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前沿     
<正>国家三类新兽药:猪链球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华中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采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国内外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根本手段,而市售商品疫苗只有猪链球菌2  相似文献   

2.
用广西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GX01、GX02分别以菌量1.92×108CFU及2.80×109CFU接种猪链球菌2型商品疫苗免疫猪、北里霉素预防猪及对照猪进行药物防治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对照猪72h内全部死亡,从死亡猪分离到的细菌应用建立的3重PCR检测方法检测及序列分离证实为GX01、GX02;而疫苗免疫猪、北里霉素预防猪攻毒15d后仍存活,经活体采扁桃体分离、检测,猪链球菌2型阴性。猪链球菌2型商品疫苗及北里霉素对广西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中越边境地区防控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有效模式,试验选取3个猪场作为猪链球菌病免疫场和非免疫场,运用PCR和ELISA方法评估猪场免疫防控猪链球菌2型的效果,即选择边境地区东兴市、大新县和那坡县作为猪链球菌2型免疫示范区,对猪群接种猪链球菌2型疫苗后监测屠宰场和免疫场的猪链球菌2型抗体水平,以及通过培训等方式对普通群众和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普及猪链球菌病防控知识,并调查了免疫示范区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情况。结果表明:免疫场猪群在免疫猪链球菌2型疫苗2次后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能极显著降低猪链球菌的感染率(P<0.01)。2016—2020年免疫示范区东兴市、大新县和那坡县猪链球菌2型疫苗免疫平均密度达到73.24%,免疫场猪链球菌2型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3.37%。3个县(市)实行免疫后,连续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数为0。说明在猪场进行猪链球菌2型疫苗免疫,能有效阻止猪群感染猪链球菌;在中越边境建设猪链球菌免疫示范区,通过加强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及防控培训切断了猪链球菌传人的途径,实现了人员零感染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猪场链球菌感染的风险,降低猪链球菌发病率。我们对猪链球菌感染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引入HACCP理念,绘制了猪场猪链球菌感染的流程图,识别出猪场猪链球菌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关键控制点(CCP-like),即隐性带菌猪、混群饲养、精液、蓝耳病、伪狂犬及PCV-2型感染等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疫苗免疫、药物预防。针对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猪链球菌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及其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猪链球菌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重症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时,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该病同时可通过破损皮肤如伤口或擦伤传染给人,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人的死亡。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重在预防。不同类型的疫苗已研制成功或正在开发。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如重组亚单位疫苗,细菌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虽然猪链球菌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早有报道,但人类感染的报道较少,认识较局限。文章主要对该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究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近年该病在亚洲重新暴发。CpG寡脱氧核苷酸等佐剂以及逆向疫苗学方法、标签式突变法等一系列方法的相继出现,有利于猪链球菌特别是猪链球菌2型疫苗的研究,但因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来评价疫苗效力,给该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2007年-2010年,针对猪链球菌2型对小鼠、斑马鱼、猪等模型动物的致病性,以及这些动物易感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论文对近年来与猪链球菌2型疫苗效力检验动物模型有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猪链球菌血清3型疫苗候选菌株,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并评估其在BALB/c小鼠上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从发病猪病料中分离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通过蜡螟幼虫和BALB/c小鼠模型筛选出强毒株作为疫苗候选菌株,并对候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筛选得到的3型疫苗候选菌株和前期筛选的9型疫苗候选菌株灭活浓缩,使其抗原浓度为2×1010 CFU/mL,无菌检测后将浓缩抗原液按1:1配比混合,再混合抗原与Summit Poly Solution佐剂按4:1比例混合,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疫苗中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含菌量均为2×109 CFU/mL。将制备的疫苗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首免后第14天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进行攻毒。同时设立商品化疫苗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PCR鉴定结果显示,23株临床分离株均为血清3型猪链球菌,依次命名为KQ3-1~KQ3-23。分别通过蜡螟和小鼠进行初筛和复筛,筛选到强毒株KQ3-1。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株基因型为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生长曲线显示,该菌株在37 ℃培养8~10 h时生长达到对数生长后期;BALB/c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腹腔接种12 h内可引起小鼠精神萎靡、扎堆、毛发耸立、运动迟缓、死亡等临床症状,该菌株的LD50为5.2×107 CFU/只。制备的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精神状况、采食等均正常,疫苗注射部位无肿胀、硬块等不良反应,无死亡发生,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进行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ZYS、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KQ3-1和猪链球菌血清9型菌株YT攻毒,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分别为30%、80%和70%,商品化疫苗组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0%、0和10%。【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疫苗能对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强毒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该疫苗具备疫苗市场开发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河南省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并进行了血清群的分群鉴定和血清型的分型鉴定,对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189株猪链球菌,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群主要以D群为主,其次是G群和C群;优势的血清型是2型、7型、9型和1型。