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在兽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超微粉碎技术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胶体化学、固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界面化学等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物料处于超微状态时,其粒径尺度介于原子、分子、块粒之间。超微粉碎技术通常又可分为微米级粉碎(1~100μm)、亚微米级粉碎(0.1~1μm)、纳米级粉碎(0.001~0.1μm,即1-100nm)。在中药资源开发中应用的超微粉碎技术一般达到微米级粉碎即可使组织细胞壁结构破坏,获得所需的物料特性。由于颗粒的微细化导致表面积和孔隙率的…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物料加工新技术,现已被用于化工、航空、化妆品等多项领域。20世纪90年代,超微粉碎技术开始应用于中药加工中,又称为中药细胞级微粉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它是以药材细胞破壁率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并不以细  相似文献   

3.
<正>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料加工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各种超微粉碎设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产品加工成为细粉末的粉碎过程。相对于传统粉碎,中药通过超微粉碎后,能够显著的增加比表面积、改善药物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中药制剂方面,尤其是在中兽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中兽药超微粉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它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胶体化学、固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界面化学等不同学科和技术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碎"."细胞级微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对动、植物类药材细胞进行破壁粉碎.运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可将原生药粉碎到粒径5~0 μm,甚至更小的粉粒,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可达到95%以上,把中药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这将使中兽药生产和应用产生质的飞跃.超微粉碎技术已经开始用于中兽药资源开发和中兽药生产,这将对中兽药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学、胶体化学、固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界面化学等不同学科和技术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  相似文献   

6.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学、胶体化学、固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界面化学等不同学科和技术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5,(11):28-28
什么是超微粉碎技术?它的应用前景怎么样?河北宏宇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宇):超微粉碎技术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500目左右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胶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此项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日益广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冶金行业应用,使贵重金属提高产量;医药行业应用,药效见效快、吸收更完全;在中药行业应用,使用药像喝咖啡一样,简单方便,并节省大量中药材;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行业也有广泛的用处。中药超微粉碎技术是什么?宏宇:该技术主要指细胞级破壁微粉碎技…  相似文献   

8.
中药的超微粉碎技术亦称为中药的细胞破壁技术。从理论上讲,植物类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壁大部分被破坏,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释放出来,这样就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因此小剂量的超微细粉就可达到大剂量普通粉碎药材的药效。黄藿散是由黄芪和淫羊藿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成的一个纯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粉制剂与普通粗粉制剂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中药现代化生产成为现实。纳米技术的出现使得超微粉碎成为全世界各个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 ,日益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蕴藏的无穷财富。对于中国的国药———中草药尤为如此。中药现代化就是传统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研究开发安全、有效、可控且合乎国际医药规范的中药产品。超微粉碎技术是现实中药现代化的一项先进技术 ,对于它的开发和研究才刚刚起步。超微粉碎涉及到中药相当广泛的领域 ,如生产工艺、检验标准、质量标准等等。对于超微粉碎的基本概念 ,也亟待完善 ,如 :超微粉碎粒径划定范围、目数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它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中药物料的特点,采用现代粉体技术.将中药材、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制剂微粉化.该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利用国际领先的粉体工程加工工艺对中药实施细胞破壁加工而成的粉剂.  相似文献   

11.
微粉中药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的一种新型中药制剂.从理论角度讲由于中药的细胞壁在粉碎时大部分被破坏,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释放出来,这样就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因此小剂量的超微细粉就可达到大剂量普通粉碎药材的药效。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细粉及超细微粉组织特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药细粉和超细微粉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黄连解毒汤中药分别进行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利用扫描电镜对两种不同粉碎方式得到的粉末进行观察。结果:超细微粉碎颗粒大小均匀,电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黄连解毒汤经超微粉碎后,粉末颗粒细微均匀,复方均质度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超微粉碎技术?它的应用前景怎么样? 河北宏宇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宇):超微粉碎技术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500目左右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胶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此项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日益广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冶金行业应用,使贵重金属提高产量;医药行业应用,药效见效快、吸收更完全;在中药行业应用,使用药像喝咖啡一样,简单方便,并节省大量中药材;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行业也有广泛的用处.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超微粉碎技术亦称为中药细胞破壁技术。从理论角度讲,植物类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壁大部分被破坏,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释放出来,这样就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因此小剂量的超微细粉就可达到大剂量普通粉碎药材的药效。  相似文献   

15.
正一、超微粉碎技术在中医药及保健食品领域,一般来说,将粒径在15μm以下的粉体物料称为超细粉体,或称为微米中药,也常常将这种粉碎称为细胞级粉碎,所得到的超级粉体中药又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米中药包括微米中药材、微米中药提取物和微米中药制剂,一般认为其颗粒粒径应在  相似文献   

16.
超微粉碎技术是将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μm粉体的一种高科技工业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高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食品、医药、化妆品、航天航空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军事领域。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宪春 《饲料工业》1991,12(12):12-14
<正> 一、粉碎技术定义及其应用粉碎是破碎与研磨加工的总称。用机械方法使大块固体物料变为小块,这种方法称做“破碎”;再将小块物料变成粉末的加工方法,就称做研磨;利用高速气流带动较小颗粒,使其互相撞击,再粉碎成更细微的粉末,就叫做“气流粉碎”。微粉碎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它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的专有技术,而是具有广泛的横向性。目前国际上的超微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粉体加工新技术,迄今已涉及到化工、医药、生物工程、食品等领域,并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改造药品传统粉碎工艺,提高难溶性药物——海南霉素钠抗球虫疗效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接第4期 )牧草超微细粉碎加工技术一、技术简介牧草超微细粉碎加工技术在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其工作原理是 :采用涡轮湍流技术 ,将牧草加工成超微细粉体。其切线速度为120~140米/秒 ,撞击率为120万次/每分钟 ,由于高速气流冲击产生高速湍流层 ,振动频率在1500次/秒。使物料运动方向和速度瞬间发生剧烈变化 ,促使颗粒间急促摩擦 ,互相撞击成为超微细粉体。粉碎细度可达到细胞级 ,由于颗粒小产生许多新的特性 ,可改变物料的理化性能 ,如混合均匀度 ,分散性、延伸性、吸附性、溶解性、亲和力等均发生巨大变化。既改变牧草的物性 ,提高牧草…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超微粉碎技术亦称中药的破壁技术.超微粉碎后由于粗纤维植物药材细胞壁在粉碎时被打破,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可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药物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促进了药物有效成份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