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志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05-1806
分析了潍坊市蓝色高端产业群发展现状,潍坊市蓝色高端产业集群目前发展迅速,但其产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整体竞争力不高。基于三螺旋模型,构建了潍坊市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以期通过加强政府-集群-高校的协同发展,加快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蓝色经济区建设对烟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巩固发展地位;二是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三是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四是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聚合发展要素;五是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当前,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一是蓝色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二是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城市形象问题;三是烟台港口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四是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培育问题;五是蓝色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资源配置与开发问题;六是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富硒产业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分析了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即注重"三个突出",丰富富硒产业发展内涵;坚持"三个并重",培育富硒产业发展主体;强化"三个作用",创新富硒产业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打造以"中国硒谷"为抓手推进湖北省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靳元 《河南农业》2012,(2):46-47,51
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等区位条件,是平衡全国经济结构的关键.依据区域经济学原理,配合梯度转移理论和“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以实现第一阶段的非均衡发展;依据区内的资源交通条件,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实现地区分工专业化;保证区域发展的协调稳定可持续.综合协调三种模式,将有效推进经济区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严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508-5510
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可以提升优势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后发区域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文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鄱阳湖区旅游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建立在学习、知识创造以及创新基础上的创新网络。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揭示了传统产业集群从内部互动创新结构向开放式动态创新网络转变的意义,构建了开放式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通过对其功能的分析,提出利用集群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增强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突破集群发展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自我超越困境,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视阈下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目前的海西区产业发展状况来看,虽然海西经济区的传统型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区域经济支撑的作用,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集群经济的创新能力不够,推进传统产业集约化的程度不高是海西经济区中小企业集群走集约化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碧波万顷、浩瀚无垠的海洋,不但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脍炙人口、丰富多彩的食物之源,同时是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自然宝藏。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发海洋食源,发展"蓝色农业",生产"蓝色食品",拓进"蓝色经济",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走向,更是必须深入探讨并付诸实施的科研课题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河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安阳市新一届政府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提出安阳市将重点培育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集群概念辨析、演化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对于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及其形成阶段、演化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农业产业集群所经历的孕育与形成、成长与发展以及成熟与稳定三个演化阶段。指出农业产业集群演化、发展既与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有关,又与农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及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有关。同时,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农业布局不合理、新型农业营运体系不完善以及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即:加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支持力度;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运体系;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培育;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江秀辉 《广西农业科学》2013,(11):1932-1936
[目的]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开发策略,为海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综合归纳法构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的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集中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4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休闲渔业开发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4个有代表性地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的综合得分高低次序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表明在山东半岛海岛休闲渔业开发最好的是青岛,之后依次是烟台、威海和日照;就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的级别而言,青岛和烟台得分在30~40,属于Ⅱ级,威海和日照的得分在20~30分,属于Ⅲ级;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较高的青岛和烟台也仅30多分,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就开发条件而言,即使分数最低的日照也达到22.5078分,但就开发水平而言,仅烟台和青岛在7.5000分以上,表明这4个地区满足休闲渔业的开发条件,但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应积极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休闲渔业资金来源、开发和设计有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以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厦门海洋优势突出,发展蓝色经济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大力发展海洋高新产业,代表了未来厦门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了厦门海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另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优化海洋产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走出一条蓝色经济绿色发展之路是厦门市加快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海西蓝色经济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该文总结了海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海西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海西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海西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蓝色农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瑞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48-11550
蓝色农业即健康发展的海洋农业,在我国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完善。通过分析中国蓝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特点,并将循环经济的观点应用与蓝色农业的发展中,分析其可行性,为蓝色农业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庞绪贵  祝德成  代杰瑞  郭瑞朋  张帆  董健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63-11365,11367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km^2采集1件袁层土壤样品,4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H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这些指标在表层、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Ag、Au、Hg、Mo、S、Sb等元素和Cl、Br、I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结论]对比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但是,表层土壤中SOC、N、Hg、P、S、Se等指标的富集和pH明显降低,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蓝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敬明  房开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41-242,245
总结了我国蓝色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分析了我国蓝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探讨了我国蓝色农业面向 2 1世纪持续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德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22-9824
从“三化”同步发展、保障大中城市农产品供给、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改变农业弱势地位4个方面阐述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原经济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发展粗放、市场混乱、产业链短、专业化程度低、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中原经济区都市农业发展对策: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完善对都市农业的补偿机制;三是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五是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六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化运营和都市农业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对江西省、中国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而且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具体实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运作体系;保护生态,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对"蓝箱"政策进行了改革.改革虽然严格了"蓝箱"的使用纪律,并首次对"蓝箱"措施的使用量进行封顶,但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蓝箱"的使用范围,使发达国家真正受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要遭受不平等竞争带来的损失.我国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将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因此,我国应在进一步的农业谈判中严格"蓝箱"的各项纪律,避免造成更大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