其中87株为2型猪链球菌,超过90%的2型菌株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超过40%的2型菌株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米诺环素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为指导猪场使用敏感药物及时控制疫情、选择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预防及减少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链球菌C群、猪链球菌2型、巴氏杆菌荚膜A群、巴氏杆菌荚膜B群等强毒株,经培养后灭活,加氢氧化铝胶制成猪链球菌、巴氏杆菌二联四价灭活疫苗,将制备的疫苗进行安全性及效力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疫苗对猪、兔安全,对小鼠8/10或以上保护,对猪4/5或以上保护。表明制备的疫苗安全有效,能够抵抗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 2005-2008年在全国十多个地区使用,证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免疫效果可靠,是防控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猪链球菌病的有力武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使用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猪场再次发病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某猪场猪群关节肿大的病例较多,可以占到20%以上,但是该场的妊娠母猪在妊娠前一个月免疫了猪链球菌弱毒疫苗。根据2004年10月份送来典型的关节肿大病例进行诊断,确诊为猪链球菌感染,说明使用的该疫苗可以通过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并且将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很多药物都对其敏感。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猪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近年来,有关猪链球菌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链球菌2型的抗原性、毒力因子、致病机制、耐药性和高端疫苗研发等方面。本文就上述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龙清孟  熊胜利  王钦 《养猪》2014,(5):123-124
为能及时掌握规模化猪场猪群是否存在人畜共患病的威胁,猪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猪群采样作健康动态监测,以便技术员、饲养员及时做好自身及猪群的预防保护措施。试验于2011年6月对贵州省6个规模猪场猪(均未接种猪链球菌2型疫苗)进行抽样采血共552份,作了猪链球菌2型ELISA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所检测的猪场没有受到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场饲养员及技术员可以放心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 suis)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诊症状传染病的总称〔1〕。该病以导致猪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死亡率可达80%左右。我国将猪链球菌病列为二类动物疾病〔1,2〕。近年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和流行的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是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2)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equine subspecies.zooepidemicus)。本文着重对这2种不同型猪链球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1病原学猪链球菌为需…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4种类型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作一介绍,提出了临床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具体措施,并分别介绍了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治疗不同类型猪链球菌病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用猪链球菌2型pET32a-Sly、pET32a-38ku和pET32a-Sly-38ku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的疫苗,以及猪链球菌2型全菌灭活疫苗分别免疫A、B、C、D组小鼠,E组为生理盐水对照。首免后第2周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第2周,用致死量强毒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和江苏分离株以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安徽分离株攻毒,观察攻毒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结果,A组与C、D组对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保护率差异显著(P〈0.05),而C组与D组之间保护率无显著差异;A、B、C、D组之间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安徽分离株感染的保护率差异不显著;各免疫组的保护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3种重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对强毒株猪链球菌2型的攻击感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笔者对感染2型猪链球菌的70头猪进行观察,分析其疾病表现特征和治疗效果。猪群发生2型猪链球菌感染主要集中在5-11月,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嗜睡、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咳嗽、流鼻水等,严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临床类型为脑膜炎型、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以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型。2型猪链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较高,但四环素除外,经过治疗后,猪群的治疗有效率为77.1%(54/70)。猪群感染2型猪链球菌以局灶性或败血性淋巴结化脓性病症等表现为主,在治疗时,化脓淋巴结炎型感染治疗效果较好,其他类型较差,其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猪链球菌病疫苗单价苗和双价苗的Ⅱ型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链球菌病的免疫工作,选择了猪链球菌病疫苗单价苗和猪链球菌病疫苗双价苗进行免疫效果跟踪试验,每个厂家疫苗免疫3个组,其中3个组首免后分别间隔15日、30日、60日进行二免,分别于二免后15日和首免后105日跟踪检测免疫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猪链球菌病疫苗,不论...  相似文献   

19.
从全国部分猪场采集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病例脑样品20份进行细菌分离,成功分离到10株细菌,通过猪链球菌及血清类型鉴定,最终确定其中一株为2型猪链球菌。应用猪链球菌7种主要毒力因子特异性基因扩增检测方法检测所分离到的2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并应用小鼠攻毒试验对其致病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2型猪链球菌具备7种毒力因子;动物试验表明SS2能引起小鼠的急性败血症及脑膜炎;细菌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死亡小鼠的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细菌定植,且能分离出攻毒菌。此分离菌株的研究为研制2型猪链球菌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兽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2型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其2型菌对人和猪均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结合国内外10多年来对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情况,总结了猪链球菌2型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针对该病的防治对策,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