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县 (区 )的现场调研 ,充分肯定了湖北省退耕还林工作 ,同时对退耕还林工程中“年度计划”、“生态林比例”、“项目管理费”、“幼林抚育和退耕地套种”及“生态移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1日,省政府做出《关于表彰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退耕还林工作中涌现出的24个先进集体和101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模范事迹,进一步提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重大意义的认识,更加积极地投身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真正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为造福于人民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3.
商南县积极实施“生态强县”战略,退耕还林工作从1999年试点示范到2002年全面实施,初步实现了生态、经济和退耕还林“三赢”目标。四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2万亩;到2001年底,已按政策兑现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4.
初冬时节,江西安远县新龙乡有才村柳树塘退耕还林基地的高排田里,人头攒动,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这是该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首次兴起退耕还林抚育管理高潮的一个场景。安远县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使退耕农户走上致富之路。政策入户,春风拂面“惠民花”安远县在对退耕还林宣传上一改过去理论式、教条式的大会动员说教形式,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民情夜谈、县领导发漫画单等方式,深入各村各户讲解退耕还林政策和疑难问题,组织各村村民到新龙乡坪岗村“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卢传锋承包的665亩退耕还林基地参观,使群众对退耕还林形成共识。到目前为止,县里共举办退耕还林政策文艺演出24场,发放退耕还林宣传资料4万余份;参加民情夜谈会的群众达15万人次;县退耕还林政策宣讲团解答问题970个。全县已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退耕还林新局面。讲求质量,生机盎然“致富花”该县严格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把退耕还林工程优先放在生态需求比较突出、退耕地比较多、群众积极性高、立地条件比较适应的地方实施,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按照“自愿、协商”的原则,允许租赁、转让、承包...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工程实施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黔南州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总结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践采取主要做法及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整合涉农资金,强化示范推广”“加强后续管护,确保工程建设见成效”“加大退耕还林政策扶持和后续产业的投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下步的工程实施建议,旨在推动全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与"三农"问题 --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退耕还林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改善生态状况和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较大贡献。文章在分析四川省现行政策补助期满后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应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并提出完善政策、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等方面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退耕还林政策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涉及千千万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对退耕还林政策中“以粮代赈”、“报账制”、“无偿提供种苗”、“个体承包”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荟萃     
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 双辽“四轮驱动”抓退耕 吉林省双辽市从今年起全面启动了6.22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他们采取了“四轮驱动”(舆论促动、技术拉动、质量监管推动、监督管理驱动)的措施,工程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草)1.72万亩。(王铁民) 襄樊市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 去冬今春以来,湖北省襄樊市狠抓退耕还林工程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20.88万亩,占总任务的87%。(吴金桥王绿林马应华)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分为退、还、补、管4个环节。“退”是前提,“还”是重点,“补”是关键,“管”是保证。为进一步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李世东同志通过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写出从退耕还林的“退”与“还”到“补”与“管理”的系列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现分3期刊登,以引导广大读者对此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注重“六个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六个结合”是: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退耕还林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利益调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02,(2):6-7
1.新疆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林草植被,减少风沙危害,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条件。2.实施退耕还林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3.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答:“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4.实行退耕还林的措施是什么? 答:“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5.退耕还林实行责任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实行省级政…  相似文献   

12.
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两年来的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两年来干部、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前景等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有 98 5 %的干部、82 2 %的农民赞成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绝大多数的干部、近半数的农民认为退耕 8年后的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问卷调查也表明 ,虽然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但对退耕 8年后的经济效益等也心存疑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必须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复合”的方针 ,努力做到四个“确保” ,才能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退耕还林还草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3.
《湖南林业》2009,(8):F0002-F0002,F0003,F0004
隆回县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林地面积16.3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6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25%。近年来,该县以石山造林、退耕还林和盛产金银花而闻名,迎来了全省冬季造林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的召开,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湖南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呈现出“阳光林业、活力林业、魅力林业”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质量,通过调查当前退耕还林项目建设树种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退耕还林树种选择对退耕还林成效的影响,提出了选择退耕还林树种的方法,以期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贵州省习水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退耕还林不但使县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而且广大农民群众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通过贵州省林业厅对该县2002年度1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检查,造林面积合格率100%,面积核实率100%,效果名列前茅。2003年2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也正式启动。现就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些做法、经验和成效小结如下:一、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坚持“三结合”,规划设计合理。退耕还林的规划设计工作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始终把退耕还林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省实施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被农民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保障“三大效益”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退耕还林工作的新任务,要求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重点治理25度以上的坡耕地。这是我们做好“十二五”期间退耕还林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和《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令第367号) ,对退耕还林的方针政策作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为把中央的退耕还林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 ,抓好四个重要环节”的工作思路。“一个中心” :即以广泛深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退耕还林的政策为中心 ,把吃透政策、宣传政策和落实政策贯穿在全省退耕还林工作的全过程。目前 ,省林业、计划、财政、粮食等部门 ,各市县政府与有关部门 ,以…  相似文献   

19.
论退耕还林的关键环节--"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退耕还林中“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种苗补助”、“税费减免”、“前期工作费和科技支撑费”、“补偿机制”等“补”的措施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补助标准、补助年限、补助林种及粮食折算价格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原则和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国家提出退耕还林工作“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在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发展相关后续产业,是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