和破碎度等指标,从植被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3个方面,对永泰县植被景观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永泰县植被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斑块形状不规则、较为复杂,景观生态系统比较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较弱。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坡度(陡坡、斜坡、缓坡)和坡位(上坡、下坡)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显著影响巨龙竹发笋成竹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坡位影响不显著,但2者交互效应影响显著.同一坡位,随坡度增加,巨龙竹发笋数、发笋率、成竹数、退笋数和退笋率趋于增大,成竹率趋于减小,成竹胸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层间植被和灌木层植被多样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草本层植被多样性呈升高趋势;同一坡度,巨龙竹发笋成竹特征总体上下坡优于上坡、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总体上上坡优于下坡.其中,试验处理组合2号即陡坡下坡位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影响的综合测评得分最高.因此,建议以陡坡下坡位作为巨龙竹扩繁栽植点的首选,但需注意栽后培土、疏笋等,同时应适当清除灌木植被和保留草本及匍匐藤本植被.  相似文献   

12.
广元市退耕还林区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作用下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同、各物种的重要值也不一样(表2、3);各群落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表4);人工植被恢复有利于群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退耕还林中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和营造混交林可使林分形成良好的乔、灌、草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绝对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相对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和Jaccard指数5个指数,对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热性竹林8种自然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8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中,季节雨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热性竹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不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其他6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介于二者之间;人为干扰是造成了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一些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如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物种多样性下降的诱因;各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之间具有较大的生境差异性,即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境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西国营七坡林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为创造适度发育的林下植被环境及完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七坡林场第2代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对其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定量计算,找出桉树林下的优势种.[结果]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a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样地1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2和11,样地2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4和8.[结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稀少,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干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宁省人工落叶松林、油松林、杨树林、刺槐林林下植被的种类、盖度、密度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研究4种人工林群落下的植被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刺槐林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②草本层相对于灌木层物种更为丰富,草本植物物种以禾本科最多,其次为菊科。③人为干扰对林下植被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生态学方法分析了近水岸、坡岸、岸上人工和自然植被带群落的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然后对各种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人工植被群落建立的植被配置和快速绿化材料选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坡岸和岸上人工植被带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较高;3个人工植被带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别;自然植被带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人工植被带的相差较大.土壤pH值和全P含量与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是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因子;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海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林地上植被进行调查,计算地上植被α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间的相关性,为天山云杉林地上植被沿海拔梯度分布提供依据.分析得出,海拔1750~2150 m,共鉴别出64种植物,隶属32科...  相似文献   

18.
盐池县人工封育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α-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 iener指数、S 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研究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实施封育对植被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退耕还林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阐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选取吴起县大吉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样地进行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捕获土壤动物271头,隶属于2门7纲15目,其中优势类群为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及革翅目(Dermaptera);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除个别植被类型外,均表现为混交林大于单一植被林;3)各样地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受林地植被复杂程度的影响,同时土壤动物结构与类群正在向复杂与稳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有所差异,同时,会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土壤动物类群。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白桦天然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现状,为今后的天然林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该文调查了保护区内2种不同密度的白桦天然林林下植被情况。结果表明:密度越大,林下植被的丰富度越小,但是由于白桦密度较高,因而2块地白桦的重要值均很高,最终导致林下植被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