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园林发展的两大因素,即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指出社会因素是内因、自然因素是外因,内、外因共同推动园林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至关重要.制约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主体以及宏观调控因素,其中,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管理和技术因素是制约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更为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邓卓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5-4657
以海口市演丰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和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是影响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管理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是次要因素.最后,从政府、农民和市场3个角度对海南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暂缓开发和改善现有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因素、市场因素、机制因素、资金因素、客观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地方性知识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水利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指出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技术性因素,地方性知识因素也是影响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还是河网密布的南方地区,农村水利都与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知识有着重大的关联。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从农村水利的技术、制度、政治等方面分析农村水利发展的影响因素,但笔者认为,唯有加入地方性知识状态分析,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的比例,才能更加准确把握农村地方水利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关于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介绍了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功能,分析了都市农业发展的6种因素,即关键因素、动力因素、方向因素、形式因素、手段因素及潜力因素,并以此提出了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的结构模型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厘清农村三产融合的驱动力,是当前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江西省九江市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新农人、行业协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驱动因素模型,研究九江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九江市农村三产融合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因素、主体发展特征因素、成长性因素、市场因素和认知因素。几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稳固的四面体。基于以上研究结论,要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对三产融合的正向认知,促进九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江苏省如东县农业信息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专家座谈等方法,从地域因素、管理因素、设施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五个维度梳理出如东县农业信息化发展影响因素,并采用DEMATEL方法构建出影响因素关系矩阵,根据量化结果进行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农民信息化意识、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等5个因素对如东县农业信息化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对此,提出现阶段如东县农业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目标管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可以分为观念因素、制度因素和校情因素.观念因素主要是指办学方针和人的发展,制度因素主要指相关的社会规范体系,校情因素主要包括历史传统、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等.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962年,甘肃的养猪业发展很快,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过分强调突出政治及大搞群众运动,片面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忽视了对群众个人利益的维护。从发展的过程看,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科技因素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养猪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娟  徐婷  陈玉光  王鹏  付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30-13632
对辽阳市1960~2009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起日、止日、起止日间日数及≥10℃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辽阳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在升高;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起日在提前、止日在推后、起止日间日数在延长,≥10℃积温在增大;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迁地保护下7种金花茶的物候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对桂林植物园内迁地保护的7种金花茶组植物的物候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7种金花茶树种的萌动期与展叶期较一致,分别在2~3月与3月下旬~4月上旬。开花期和果熟期的差异较大,但大多集中在秋冬季与春季。10~11月份是采种的有效时期。7种金花茶的物候期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播期与密度对33°N线旱茬麦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33°N旱茬麦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成穗数呈下降趋势。在同一播期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播期为10月8日和10月15日的穗粒数明显低于播期为10月22日和10月22日。播期为10月22日时小麦千粒重最高,10月22日和11月5日次之。播期为10月22日的产量最高;其次为10月15日和10月29日;播期为11月5日时产量最低。[结论]播期为10月22日,密度为300万株/hm2时,33°N旱茬麦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黄台明  莫蕤  韦爱琳  宋淑芳  旷松  潘庭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7-19978,19982
[目的]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探索四季蜜杧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与坐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跟踪法调查四季蜜杧的开花时期、坐果数,利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分析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①花期2009年7月4日至8月4日时,花穗平均坐果数为1.77个。②小花开放前1~5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小花开放前1~1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③始花日至盛花日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高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始花日至终花日期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结论]反季节四季蜜杧花穗平均坐果数均随花前1~5 d、1~10 d以及始花至盛花期、始花至终花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整个花期,平均最高气温对花穗坐果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不同播种期对切花质量和种球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市场适期对唐菖蒲切花的需求,为调整高寒区农业结构提供参考,在河北坝上地区进行了唐菖蒲不同播期对切花和繁球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出苗期、花期与积温明显相关;5月份是坝上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最佳种植时期,晚花型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极限播期是5月30日;唐菖蒲早花型品种球重对播期的反应不敏感,中花型品种随播期推迟球重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直播水稻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个偏早熟粳稻品种盐粳311和盐粳56为材料,进行直播稻种植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形成及产量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均为6月5~20日,安全齐穗的临界播期为6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从荷兰引进了282个郁金香品种,种植于上海鲜花港郁金香展示公园内,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记录了各郁金香品种的物候期,测量了植株茎杆高度。对不同类型郁金香的出苗期、盛花期、枯苗期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广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在冀北坝上已推广的品种和新选育的高代优良品系进行晚播极限播期和最佳播期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系)在6月20日以前播种全部可以正常成熟,其中,品2号、花早2号和白燕2号的极限播期是7月10日,坝莜一号的极限播期是6月30日。经回归方程计算得知,品2号、坝莜一号、花早2号、白燕2号的最佳播期分别是6月18日、6月17日、6月15日和6月18日,而S016和H44的最佳播期应早于6月5日。  相似文献   

19.
红枣多糖提取及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红枣多糖提取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加水倍数8倍,时间1h,连续对原料提取2次。另外乙醇沉淀多糖试验显示,浓缩液与乙醇体积用量之比以1∶3为宜,为红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密度对超早熟短季抗虫棉群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超早熟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在冀中地区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下进行了群体性状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降低,群体果枝数均明显降低,播期Ⅲ各密度处理有效果枝数只相当于播期Ⅰ的1/2至1/3。(2)随着播期推迟,各时期群体总花蕾数均明显降低,尤以播期Ⅲ下降幅度大。(3)播期Ⅰ各密度吐絮期群体有效铃数差异不明显,播期Ⅱ中密度处理最高,播期Ⅲ高密度处理最高。(4)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弱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然而,播期Ⅲ群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盛铃后明显落后于另两个播期。(5)群体生殖体干物重受播期及密度影响较为明显,播期Ⅲ在盛铃期群体生殖体干物质积累大幅度低于播期Ⅰ和播期Ⅱ。(6)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大体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然而盛铃期开始密度间差异已不明显,播期Ⅲ盛花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播期。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品种(系)示范推广和生长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