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精准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基于Html5技术,开发了山东省智慧精准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平台根据用户精细气象需求,加入用户对气象指标的精准订正信息,构建作物气象指标库和用户气象指标库,建立农作物全生育期适宜度预报模型,结合气象实时监测、气象预警预报、农业气象预报等信息,实现基于用户位置和需求的精准为农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平台基于LBS服务,将精细化预报技术与WEB 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针对用户"一对一"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已在山东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陕西省气象局开展了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为主的林业气象服务,2014年通过陕西省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建设了覆盖全省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修正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开发了森林火险服务系统,基本建立了集监测、预报、服务为一体的林业气象服务体系。本文结合陕西林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及目前林业气象服务的实际能力,从预报产品、服务系统、服务人员三方面分析了发展林业气象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对苹果产量预测的特点和现有的苹果产量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气候模型的研究结论,根据全球重大灾害性气候事件,建立世界苹果主产国苹果产量增减预报模型。研究全球12个产量超百万吨的苹果主产国气候背景与产量增减的关系,根据极端气象灾害引起产量变化的历史资料,结合当年苹果主产国气象灾害发生地域、影响范围及程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预估苹果主产国当年苹果产量的增减趋势。根据目前国内对全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力建立全球苹果主产国产量预测的思路是可行的,该研究思路对其他全球范围的作物产量预测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气象服务提出的,为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新需求出发,积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暖情况下粮食安全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业气象产品服务需求,构建了陕西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系统采用省、市、县三级产品共享机制,统一产品格式、统一管理接口等方式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统一管理和网络共享。运用XML Web Service、SOAP、网络和通信等技术,实现县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展示,气象资料的查询分析,特色农业、预警信息及农事建议的发布、农气指标、数据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陕西省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解决了农业气象产品制作智能化、信息集约化管理、省市县级平台对接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作物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课题。产量变化除受生产力水平包括耕作制度、管理措施、水利条件、肥料和良种等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一个地区的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利用历年水稻单产资料,对影响早稻产量的主要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早稻产量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气象服务提出的,为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新需求出发,积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暖情况下粮食安全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廊坊部分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和分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情况得出,接受现代农业气象精准服务的设施农业园区经济效益高于普通农户的经济效益,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发挥了一定作用。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需求提出,应加快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建立集气象要素监测与预警预报、植物生长情况监测及病虫害发生发展预报与防治指导、植物生育期气象指标及调节生长环境决策于一体的为农气象服务指挥平台等建设性意见,以利于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造福"三农"。  相似文献   

10.
范红霞  钟天华  田国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2-14853,14901
将濮阳市30年冬小麦产量序列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与历年冬小麦生育期间光、温、水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一批影响冬小麦气象产量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并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趋势预报和订正预报模式,统计检验和试报结果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为濮阳市冬小麦产量监测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苹果产业在陕西省渭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分析了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单产低、总体质量差,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提出了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保障措施: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面积应当保持现有规模;保障有机肥供应,生产无污染苹果;利用"八大技术",提高苹果的单产和内在品质;创新苹果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促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逄俊汉  李秋  华高雷 《北京农业》2012,(18):168-169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业务发展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制约、影响阿尔山市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从强化综合观测基础作用,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提升基层台站预报业务和服务能力,做好预报预测业务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亚 《北京农业》2012,(30):120-121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环境污染日渐严重,气象灾害逐年频繁,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气象业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预报、服务和科研质量,所以近年来各阶级人士对气象业务的关注度由此逐渐增加。通过描述地面气象业务质量的现状,分析当今地面气象业务质量,指出地面气象业务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如何提高地面气象业务质量,并就提出的有效途径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瑞芳  高蓓  袁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69-11770,11797
基于T639数值模式建立了陕西花期冻害温度预报模型,将冻害温度预报精细到乡镇;实现了基于ECMWF数值模式及温度产品的苹果花期冻害的自动预警,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苹果花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方法]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根据皖南烟叶田间管理规程确定的农事活动,通过皖南烟叶生产与天气关系研究,分析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需求。[结果]总结归纳出7种主要预报对象,分别是大棚防雪灾预报、适宜移栽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清沟排渍预报、灌溉预报、排涝及适宜收获期预报;提出用皖南烟叶生长天气关系模型制作农用天气预报预报,并编制了皖南烟叶田间生产周年气象服务方案,通过掌握烟叶生产布局和追踪烟叶生长动态,及时开展服务,提出保障烟叶优质生产可行的农事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皖南烟叶优质适产提供了农业气象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 果农协会 龙头企业 市场,果农 行业协会 市场,果农 基地 县级龙头企业集团 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7.
袭祝香  王文跃  王晓明  纪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36-11337,11394
为了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VB6.0编程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和Surfer8绘图技术研发了吉林省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农用数据管理、农用指标和预报方法浏览查询、农用天气预报快速制作等功能;该系统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上查询农用数据,浏览细化的作物发育期指标、农事活动指标及知识库、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农用天气预报方法,快速制作农用预报图和农用天气预报,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集约化、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动态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73—1998年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研究对象,用地面气象因子、50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因子,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然后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基础上,集成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动态预测模式。模式的起报时间分别为上年的11月下旬、当年的2月下旬和4月中旬。预测模式对1973—1998年的历史拟合和1999至2004年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要素价格分析了陕西苹果产业相对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陕西单位面积(hm2)苹果产量较甘肃、宁夏分别高125%和20%,生产成本较甘肃低5.3%,较宁夏高43.7%;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较甘肃和宁夏分别高0.20元和0.28元,但生产成本较甘肃和宁夏分别低0.64元和0.07元。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陕西苹果的种植状况,2002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1990年提高了32%,增加0.12元/kg,其中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使其降低50%,减少0.45元/kg,由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使其增长147.95%,增加0.57元/kg;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的变化使其降低20.32%,降低金额为993.30元/hm2,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变化使其增长211.19%,增加金额为8 224.80元/hm2。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