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贵友 《耕作与栽培》2002,(2):64-64,F003
油菜是遵义的主要经济作物 ,商品性强 ,经济价值高 ,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项目 ,也是全市出口创汇的一大支柱产业。常年产量占贵州省的三分之一 ,是贵州省的主产区 ,也是全国重点产区。1 油菜生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94 9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 1.15万hm2 ,油菜籽总产量只有 0 .6万t。解放后 ,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油菜生产 ,使全市油菜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油菜生产获得持续发展。到 2 0 0 0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 13.0 6万hm2 ,油菜籽总产量达到 …  相似文献   

2.
大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以稻、油两熟制为主要模式,常年种植中稻48.6万亩,油菜18万亩。县农技站采用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种植“两高双低”油菜川油蓉油系列品种28.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籽140千克,总产油菜籽39985.6吨,比全县大田生产油菜亩增产54—90千克,其中,渝黄1号黄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21661亩,平均亩产148千克,总产3206吨,比大田普通油菜亩增产58千克,单产提高64%,总产增值379.4万元;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2.1万亩,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555.4千克,每亩增产54.4千克,总产增值948.84万元。现将优质稻、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新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之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冯泽蔚 《耕作与栽培》2003,(5):63-64,F003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的经济作物 ,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大力推广优质油菜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 ,也是油菜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全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 4 0余万hm2 ,总产 5 0万t,平均单产 90kg/ 6 6 7m2 左右。随着与国际农产品市场逐渐接轨 ,如不提高我国油菜品质 ,实现油菜籽双低化 ,国内油菜籽市场将受到国外菜籽的极大冲击。为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品种 ,在实现改善品质的同时全面提高贵州油菜产量水平 ,增强我国油菜竞争能力 ,农业部农业司1999年安排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的遵义、绥阳、金沙、湄潭、余庆等 5县实施“双低油菜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油份高蛋白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16AB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才富 《种子》2003,(3):79-80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 ,年种植面积上亿亩 ,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油菜生产 ,进而影响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和广大人民食用植物油的水平。育成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新的不育系将为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新的基础。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双低油菜品种选育和普及推广双低油菜品种的国家 ,育成的品种芥酸含量小于1% ,硫苷小于 30 μmol/ g·饼 ,含油量在 4 2 %以上 ,因而其生产的商品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尤其是菜籽的含油率高而倍受油脂加工部门的青睐。我国加入 WTO后 ,面临着国际油菜籽的竞争。育成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四川省成都平原区种植且综合生产效益高的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品种,并研发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菜薹-1'(CT-1)、‘菜薹-2'(CT-2)、‘菘蓝油菜1号'(SLYC-1)和‘菘蓝油菜2号'(SLYC-2)4个甘蓝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为材料,以‘蓉油18'(RY-18)为对照,研究品种和采摘次数对油菜薹和油菜籽产量、品质及综合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摘薹1次相比,摘薹2次显著降低了菜薹外观品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但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与不摘薹相比,摘薹显著降低了株高。与不摘薹相比,摘薹1次显著增加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菜籽产量,而摘薹2次则显著降低。摘薹对油蔬两用油菜籽品质影响不显著。SLYC-2菜薹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综合生产效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SLYC-2的菜薹品质和综合生产效益最高,适合在四川省平原区种植。摘薹1次是保证油蔬两用油菜籽产量和综合生产效益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临夏县重要的油料栽培作物。多年来油菜品种单一,虫害严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油菜籽单产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临夏县油菜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临夏县1998年引进油菜杂交种青油331示范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杂交油菜的产性和本区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种植的最佳品种,推动临夏县的油菜生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999年安排了7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小麦面积的大力压缩,油菜已成为溧阳市夏熟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67万hm2左右,是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20世纪80年代因推广优质油菜成效显著而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已跨入全国油菜生产百强县(市)行列.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1999年开始,溧阳市依托江苏正昌集团正昌油厂,积极开展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2001年和2002年,溧阳市在宁杭公路和新常溧公路沿线建立了0.67万hm2优质油菜示范基地,依托正昌油厂消化吸收优质油菜籽1万t,不仅基地农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也为今后溧阳市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唐志坚 《耕作与栽培》1999,(3):43-44,48
我省是全国油菜主产省之一,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hm2,油菜籽总产量50万t以上。油菜生产在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是我省开发冬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我省油菜生产水平不高,油菜籽单...  相似文献   

