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重大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的长期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预誊建设是植保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加快数字化建设巳成为提高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发展方向.阐述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监测预警信息的标准化采集、网络化传输、自动化处理、可视化发布,以及信息的咨询服务、视频会商与防控指挥、远程诊断与实时监控、数据库和网络管理.由此进一步论述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提高植保能力建设的长期任务,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网络平台基于B/S/S模型,系统包含外来生物基本信息浏览与查询、专家信息浏览与查询、发生地信息浏览和查询、预警信息上报、预警信息发布、报表汇总、预测预报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本文结合河北省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野外分布数据,给出了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网络平台的完整应用实例.构建本系统的意义在于实现我国外来生物信息的科学管理与共享,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远程监控,从而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制定决策,为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提供方便、高效的网络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植物保护专业技术相结合,构建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基础平台,实现了全国主要病虫害监控信息的网络传输、分析处理和资源共享,推进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目前植保系统的日常工作特点,设计了上海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并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开发.系统应用历史模型、统计分析等预测手段,以植保日常监测数据为基础,对主要农业有害生物进行预测和预警.同时,具备数据录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信息管理功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现状,从政府财政预算支持、体系运行管理机制和解决监测与技术指导不到位问题三方面入手,创建了黑龙江省省级全覆盖监测预警体系,并开发应用与之相适应的监测大数据信息的实时上报接收、汇总分析、处理发布平台。该体系采取省级财政预算,省市县三级共建共管的运行管理机制及试验、示范推广渐进式推广方式,以实现数字化信息主导,全覆盖体系支撑,全民综合防控的现代化防灾预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忆冰  潘国祈 《植物检疫》1999,31(6):325-331
本文在分析植物检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按照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准则确立的系统定位;设计了由监测系统模块与分析系统模块构筑的系统框架;提出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的建立是一种国家行为的观念;阐述了以危险性有害生物为主线建立的有害生物、寄生植物和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系统实现的基础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植物保护》2009,35(1)
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软件研发与应用项目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乖多媒体技术,研究构建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了核心平台-“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支撑平台-“31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基础平台“1200多个县级农作物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周卫川  吴宇芬 《植物检疫》2004,18(5):277-278
我国的信息网络化进程正在飞速发展,兼于检验检疫领域对信息的需求,笔者开发了具有网络功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多媒体信息系统.系统以Windows Server 2000为平台,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和Access数据库、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FrontPage数据库网页技术相结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信息进行系统开发和完善,最后利用动态域名解析技术和IIS 5.0 web服务器平台发布数据库远程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海南外来有害生物数据库基于Windows 7系统,采用Apache+MyS QL+PHP设计开发。数据库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信息数据库"和"海南外来有害生物数字标本馆"两个子库,前者收录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农林业植物检疫性及危险性有害生物共计674种的学名、分类地位、形态描述、寄主、地理分布、为害特点、传播途径等技术资料;后者依托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害生物标本馆的馆藏资源,收录海南口岸截获和省内监测调查的1 143种的外来有害生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支持下拉式树形目录浏览、文件夹点击、简单检索、以及多条件组合高级检索等多种查询方式,具有界面友好、查询便捷等特点,实现了对海南外来有害生物信息的规范化存贮与管理。该数据库的建成将不仅为海南省检验检疫、农林部门及相关产业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网络服务,还将成为向公众普及有害生物知识,增强国门安全意识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其在全省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和有效防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建立统一的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评价尺度,引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理论.基于国际PRA规定程序,结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特点及模糊数学理论,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探讨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工作程序、评价指标和评价值的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评价了上海城市绿地中新发现的16种害虫和7种病害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咖啡豹蠹蛾等3种害虫、柳杉赤枯等4种病害风险指数在0.6~0.8,风险级别为高;棉褐带卷叶蛾等9种害虫、杨树锈病等3种病害风险指数在0.4~0.6,风险级别为中;木樨瘿螨等4种害虫风险指数在0.2~0.4,风险级别为低.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关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绿化树种综合评价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附属绿地的树种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树种、株高、冠幅、病虫害、观赏性及在寒冷、干旱、贫瘠、污染等不利条件下的树木长势.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由耐寒性、耐旱性、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抗污染能力、环境卫生、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等8项指标组成的绿化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基于B/S模型,其将病虫害预警过程分为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并通过网络将用户和领域专家联系起来。该系统包含:病虫害检索、数据采集、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报表汇总、气象数据查询、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系统管理8个子系统。构建本预警信息系统的意义在于实现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永久保存、资源共享;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灾情远程监控、及时制订防治决策,最终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与GIS的包头市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服务半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休闲游憩服务半径是反映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的指标之一。