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尹魁林  张琼  孙承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69-2270,2325
[目的]研究沾化冬枣离体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方法]以沾化冬枣茎尖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IAA和6-BA进行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优选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外植体最适取材时间为4月下旬,接种培养基为MS+2.5 mg/L GA3;最适增殖培养基为:顶芽切段繁殖MS+0.5 mg/L 6-BA+0.25 mg/L IAA,芽丛分割繁殖MS+0.5 mg/L IBA+2 mg/L ZT;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1 mg/L NAA+0.5 mg/L IBA;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蛭石加草炭(1∶1,V/V),成活率可达78.8%。[结论]该方法优选了沾化冬枣离体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为沾化冬枣的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养基对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紫薇的繁殖速度,建立紫薇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紫薇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KT,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含有一定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中的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1mg/L。随着6-BA、KT、NAA浓度的变化,茎段的出芽率、芽平均长度及生长情况都有较明显的变化,适宜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mg/L+KT1.0mg/L+NAA0.01~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mg/L,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粗壮,生根数较多。[结论]6-BA、KT、NAA等激素的浓度对紫薇丛生芽的形成和生根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育高唐栝楼的脱病毒试管苗。[方法]对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进行一系列优化试验,筛选出高唐栝楼脱毒试管苗最佳繁殖培养基。[结果]在MS+2.0 mg/L 6-BA+0.1 mg/L NAA+0.10 mg/L KT培养基中诱导效果较好,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经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毒试管苗脱病毒彻底。[结论]最终获得了高唐栝楼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其生长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和相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怀珍珠菊的离体培养及试管苗的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6-BA2mg/L+NAA0.5mg/L芽诱导培养基、MS+KT2mg/L+NAA0.5mg/L芽增殖培养基适宜于带芽茎段通过腋生枝途径繁殖试管苗,其繁殖系数为5~10,是怀菊花优良品种快速繁殖的最佳方式;1/4MS+NAA0.1mg/L+PP3330.5mg/L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能使根早生快发,生根率可达93%,该方法为怀珍珠菊优良品种的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养黄芩优良品种并进行克隆化快速繁育。[方法]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无菌根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黄芩试管苗的继代扩大繁殖、生根等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效果最好;MS+2.0 mg/L 6-BA+0.2 mg/L NAA进行试管苗的复壮效果较好;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mg/L NAA,生根率可达96.7%。[结论]采用单节培养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芩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6.
褚芳玲  邓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70-5370,5378
以金边瑞香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采用侧芽诱导法快速繁殖,研究了金边瑞香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生根率100%,且根系发达。经过该试验的驯化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任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15-8516
[目的]筛选金银花试管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方法]以金银花的腋芽为外植体,以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多效唑(MET)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金银花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激素对生根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AA>IBA>MET;以生根率为指标的最佳培养基为B5+0.05 mg/L NAA+0.2 mg/L IBA+1.0 mg/L MET。激素对主根数影响的大小依次为IBA>NAA>MET;以主根数为指标的最佳培养基为B5+0.4 mg/L IBA+0.2 mg/L NAA+0.5 mg/L MET。激素对须根数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AA>IBA>MET;以须根数为指标的最佳培养基为B5+0.05 mg/L NAA+0.4 mg/L IBA+0.5 mg/L MET。[结论]该研究筛选了金银花试管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金银花试管苗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矮化菊花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设计6-BA、IBA、NAA各4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外源激素对矮化菊花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菊花矮化试管苗快速繁殖影响最大的是外源生长素的含量,在只添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外植体无法分化出芽体.适合矮化菊花试管苗快繁的最佳外源激素组合为1.5 mg/L6-BA+ 0.075 mg/L NAA.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紫薇的繁殖速度,建立紫薇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紫薇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KT,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含有一定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中的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1mg/L。随着6-BA、KT、NAA浓度的变化,茎段的出芽率、芽平均长度及生长情况都有较明显的变化,适宜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mg/L+KT1.0mg/L+NAA0.01~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mg/L,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粗壮,生根数较多。[结论]6-BA、KT、NAA等激素的浓度对紫薇丛生芽的形成和生根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红叶李的商品化生产、遗传转化和品种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红叶李茎段为外植体,在MS、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李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红叶李的离体繁殖体系。[结果]适量浓度的6-BA和NAA组合比单独使用6-BA诱导率高,处理⑤(6-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0.2mg/L)的诱导率达75.0%,且腋芽生长良好。处理⑥(6-BA、NAA的浓度分别为2.0、0.2mg/L)的增殖系数为7.67,芽苗高度大于2cm的芽数为4.76。适合红叶李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0.5mg/L,生根率达98.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红叶李离体培养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6-BA1.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怀地黄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方法]以4种不同基因型怀地黄为材料,研究了其在7种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及其分化效果。[结果]7种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均能使4个不同基因型怀地黄产生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但不同基因型怀地黄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及其分化存在差异,其中武陟6号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效果较好。[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怀地黄的组织培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隆地黄功能基因,根据NCBI 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5种已知植物生长素诱导的器官膨大基因(ARGOS)碱基序列的保守区,利用CLUSTAL 2.1和DNAMAN 4.0软件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一个cDNA片段,测序表明,获得基因cDNA片段序列长度为495bp。经过NCBI数据库BLAST分析,发现它与莲花、蓖麻、烟草、苜蓿、葡萄、碧桃、灰绿藜7种植物的液泡膜质子泵焦磷酸水解酶基因同源性很高,在83%~86%,因此获得的基因是地黄液泡膜质子泵焦磷酸水解酶基因。  相似文献   

13.