9.
锐胜包衣剂对油菜黄条跳甲、茎象甲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互助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达2.4万公顷以上,常用来防治油菜害虫黄条跳甲、茎象甲的化学药剂为高毒、高残留、用量大、防效低、安全性差的有机磷类农药——甲拌磷,且年使用量达500吨以上,虫害防治与生产优质油菜籽的矛盾日益突出。筛选推广高效、安全、无公害油菜杀虫剂一直是互助县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秦优1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咸阳市农业科学院和三原县种子公司育成,不育系2168A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商品油菜籽含油量44.6%。45.3%,芥酸含量0.0%-0.1%。硫苷含量25.68~25.73μmol/g,为高含油率的“双低”杂交油菜。2008年通过陕西省、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11.
郑涛 《中国种业》2021,(7):17-20
我国油菜籽种植和加工利用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主要的菜籽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中国油菜品种资源目录》中,共收录油菜籽品种1200份,油菜杂交技术和油菜籽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但主要研究方向均集中在,如何提高油菜籽含油量、亩产量、颗粒度、降低芥酸含量、降低菜粕硫苷含量、成熟期短、防病虫害、抗倒伏、机械化收割等方面,没有将油菜籽脂肪酸组成的合理优化均衡,作为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方向。随着人们对膳食均衡理念的不断重视,在油菜籽种质同质化明显的今天,通过选择合适的父母亲本油菜籽,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完全有可能培育出一款全新的、具有均衡比例膳食脂肪酸结构,其ω-6和ω-3的比例在4~6:1区间的新型油菜籽,进而诞生出更加营养健康、膳食脂肪酸比例均衡的新型菜籽油。  相似文献   

12.
一种潜在的植物蛋白资源--菜籽蛋白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菜籽是油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1978年以来,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已居世界第1位,年产量超过500万t。油菜籽中除含有丰富的油脂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潜在的植物蛋白资源。但油菜籽饼粕中因含有硫苷、芥酸、植酸等有毒或抗  相似文献   

13.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遵义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 ,由于品种退化 ,产量徘徊不前 ,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 ,丰产性好 ,抗逆性强 ,生育期适中的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 ,推进全市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来源品种     供种单位遵油一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遵油二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油研九号   贵州省油科所杂选一号   贵州省种子站油研七号 (ck) 贵州省油科所1.2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以油研七号为对照 ,设 5…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候冷凉、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是油菜适宜生产区域之一。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常年在20万hm2,总产达28.2万t。传统种植油菜类型两种-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其中白菜型油菜占青海省油菜播种面积的75%左右,主要在高海拔区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是贵州油菜的主产区 ,常年种植面积较大 ,其生产水平也较高。特别是 80年代推广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和育苗移栽两项技术后 ,单产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生产上大多数移栽密度在50 0 0株 / 6 6 7m2 左右 ,少的仅 30 0 0~ 4 0 0 0株 /6 6 7m2 。其中又以绥阳种植密度最为偏低。本试验设在绥阳油菜比较高产地区 ,探讨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为大面积生产寻找新的增产措施。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品种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1.2 试验处理(1) 40 0 0株 / 6 6 7m2 ,(2 ) 6 0 0 0株 / 6 6 7m2 ,(3) 80 0 0株 / 6 6 7m2 。1.3…  相似文献   

16.
余湖波 《种子科技》2024,(6):18-20+69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57万hm2以上。长顺县国家级良种(油菜)繁育基地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油菜制种基地,2022年制种面积1 233 hm2。油研2020品种是农业农村部现阶段登记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也是近年来贵州省的主推品种,计划到2025年种植面积22万hm2以上。如何生产高质量的油研2020种子,是能否完成粮油生产任务的关键。根据近年来长顺县油研2020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高质量的生产技术,供制种区域农户参考。从油研2020种子高质量、高产制种及该品种在黔南州高产栽培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临夏高寒阴湿地区面积约5.1万hm~2,以种植春油菜为主,为甘肃省双低春油菜主产区之一。为更好地提高该区油菜种植效益,本文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总结近几年来试验成果及参考国内外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选择适宜临夏高寒阴湿区春油菜品种、种子播前处理、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以及油菜籽贮藏等油菜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300万亩,总产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其种植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早熟、优质、丰产新品种,仍以青油菜14号、陇油5号等品种为主。由于这些品种生育期长,很难适应本省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吴明亮 《耕作与栽培》2003,(2):10-10,29
油菜免耕栽培 ,是在水稻收获后 ,直接在自然落干的稻田栽培油菜 ,不需翻犁整地。可节省劳力、畜力投入 ;土壤自然落干保墒保肥效果好 ,苗成活率高 ;表土养分含量高 ,充分利用上季施肥遗留表土养分 ,提高养分利用率 ,可减少化肥投入。为了探讨目前大面积生产上的杂交油菜不同品种 ,在免耕栽培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为今后大面积免耕栽培提供依据 ,特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A .油研九号 ;B .油研七号 ;C .遵油 1号 ;D .杂选 1号 ,均由遵义市种子公司供种。1 .2 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遵义县茅粟镇、沿河村、苦水组严万…  相似文献   

20.
41%农达水剂防除免耕油菜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 3.8万hm2 左右 ,在农事操作上 ,每年水稻收割后便立即翻耕稻田种植油菜 ,由于茬口短、农事活动集中 ,繁重的劳动使农户非常紧张。为减轻劳动强度 ,缩短工时 ,我们进行了免耕种植油菜试验 ,即在水稻收害后不翻耕稻田直接移栽油菜 ,其中关键环节是如何科学化学除草以控制免耕田的杂草 ,为此 ,我们用 41%农达水剂等药剂进行了免耕油菜田杂草防除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41%农达水剂 (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 )、74.7%农民乐粉剂 (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 )、41%农得乐水剂 (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