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价土壤质量的微生物指标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生物学指标中,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应用为最多,同时也是最早用于反映土壤质量的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对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客观分析土壤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利用知识图谱工具HistCite Pro 2.1、VOSviewer 1.6.19和CiteSpace 6.1.R6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就近10年(2012—2022年)土壤质量评价领域的发文量、高被引文章、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土壤质量评价领域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关键词聚类网络划分出土壤健康评价、土壤质量评价、微生物指标3类。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价土壤质量、筛选微生物指标构建评价最小数据集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不同土壤类型、种植系统和管理措施下评价土壤质量,挖掘土壤核心功能微生物和优势菌种作为微生物评价指标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铜和锌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代谢商、土壤酶活性等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对浙江省富阳市环山乡遭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铜锌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了土壤生物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铜和锌,二者对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铜和有效锌与土壤代谢商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述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会破坏微生物种群,降低微生物活性,抑制微生物生长,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生物活动又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引证,从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3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生物学作为土壤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的研究动态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是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指标,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质量。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扩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影响,即许多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降低。总结了近年来几种国内外主要应用于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其发展动态、优缺点及实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土壤污染生态学中的研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拟研究不同施肥处理[CK(不施肥)、氮磷钾(NPK,100%化肥)、M(复合微生物菌肥)、MNPK(8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生长、产量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PK、M、MNPK处理组相较于CK组,均有利于提高白菜的株高、根长、鲜质量、产量等生物量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学指标,MNPK处理组的效果最明显,与NPK处理组相比,白菜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含水率、产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细菌数量、土壤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7.66%、7.86%、10.96%、1.60%、21.13%、11.39%、1.70%、6.63%、4.42%、3.39%、4.71%、4.19%、13.79%、42.72%、33.33%、36.11%、4.35%,霜霉病发病率、土壤真菌数量分别降低了60%、3.28%;在施肥处理下,白菜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8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对白菜的生长、增产、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壤质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土壤微生物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优势菌属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质量随环境的变化过程。因此,系统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是防控植物土传病害的关键环节,还是改良土壤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生物化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等,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原理、优缺点。从土壤微生态平衡的角度,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提出新的研究内容与思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土传病害微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9.
矿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土壤微生物作为稳定生态系统、监测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多样性研究在评价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概述和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涵义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壤质量评价是分析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以松嫩平原草地为对象,分析玉米地、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5种利用方式短期(4年)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指标的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草地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土壤酶的活性,其中蔗糖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大于1.94,响应最敏感,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幅度最小,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13,响应最差。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中分别有4个、3个、2个和1个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敏感性指数大于1.5,研究区内种植苜蓿对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改善作用最大。线性与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均能准确的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草地恢复显著提高了研究区内的土壤肥力质量,其中苜蓿地的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89和0.60,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割草地和羊草地次之,玉米地最低,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仅为0.55和0.30。研究表明,在松嫩平原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苜蓿可能是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最佳的利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