怀地黄基因片段及其中转座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知裂叶牵牛花PNZIP启动子碱基序列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怀地黄基因组中扩增出5个基因片段,回收和克隆出其中一个1 096bp的基因片段。经过NCBI对比分析,发现它是一个类似转座子的相关蛋白基因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450bp,编码由150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座酶。然后,基于该开放阅读框的碱基序列,设计另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中扩增出该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片段。  相似文献   

14.
怀地黄为传统大宗中药材,为探究其脱毒试管苗生根移栽的最佳条件,提高移栽成活率,以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材料,探索了不同因子对地黄试管苗管内和管外生根的影响以及适宜于试管苗移栽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管内生根最适的PP333质量浓度为0.10mg/L,此时试管苗的根数达到28条,株高为4.0cm;接种密度为6个/瓶时,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根数达38条,株高为3.3cm;接种部位为顶芽时根数较多,达到38条,株高达到3.5cm,与侧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管外生根NAA生根效果明显优于IBA,2种激素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NAA 50mg/L处理60min,苗存活率100%,生根率90%;IBA 50mg/L处理15min,苗的存活率95%,生根率85%;移栽基质的最适质量比例为草炭土∶蛭石=1∶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对怀地黄脱毒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怀地黄脱毒苗的株高、冠幅、功能叶面积和叶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较小,差异大多未达到显著水平。8月份,氮磷钾复合肥1 125kg/hm2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最大(35.29cm、26.62片);1 687.5kg/hm2处理的功能叶面积最大(410.32cm2);9月份,1 687.5kg/hm2处理的冠幅最大(60.52cm)。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 687.5kg/hm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9mg/g、26.30μmol/(m2.s)、6.55mmol/(m2.s);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氮磷钾复合肥1 687.5kg/hm2较适宜脱毒怀地黄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生石花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生石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萌发后的幼苗在MS+0.50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被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诱导率为4.65;在MS+0.05 mg/L 6-BA+0.01 mg/L NAA培养基上不定芽增殖率较高,可达5.60。[结论]建立了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快繁体系,有利于生石花种质资源保护和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北美的沈氏栎(Quercus shumardi'Shumard Oak')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接种试验、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研究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结果]用作外植体的理想材料为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是用75%的酒精消毒1 min后再用0.1%升汞消毒6 min;试管苗增殖(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0 mg/L+NAA 0.45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NAA 0.40mg/L;瓶苗培养的理想温度为26~28℃。[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同时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1-18672
[目的]建立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Iris germanicacv.′Chang-Chun Huang′)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带有部分花梗的花苞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后接种在不同组合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苗。[结果]花苞在MS+1.0 mg/L6-BA+1.0 mg/LNAA+3%蔗糖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在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中,MS+1.5 mg/L6-BA+0.1 mg/L IBA+3%蔗糖培养基的分化系数最高,且苗的长势最好;复壮培养基为MS+0.2 mg/L6-BA+0.4 mg/LIBA+2.0 mg/LPP333+3%蔗糖;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1/2MS+0.8 mg/LIBA+2%蔗糖培养基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时间最短,根系较发达,长势良好;在移栽试验中,基质(草炭∶蛭石∶椰糠)配比为2∶1∶1的移栽苗生根时间短,生根率最高达97.2%,且成活率达到80.38%,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髯两季花鸢尾的快速繁殖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因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配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及其诱导因素。[方法]以蝴蝶兰(f001和f006)试管苗根尖和叶为外植体,以MS和KC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活性炭,各设置16个处理组进行原球茎诱导,研究其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效果的影响。[结果]在KC+6-BA 1.0 mg/L+NAA 0.3 mg/L+AC 0.3%的培养基中,蝴蝶兰f006根段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20%;f001根段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1.0 mg/L+NAA 0.2 mg/L+AC 0.2%,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7%,f001叶片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4.0 mg/L+NAA 0.2 mg/L+AC 0.1%,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0%。[结论]该研究中所用的6-BA和NAA激素和活性炭浓度在MS和KC培养基上对蝴蝶兰原球茎的诱导影响均不显著;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中其适宜的外源激素浓度与组合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