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余代龙  杨先泉  谭利  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38+19970-19938,19970
[目的]探讨不同工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测定了雅安2种类型工业污水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遗传毒性。[结果]铸造厂污水和制药厂污水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分别为21.65‰和23.55‰。卡方分析结果显示,2种污水样品诱发的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间差异极显著。[结论]不同类型的工业污水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程度有差异,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对各种工业污水的遗传毒性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2.
武汉东湖水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燕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83-1784
[目的]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综合评价东湖水体的污染程度。[方法]采集来自9个样点的东湖湖水直接处理蚕豆根尖,检测各组水样对根尖细胞形成微核的诱导效应,并评价对应水体的污染程度。[结果]东湖9个样点的湖水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后的微核率为2‰~8‰,部分水样污染较为严重。其中,3个样点水样形成的微核率均高于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水样(P〈0.01),其污染达中度污染水平,表明东湖水体中存在一定致突变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结论]东湖水体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效应,可显著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上升,表明湖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为严重的采样点主要位于排污口、旅游人群高密集区和交通干线附近的湖水水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盐城市区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敏感型的无污染蚕豆为材料,分别从流经盐城市城区的主要河流通榆河、小洋河以及串场河采取水样,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其水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采样点水质的微核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小洋河水样的微核率最高,为5.133‰,其次是串场河水样,为3.134‰,通榆河水样的微核率最低,为2.295‰。污染指数显示通榆河属于基本无污染,小洋河属于中度污染,而串场河属于轻度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准确掌握河流的水质污染和开展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4.
4种环境污染试剂诱导蚕豆微核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蓓  许守明  赵丽芸  苏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93-12794
[目的]检测4种试剂处理后蚕豆的微核情况,以此评估一些污染物的危害性。[方法]通过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根据微核出现的频率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蚕豆微核的损害程度,镜检计数后计算微核率。[结果]甲醛、丙烯酰胺、硝酸铅、O2衍生物可导致蚕豆根尖细胞间期细胞微核频率明显升高,但每种污染物在不同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微核现象,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上升,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下降。[结论]丙烯酰胺、甲醛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硝酸铅对蚕豆根尖细胞不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SO2衍生物低浓度时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一定遗传毒性效应,高浓度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南太湖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综合评价水质状况和保护人体健康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太湖生态监测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湖州市太湖南岸的水质进行了检测,测定相同采样点不同月份的水样微核千分率(MCN)、污染指数(PI)及主要化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南太湖水处理的蚕豆根尖细胞出现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可观察到单微核、双微核、三微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桥和染色体断片。太湖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各月份MCN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5月份湖水污染最为严重,其PI值达到4.08。太湖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盐和耗氧有机物。[结论]对被污染水体的治理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为治理太湖污染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常见市售生活用品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作用。[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3种市售生活用品(花露水、洗洁精、牙膏)为诱变剂,分别处理松滋青皮蚕豆根尖细胞,用微核检测法确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蚕豆根尖经过不同浓度的花露水、牙膏和洗洁精处理液处理后,根尖细胞形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根尖长度明显变短,颜色发黄、变黑。微核诱变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生活用品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可诱发不同频率的微核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当洗洁精处理组浓度达到原液浓度时,微核率却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组所得到的微核率。[结论]日常生活用品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b 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 d时,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培养第4~7天,1.0×10-4~5.0×10-4mol/L Pb2+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b2+浓度越大,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结论]Pb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Pb2+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平顶山市河滨公园湖区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 C 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样点水样的微核率均在21‰~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所有采样点水样的PI在3.5以上。表明亭湖水体受到重度污染,应加强污染综合治理,降低污染物对水体生物的毒害作用,保护亭湖水体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9.
闫晶晶  屈艾  刘小燕  贾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417-10419,10517
[目的]对生物及化学类实验室的有机废水进行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环己酮时所排有机废水逐级稀释成8个梯度浓度,采用蚕豆(Viciafaba)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室有机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有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废水处理浓度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污染指数和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增加;但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和有丝分裂的进行。[结论]实验室有机废水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和环境污染效应,可以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废水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稀释或吸附消除重金属)方能排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浐河和灞河西安段水样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形的影响。【方法】选取浐河和灞河流经西安段8个水样处理蚕豆根尖细胞,蒸馏水为阴性对照和NaN_3为阳性对照,观察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变化和染色体畸形。【结果】浐河和灞河西安段8个水样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浐河田家湾桥下和长乐路桥下的2个水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浐河桃花潭、浐河口2个水样和灞河4个水样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微核指数看,浐河的田家湾桥下和长乐路桥下2个水样中度污染,灞河纺织城工业园轻度污染,浐河桃花潭和浐河口2个水样没有污染,灞河其他3个水样无污染。污染的水样能产生多种染色体的畸形。[结论]灞河西安段水质状况好于浐河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1.
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蒙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85-1787
[目的]探讨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及其与水质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邕江南宁市区河段设5个采样点,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不同时期(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的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其水质生化成分。[结果]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的MCN为4.29‰-12.07‰,PI为1.22~3.57,均存在较大的变幅;不同采样点和不同时期的MCN与其诱培水质的主要生化指标(NH3-N、CODMn、DO和BOD5)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用于邕江水体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2.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湛河水质污染状况,测定各样点水样中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千分率及污染指数,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3~5月湛河水体受污染程度有所增加,沿岸水体污染状况逐渐加重,需加强水质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蛤蜊多糖粗提物对丝裂霉素(MMC)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设置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阴性对照组(自来水)和3个试验组(中国蛤蜊多糖浓度为501、001、50μg/ml),将培养的蚕豆根尖(1.5~2.0 cm长)置于上述处理液在25℃下分别浸根培养4、68、h,进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3种浓度的中国蛤蜊多糖对浓度为1.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浓度为150、100、50μg/ml的中国蛤蜊多糖对蚕豆根尖微核的抑制率分别为25.553%、13.506%、8.089%,且随多糖浓度增加,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降低,抑制率增加。[结论]中国蛤蜊多糖可有效抑制丝裂霉素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李雅轩  赵昕  胡英考  蔡民华  冯瑾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34-11935
[目的]研究有机硒粉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以及对亚硝酸钠引起微核的拮抗作用,为合理利用有机硒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蚕豆根尖为材料,以亚硝酸钠为生物诱变剂,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有机硒粉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结果]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低浓度有机硒粉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发生,高浓度对微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同时,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有机硒溶液均可抑制由亚硝酸钠引起的微核形成。[结论]适量有机硒溶液可拮抗有毒物质亚硝酸钠对蚕豆根尖细胞内染色体的破坏作用,因此在补充硒元素时应注意适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生物测试法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和发光细菌法两种常用生物测试方法,测试了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汞、镉、砷、六价铬、铅)、有机污染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溶液及其混合溶液,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相同污染物和污染浓度下的检测结果,以了解其各自对常见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及敏感浓度。[结果]在相同的污染物及浓度梯度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总汞、镉、总砷和六价铬有反应,对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均不敏感;发光细菌法对大多数污染物均有反应,但对六价铬的敏感度较低。从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和敏感浓度来看,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发光细菌法优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同时,多种低浓度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生物毒性不容忽视,生物测试法在对多种低浓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检测方面较常规化学法更为快速、有效。[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测试法的相关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