以包头市建成区为典型的研究区,使用缓冲区分析法、引力模型法、费用加权距离法等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包头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结果表明:包头市公园绿地服务分布较合理,但布局仍有不足;问卷调查表明,包头市居民选择公园是为了锻炼身体和休闲游憩,距离因素是影响居民游园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为未来包头市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可供决策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据植保知识、专家经验,采用人工智能、自行开发的具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相关技术,研制了基于Internet网络传输的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系统能够对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高粱和谷子6种主要粮食作物的60余种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提供植保知识,能够对年度间同期病情、虫情做出图形比较,可将抽象的预警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点图式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病虫害发生点数及地域分布,可根据品种的抗病虫性、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未来天气预报等信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马铃薯晚疫病、麦蚜、小麦吸浆虫和玉米螟9种重要病虫害做出短期防治决策,系统的运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As part of a national project set up in 1988 to incorporate all pest warning activities in Norway into one information system, NORPRE provides warnings for cereal growers. The system is based on growers' observations an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It can be accessed by an audiotex system TELEWISE, which also provides weather reports and forecasts.  相似文献   

16.
绿肥作物不仅能够提供地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可以提供优质饲料,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化肥减量、保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绿肥害虫种类较多,但有关绿肥害虫研究的基础目前还较为薄弱,一些主要绿肥作物以及绿肥与主栽作物不同配置模式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尚不清楚,相应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缺乏。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绿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绿肥作物上害虫发生的种类与规律、绿肥害虫的风险评估、不同绿肥-主作物种植模式下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的现状。针对国内外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今后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市植保站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内各区(县)的数据采集人员、市里的数据分析人员和数据发布人员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出发,用Asp+Oracle研制开发了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信息系统。系统以预警预测为目标,数据采集为基础,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及用户提交的病虫害情况和气象预报信息,实时监测预报北京市重大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预报结果以5级预警色地图和文字信息提供给用户。最终实现测报资料采集规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预报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鞘翅目昆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农林业有害生物,给农林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昆虫趋光性、趋色性和趋化性所研发的昆虫诱捕器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林虫害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中,成为了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害虫诱捕装置的设计原理及各因子对诱捕效率的影响是有效实施虫害绿色生物防控的前提,本文陈述了国内外害虫诱捕器的应用进展及设计原理,进而探讨不同因子(如形状、颜色、材质、引诱剂和高度等)对鞘翅目害虫野外诱捕装置诱捕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装置诱捕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加快新型诱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9.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CO2)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cau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Urban green space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reducing atmospheric CO2.Quantifying the carbon stock,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urban green space is vital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 is a valuable and effective tool for monitoring and estimating aboveground carbon(AGC) stock in large areas.In the present study,different remotely-sensed vegetation indices(VI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VI and AGC stock of urban green space,and the best fit model was then used to estimate the AGC stock of urban green space within the beltways of Xi’an city for the years 2004 and 2010.A map of chang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GC stock was plotted and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correlated moderately well with AGC stock in urban green space.The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 and Re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ve Index(RDVI) were low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an NDVI.The AGC stock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of Xi’an in 2004 and 2010 was 73,843 and 126,621 t,respectively,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8,796 t and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1.9%.The carbon densities in 2004 and 2010 were 1.62 and 2.77 t/hm2,respectively.Precipitation was not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changes of AGC stock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of Xi’an.Policy orientation,major ecological greening projects such as "transplanting big trees into the city" and the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were found to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changes i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AGC sto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