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水貂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貉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貂是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  相似文献   

5.
<正> 很■种哺乳动物都表现出毛皮的季节性变化,这些变化与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动相适应,又使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动有所准备。毛从春季到秋季逐渐被更新或者一年更新两次(Ling,1970)。当毛囊进入活跃的再生时期时,换毛开始,导致旧毛的脱落和新毛的生长。水貂是检查换毛周期的光周期控制和激素控制的合适模型。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成年水貂的春季换毛从4月中旬开始,井以蓝色皮肤色素沉着为特点,其换毛序是  相似文献   

6.
<正> 水貂的繁殖周期和换毛周期是与光周期紧密相关的。水貂原产于北纬45°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形成了以自然界诸因素中最为稳定的光周期为条件,实现其季节性繁殖和季节性换毛的遗传特点。生产实践证明,根据光周期变化与水貂换毛相关的规律,采用控光的方法,人为改变水貂的换毛季节,能促使冬毛早熟,达到缩短皮貂饲养的时间,节约饲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水貂原产于北纬45度以北地区,是一种季节性换毛与繁殖的小型肉食性毛皮动物。每年二月下旬和三月份是水貂的发情配种季节,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产仔,八月底九月初开始脱夏毛长冬毛,翌年三月下旬开始脱冬毛长夏毛。近四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业已证明,水貂的换毛和繁殖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换毛与繁殖的信号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换毛时间与自然光照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养貂技术人员曾长期推广使用控光方法促使水貂提前换毛.貂皮提前成熟,但这种技术在推广应用中成本较大,经济效益不太明显,因此难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光照条件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哺乳动物,又是一年2次季节性换毛的毛皮兽。这种季节性的生殖和换毛是由于水貂祖先生活在北纬45度以上的地区,长期适应这种高纬度地区的环境条件,经自然选择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1.
水貂每年冬夏两次换毛,夏毛无利用价值,冬毛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人工饲养水貂目的是为了多产仔,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毛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根据水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需要,全面科学地做好水貂繁殖及换毛期饲养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水貂繁殖和换毛的饲养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一年产仔一次,如何组织好水貂配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貂的配种技术包括配种日期、交配次数、复配方式、公貂选用以及其它强配补救措施。我们对黄骅市种貂厂1998年600只种母貂的繁殖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用以指导生产。 一、配种日期对繁殖率的影响以及和妊娠天数的关系 水貂的繁殖是以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为生理基础的,水貂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又与光照周期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信息和必要条件。在水貂饲养中,由于各地的纬度、气温、地形、水貂品种、营养状况等不同,  相似文献   

13.
科学组织水貂配种 提高产仔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一年产仔一次,如何组织好水貂配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貂的配种技术包括配种日期、交配次数、复配方式、公貂选用以及其它强配补救措施。我们对黄骅市种貂厂1998年600只种母貂的繁殖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用以指导生产。 一、配种日期对繁殖率的影响以及和妊娠天数的关系 水貂的繁殖是以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为生理基础的,水貂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又与光照周期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信息和必要条件。在水貂饲养中,由于各地的纬度、气温、地形、水貂品种、营养状况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中,对水貂机体影响较大的是温度、光照、温度、气压(地势)等气候因素。水貂的繁殖、换毛等生命活动的季节变化,严格地符合自然界诸因素的季节变化。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15.
<正> 水貂的生存、生长、繁殖、毛绒脱换等生命活动,都依赖于从食物中摄取各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者必须依照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的营养需要,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配制水貂日粮。一,配制水貂日粮应以水貂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生物学时期对营养的不同需要为依据。水貂是季节性繁殖和换毛的动物。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人工饲养管理上通常分为  相似文献   

16.
水貂“食毛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预防和防治水貂“食毛症”方面取得了点滴经验,现介绍给广大读者,仅供参考。1 增加光照在水貂换毛期,发现摆放在棚南面能够见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为3%~5%,而摆在棚里面和阴面见不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高达8%~13%,(以食掉尾毛算起)。因此,在水貂换毛初期,适当让处于换毛期的水貂接受光照,可减少水貂“食毛症”的发生,因为水貂发生“食毛症”是因为体内缺少磷和钙的一种反映,而适当增加光照正是对水貂缺钙的一种自然补充。增加光照,还有利于此时的水貂加快毛绒脱落和冬毛生长。2 掰 牙…  相似文献   

17.
<正> 水貂每年春季繁殖一次,春季与秋季各换毛一次。这是水貂的祖先世代生活在北纬40°以北地区,与那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光周期变化相适应建立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 水貂原产于北美洲,长期生活在北纬40°以北地区.在系统发育和演化过程中,高纬度地区光周期的变化规律,已成为水貂繁殖和换毛周期的必要条件和时钟.实践证明,低纬度地区水貂连年不能正常繁殖的原因,并不是当地的温度、饲料以及其他因素,而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光周期的变化规律不能诱发水貂正常繁殖所致.地处皖南的徽州地区,处于北纬30°左右,属偏低的中纬度地带,冬季最短日照为10.28小时,比北纬45°地区冬季最短日照多1.38小时,这对水貂的换毛、繁殖十分不利,因此这个地区多年来水貂生产群平均一直没能突破3只.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水貂不同生理学时期的生理特点及繁殖、生长发育和换毛规律,可将一年的生活周期划分为准备配种期、配种期、妊娠期、产仔哺乳期和恢复期。1准备配种期准备配种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水貂的生殖器官发育、发情、配种、受孕乃至全年生产的成败。因此,必须给予重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为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调整膘情,保证种貂以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貂一年换二次毛被,4月至5月冬毛换为夏毛;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夏毛换为冬毛。水貂换毛都以光周期为条件,受脑下垂体的控制。短日照的到来是水貂夏毛换为冬毛的开始,因此用人工改变自然光照的方法,可促使水貂毛皮提前成熟。我场于1976至1978年连续三年进行了控光试验,人为地将横道河子当地9月21日的秋分信号提前到8月上旬,诱导水貂提前换毛,以达提前取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