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筛选出节水耐旱型的优良林下地被植物,试验选取了赤车Pellionia radicans,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 hemsleyana,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轮叶景天Sedum chauveaudii,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和江南景天Sedum kiangnanense等8种阴生型地被植物,分析了干旱胁迫对其耗水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采用连续干旱的方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各植物的日耗水规律;采用人为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对各植物Fv/Fm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植物的日耗水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都出现在10:00-14:00,各植物高峰时期每小时的耗水量和白天的耗水总量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耗水量不断下降,而且峰值越来越不明显,各种类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江南卷柏、翠云草和伏地卷柏的Fv/Fm在不同的干旱胁迫下出现显著的下降,形态特征变化明显。8种阴生型地被植物均为较理想的节水耐旱型林下地被植物,其中沿阶草最优,而伏地卷柏、翠云草和江南卷柏的耐旱能力稍差;此8种阴生型地被在栽培和养护过程中满足其高峰时段的耗水需求,即可以达到生长和景观的需求,在园林中进行合理地配置和应用。图3参21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5个沙柳种源苗木水势和蒸腾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研究了不同浇水量5个沙柳种源的日蒸腾耗水量,用压力室法测定了苗木的叶水势,得出了苗木在不同浇水量情况下水势和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个沙柳种源苗木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水势逐渐降低;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不同种源的苗木有不同的蒸腾耗水量,相同种源苗木的蒸腾耗水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减少,严重水分胁迫时日耗水总量较充分供水时下降了63.57%(榆林种源)、67.89%(乌审旗种源)、68.26%(民勤种源)、59.58%(达拉特旗种源)和58.03%(盐池种源),其中民勤种源降幅最大。通过研究苗木在不同的浇水量条件下的水势和蒸腾耗水规律,为干旱沙区选择耐旱性较强的沙柳种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柔枝松幼苗耗水的影响。[方法]选择6个柔枝松种源大小一致的2年生移栽苗,研究不同干旱时期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结果]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种源Rsi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变化最小,且日变化较稳定,种源Rs和Rl下降较大。根据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判断,种源Rsi较耐旱。[结论]为其抗旱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对喷施不同浓度(10、20、40 mg/L)“施丰乐”溶液(对照喷施清水)的当年生盐肤木和火炬树的实际蒸腾耗水状况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处理苗木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及干旱胁迫过程中的日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和轻度干旱胁迫时期,各处理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进入中度和严重干旱胁迫时期,各处理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十分平缓.“施丰乐”对两种苗木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对盐肤木,40 mg/L处理的作用较大,对火炬树则是20 mg/L处理的作用较为明显. 通过研究不同处理苗木在不同水势梯度下的耗水特性和蒸腾耗水量,得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施丰乐”的喷施对减少苗木耗水,延缓苗木干旱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水量缺乏情况下进行林木培育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新的有效途 径.   相似文献   

5.
“施丰乐”对国槐蒸腾耗水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P34000精密天平等仪器对喷施不同质量浓度(10、20、40 mg.L-1)“施丰乐”溶液(对照喷施清水)的当年生国槐的实际蒸腾耗水状况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处理苗木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及干旱胁迫过程中的日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期,各处理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14:00,进入严重干旱胁迫时期,各处理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十分平缓.对照苗木的耗水速率不论在哪个时间段都大于处理苗木,特别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期,对照苗木1 d中的最大耗水速率较处理苗木高40.6%-68.1%.通过研究不同处理苗木在不同水势梯度下的耗水特性和蒸腾耗水量,得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施丰乐”的喷施对减少苗木耗水,延缓苗木干旱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水量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林木培育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种耐旱植物日耗水变化,为干旱地区推广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测定了岷江柏幼苗和尾叶桉幼苗的日蒸腾强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饱和叶片失水速率等指标,以研究岷江柏、尾叶桉的相对抗旱性。[结果]不同水分梯度下岷江柏和尾叶桉的日蒸腾强度呈"双峰"曲线;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大,岷江柏和尾叶桉的日蒸腾强度呈增大趋势,叶片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呈增大趋势,饱和叶片的失水量呈下降趋势;在同一水分梯度下,尾叶桉的日蒸腾强度、饱和叶片失水量均比岷江柏高。[结论]岷江柏比尾叶桉具有更强的保水性和抗旱性,更适合在干旱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幼苗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苗蒸腾速率、蒸腾耗水量、耗水系数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幼苗通过减少蒸腾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8.
对3种景天科植物圆叶佛甲草(Sedum lineare)、西德景天(Gynura segetum)、胭脂红景天(Rhodiola rosea)进行了不同梯度的水分胁迫,通过观察胁迫下植株形态变化,以及测定叶片保水力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有关生理指标变化与景天类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加深,3种景天类植物的叶片保水力和蒸腾速率随胁迫程度加深都为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胭脂红景天变化范围最大。结合3种景天类植物在水分胁迫下形态的变化,分析表明,圆叶佛甲草的抗旱性高于西德景天和胭脂红景天,是大同地区屋顶绿化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景天属植物的耗水规律及需水特征,为景天属植物在北方干旱地区进行抗旱节水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地早熟禾为对照,研究了德景天、八宝景天、三七景天、卧茎景天4种景天属植物的耗水规律和需水特性。[结果]浇水后进行控水,4种景天属植物及草地早熟禾的土壤水分在控水约10 d内大量蒸发,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了60%左右,土壤已达重度干旱;4种景天属植物及草地早熟禾的日蒸散量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减少,在控水约10 d内大量蒸散,之后日蒸散量极小。4种景天植物的年蒸散量为177.09~247.22 kg/m2,草地早熟禾年蒸散量为811.05 kg/m2,当地年降雨量为474.50 kg/m2,理论上4种景天植物均无需灌溉,草地早熟禾需年补充水分336.55 kg/m2、年浇水10次;园林绿化实践中4种景天属植物的浇水应为2次/年,草地早熟禾的浇水应为12次/年。[结论]景天属植物抗旱性极强,能够耐受极端干旱环境而保持正常生长和景观,从而实现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采用BP340 0精密电子天平 ,于 2 0 0 2年夏季研究了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 ,4种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日蒸腾耗水速率及实际耗水量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分条件下 ,各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出现在 10 :0 0— 14 :0 0之间 ,阔叶树种的蒸腾耗水速率远远大于针叶树种 ,是针叶树种的 5~ 7倍 ,苗木的耗水速率排序为 :黄栌 >火炬树 >侧柏 >油松 ;1年生的黄栌和火炬树与 5年生侧柏的日耗水量相差不大 ,是油松的 1倍 .当苗木受到干旱胁迫后 ,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会提前 ,蒸腾速率迅速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同 ,耗水速率排序为 :火炬树 >黄栌 >油松 >侧柏 .在中等干旱胁迫下 ,油松、火炬树、侧柏、黄栌的日平均耗水速率分别下降了 5 4 0 %、6 8 6 %、87 2 %和 90 2 % ;侧柏和黄栌之间 ,油松和火炬树之间的日耗水量基本相同 ,但侧柏和黄栌只有油松和火炬树的一半 ;干旱胁迫继续加重后 ,油松、火炬树、侧柏、黄栌的日平均耗水速率只有水分正常条件下的 15 7%、12 1%、4 3%和 9 2 % ,日耗水总量下降到 5 %~10 % ,4个树种间相差不大 .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干旱胁迫0、3、6、9、12、15d,观察植株的形态变化,测定电导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在干旱胁迫下,7种宿根花卉发生萎蔫的时间不同,萎蔫情况也不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7种宿根花卉的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不同。在干旱胁迫下,7种植物体内的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上升,后期下降。[结论]费菜、‘红花’景天、常夏石竹、‘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柯罗粉’美国薄荷的抗旱能力中等,‘革质’亮金光菊的抗旱能力弱。  相似文献   

