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岩  李桂星  杨悦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38-8140
在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污水以及面源污染治理中,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是指导设计和保障处理效果的基础和关键。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前者包括水力学概念模型、人工湿地中N和P转化概念模型,后者包括污染物去除经验模型(包括有机物、总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模型),以期指导人工湿地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人工湿地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和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唐天乐  杨晓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70-3573,3618
[目的]研究不同运行模式人工湿地中溶解氧与净化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在线试验模型和现场监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运行模式的有/无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溶解氧的关系。[结果]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上有无植物对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没有明显影响,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上有无植物对污水中CODCr、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种有植物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对CODCr、NH4+-N、TN的平均去除率比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和没有种植植物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高。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CODCr、NH4+-N、TN的净化效率在昼间较高、夜间较低,污染物净化效果与溶解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人工湿地的前置单元增氧有利于改善后置湿地单元的溶氧环境条件,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宜在昼间运行,利用好植物的光合增氧潜力,则可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污染物的效果。[结论]该研究为氧化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尚文  杨永兴  韩大勇  唐明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45-13947
基质堵塞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常见问题,会缩短人工湿地使用寿命并降低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成因和基本过程、人工湿地堵塞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制以及投加蚯蚓、安装复氧通气管、施用药剂等防治基质堵塞的新技术,建议从人工湿地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解决人工湿地堵塞问题,为人工湿地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具有去污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易于维护、可缓冲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等优点,在环境污染与治理方面备受青睐。为促进人工湿地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对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主要要素的用途与相互关系详细阐述,并对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净化所涉及的污染物去除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机理较为复杂,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耐寒植物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去除效果,探讨季节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鸢尾和花叶麦冬2种耐寒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具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即使在冬季,2种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能达到30%以上;不同季节西伯利亚鸢尾湿地对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花叶麦冬。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可以减少运行费用,对于维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持效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及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及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介绍了我国不同地方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因其基建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生态效益高、降解污染物能力强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湿地基质的材料特性及配置方式对湿地的运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基质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尚未见归纳总结。通过综述近些年人工湿地基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物化反应及生物化学反应等多角度对基质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非基质类外源汇入颗粒对湿地功能的影响,最后对人工湿地基质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以期对未来湿地科学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处理污染物的现状,以“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或污水”、“畜禽养殖污染”、“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和“抗生素基因”等为关键词,搜索ISI web of knowledg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对2007—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及ARGs等;2)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具有较可观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仍需要深入探;3)研究发现人工湿地综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能力以及评价人工湿地运行效能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本研究可为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农村人工湿地的建设策略,并从技术、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综合分析可知在农村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浮水植物型人工湿地对水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的控制效果。[方法]介绍了浮水植物的特点及净化污染物的原理,并通过浮水植物型人工湿地对水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物的控制,分析其净化效果。[结果]浮水植物型湿地对双季早晚稻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17%、62.23%;对双季早晚稻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5.69%、74.37%,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同时,浮水型植物还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结论]浮水植物型人工湿地不仅能有效控制农田排水的氮磷污染物,而且能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的污水净化效果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在2010年5~10月运行的6个月中,对污水中COD、BOD5、TN、NH4-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64.40%、44.83%、72.83%、60.98%和35.06%。此外,对工程运行状况的观测发现,人工湿地存在入水量不足及植物管理不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抚仙湖磷矿开采区入湖河流末端湿地的净化效果。[方法]对东大河河口湿地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一周年的测试,分析该湿地系统对磷矿来源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湿地对TN、TP、CODCr入湖污染负荷量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32%、54%,设计水力负荷为0.67 m3/(m2.d)时处理效果最好。工程已稳定运行6年,达到无能耗、防堵塞、高去除率的运行效果。[结论]该湿地有效削减了磷矿开采产生的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对保护抚仙湖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潮汐流人工湿地床处理生活污水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传统人工湿地复氧量常小于截留污染物降解需氧量,床体氧环境较差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且易于堵塞。本研究以探索新型潮汐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为目的,以室内无植物封闭柱式潮汐湿地床为研究对象,探讨5种不同运行条件下污染物去除能力和复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运行条件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影响不大,淹水时间3h,总磷(TP)和氨氮(NH3-N)的去除效果最优,且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计算得到的有机物降解常数KBOD最大,有机物降解能力较强。通过对各运行条件系统供氧和理论污染物降解需氧的恒量计算发现,在忽略植物根系泌氧和大气自由扩散复氧的前提下,排空时间3h均满足系统污染物理论需氧量的需求。不同运行条件床体基质孔隙率差别不明显,有机负荷是影响孔隙率变化的主导因素,适当轮休可有效缓解堵塞现象发生,恢复床体水流传导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水流运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反应机制,基于轴向离散模型及活性污泥Ⅱ号模型中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方程,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因素,建立了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中试人工湿地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CODMn、NH4+-N去除效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3.7%,模拟CODMn、NH4+-N浓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均小于20%,说明该模型对CODMn、NH4+-N的模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湿地系统中,木本植物一般比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大,寿命更长,对有机物、氮和磷等有更强的生物累积能力.适应水环境的木本植物若能应用到人工湿地中,并构建出层次分明的复层植物群落,可避免草本植物人工湿地后期繁琐的维护工作,减少湿地管理成本,克服传统的人工湿地因草本植物季节性枯萎造成的生态位空缺,维持一定的污水处理效果,保证人工湿地运行的持久性.这符合低养护持久型人工湿地的构建理念,值得在人工湿地配置中推广.文章对人工湿地木本植物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木本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晓东  张巍  晁雷  代秀兰  郎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12-8013,8027
[目的]研究A/O工艺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以A/O作为人工湿地处理的前处理工艺,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混合液回流比对A/O去污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温度15℃左右、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3.4 h、混合液回流比1.0时,COD去除率达60%。[结论]出水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和人工湿地后续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