12.
王丹  于茜  骆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73-857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佛甲草和银水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佛甲草(Sedum lineare)和银水苏(Stachys‘Silver Carpet’)2种地被植物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下2种地被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下,参试植物叶片中POD活性上升,佛甲草表现出持续上升且升幅较大,银水苏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佛甲草小;叶片中SOD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佛甲草变化幅度远大于银水苏。[结论]水分胁迫下,抗旱性较强的佛甲草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增加幅度大于抗旱性较弱的银水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紫金山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资源。[方法]采用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南京紫金山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紫金山共有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51科143属263种,其中多年生草本花卉有40科106属183种;1、2年生草本花卉有19科36属58种;草质藤本花卉有14科17属22种。根据观赏特性,这些植物可分为观花类(255种)、观果类(27种)、观叶类(30种)3种。从花色看,以蓝紫色系花种类最多(87种),其余为白色系花(73种)、黄色系花(67种)、红色系花(30种)、绿色系花(12种)。[结论]调查结果为南京乡土花卉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淑英  孙馨  马金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02-9404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寒能力。[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形态及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7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但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均有所差异。以SOD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依据,从抗寒的生理生化机理上解释植物抗寒性的不同,结果得出SOD酶活性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生长恢复观测所得结果相一致。[结论]综合形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判定,7种宿根花卉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常夏石竹、费菜、‘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红花’景天、‘柯罗粉’美国薄荷、‘革质’亮金光菊、‘金娃娃’萱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多种景天类植物具有极强的抗寒性,但对其抗寒机理了解较少.通过检测低温胁迫下不同景天植物的生理指标,研究抗寒性差异的原因,探索景天抗寒机理.[方法]以抗寒性强的苔景天(Sedum acre)和抗寒性较弱的联合勘察加景天(S.kamtschaticum Subsp.ellacombianum)为实验材料,经过人工低温处理(10、5、0、-5、-10℃五个梯度),检测两种景天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及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经低温处理后,两种景天的相对含水量、淀粉含量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苔景天中表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在联合勘察加景天中则降低.对于以上生理指标,苔景天均明显高于联合勘察加景天.在联合勘察加景天中,低温诱导了CAT、SOD活性的升高,而在苔景天CAT活性出现了降低,SOD活性虽也被诱导升高,但显著低于联合勘察加景天.[结论]抗寒性不同景天对低温的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蔡秀萍  王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19-4220,4246
[目的]研究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在Pb、Zn污染土壤上的生长反应及其对Pb、Zn的吸收和积累情况。[结果]乌岙矿山型东南景天能适应Pb、Zn污染的土壤环境,并且旺盛生长,植株中Pb、Zn含量远远超过乔司非矿山型东南景天,其中Zn的含量前者约是后者的7倍。[结论]乌岙矿山型东南景天对Pb、Zn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高于乔司镇的非矿山型东南景天。  相似文献   

17.
郝海叶  张洋  那冬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30-10231
[目的]研究景天属植物叶绿体DNA与核DNA分步提取方法.[方法]以景天属植物佛甲草、八宝景天、华北景天、费菜和垂盆草为研究材料,进行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分步提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进行检测.[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提取的核DNA和叶绿体DNA的质量好,纯度高.以叶绿体DNA和核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理想的条带,扩增率为100%,重复性好.[结论]该研究为叶绿素DNA和核DNA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