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兔卵中导入精子培养液(不含精子)和卵的机械穿刺(不导入任何外源物)试验结果表明,显微注射时的机械刺激对兔卵有激活作用;注射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注射时带入卵中的外源性液体较多,采用卵周隙中注射精子的办法,未能提高注射卵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精子微注射受精研究汪河海,范必勤(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一、引言精子微注射就是借助于显微操作,用机械的办法将精子或分离的精核直接送进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或卵周隙中去。显然,这是体外受精的一个途径,与常规体外受精比较,它超越了正常受精...  相似文献   

3.
用显微注射技术给1日龄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卵注射石蜡油,置于(34±1)℃恒温箱中让其继续发育至孵化.设置只移植不注射石蜡油的卵和在巢房块中的卵分别作对照.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35.13%;只移植不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80.74%;在原巢房中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99.33%.经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胚胎发育时间稍有延长.  相似文献   

4.
中华蜜蜂卵显微注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显微注射技术给1日龄中华蜜蜂卵注射石蜡油,置于(34±1)℃恒温箱中让春继续发育至孵化。设置只移植不注射石蜡油的卵和在巢房块中的卵分别作对照,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35.13%;只移植不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80.74%;在原巢房中的中蜂卵平均孵化率为99.33%。经注射石蜡油的中蜂卵胚胎发育时间稍有延长。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表型和数目的精子注射到兔卵胞质或卵周隙中,结果表明,精子的表型对精子注射有影响。卵胞质中注射单个已获能死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分别为53.26%和39.13%,注射单个未获能死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43.21%和24.69%,而注射单个未获能精子头核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18.18%和11.04%。前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与后者比较,受精率差异极显著,发育率差异显著。卵周隙中注射1~4个已获能运动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均为23.08%,注射1~4个未获能运动精于的受精率和发育率为29.03%和25.81%,而注射1~4个已获能不运动精子的受精率和发育率均为5%。前二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后者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胞质内精子注射法(ICSI)构建牛显微受精胚胎,探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精子状态及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培养20 h、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用于ICSI时,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分别为94.6%(175/185)、97.2%(173/178)和96.4%(189/196)(P〉0.05);成熟培养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其ICSI卵的卵裂率(73.4%和70.9%)和囊胚发育率(31.8%和29.6%)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0 h的卵母细胞(61.1%和20.6%)(P〈0.05)。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注射获能精子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72.7%和31.4%)高于未获能精子组(69.4%和29.3%)和不运动精子组(71.5%和30.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含5%,10%和15%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获能精子后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PVP浓度为5%和10%时,ICSI卵的卵裂率(73.2%和66.9%)和囊胚发育率(32.7%和29.7%)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15%PVP浓度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51.0%和16.3%)(P〈0.01)。结论认为,选用获能精子,并使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对成熟培养24 h的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7.
杂交鲶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杂交鲶(索氏六须鲶♀鲶♂)精、卵形态及精子入卵过程。结果证实:异源的鲶鱼精子能够按照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进入到索氏六须鲶的卵内并与之受精。精卵相遇3s时,精子就能迅速到达精孔区,15S时受精孔打开,1min内完成精子入卵,15min受精孔封闭,20min精子全部解体。  相似文献   

8.
分别注射1、3、5个顶体完整的人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对照组同时注射数量相等的无顶体精子,观察卵活化、受精及后期发育情况.结果发现随着注入精子数量的增加,卵发育的异常率显著增加,而注射无顶体精子组,无论注射精子数量为多少,均无异常发生.此外,注射多个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时,多原核(PN)形成率顶体完整组明显低于无顶体组(P...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平微注射技术制备转基因兔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微注射系统进行原核胚转基因时,由于其透光性能较差,操作不便等原因,使外源基因导入效率很低,另外其开放构造也易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新型的水平微注射系统,利用此系统,可明显缩短常规注射原核胚的平均时间,注射后原核胚的分裂率、8~16细胞胚胎发育率也明显提高。此外,利用该系统还可在低倍镜下(×100)将DNA常规注射量减半注射,提高了原核胚注射后的成活率,其注射胚的外源基因整合率亦明显提高。采用水平微注射系统,以pMT-hIGF-1为目的基因,在移植产下的24只仔兔中,有5只经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兔。  相似文献   

10.
奶牛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奶牛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效果。[方法]体外成熟培养24h的奶牛卵母细胞注入不同状态精子,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研究精子用5mmol DTT(二硫苏糖醇)预处理与精子不经过预处理的对照组的效果。经DTT处理后。精子解聚率和雄原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和11.6%,47.8%和27.9%,P〈0.05),两组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85.0%和80.0%)。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8%和26.O%,31.3%和14.0%,P〈0.05)。试验2,比较死、活精子的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两者之间卵裂率(75.0%和79.4%)、囊胚率(27.9%和30.9%)和孵化率(13.2%和16.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3,比较睾丸或附睾(头、体、尾)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卵裂率(79.1%、81.8%、73.2%和75.0%)、囊胚率(23.3%、20.4%、19.5%和18.2%)和孵化率(14.O%、13.4%、12.2%和9.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F预处理奶牛精子有助于提高ICSI的效率;死精子能用于奶牛卵母细胞的ICSI;从睾丸精子到附睾尾精子,虽其成熟程度有很大不同,但对ICSI受精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卵空间格局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边际效应。一个反映卵密度(De)与抽样点至宿主分布区边界最短距离(h)关系的新模型:De=a+be-ch,可以较好地描述这种带边际效应的空间格局。该模型的三个参数都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a、b和c分别代表边际效应为零时的卵密度、边际效应最大时的卵密度增量和边际效应衰退系数。由这三个参数可得到边际效应强度指数(s)(s=b/a)和边际效应层宽度(w)(w=ln(10s)/c),前者可用于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研究,后者可作为分层抽样的依据。文中还讨论了分层的具体步骤及其分层抽样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2.
猪卵丘扩展与卵母细胞核成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猪卵丘扩展与卵母细胞核成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全程培养均暴露于激素环境中不利于卵丘的扩展;(2)卵丘扩展良好与卵丘扩展不好的卵母细胞核成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去除卵母细胞的COC培养后,卵丘细胞仍然能发生扩展;(4)培养24h后去掉COC的卵丘细胞不仅不影响卵母细胞的核成熟,而且极体完整的卵母细胞数目还显著增多(P<0.01);但去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的质膜不如对照组光滑;(5)带有壁颗粒细胞(mural granulosa cell,MGC)的COC扩展情况明显优于不带MGC的,其中含有极体的成熟卵数也显著高于后者(P<0.01)。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应用组织切片法探讨了体内正常生理条件下昆明白小鼠卵巢内卵丘扩展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初情期前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 h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于注射HCG后不同时间取出卵巢进行组织切片。注射HCG后1 h,卵丘细胞开始扩展,此时卵母细胞核膜完整,即未发生生发泡破裂(GVBD);注射HCG后3 h,大部分(>70%)大有腔卵泡中卵母细胞发生GVBD,此时卵丘处于2级扩展状态。卵丘完全扩展发生在注射HCG后9 h,而PB1的排出是从12 h开始的。结果表明在小鼠体内,卵丘开始扩展先于卵母细胞成熟,但卵母细胞成熟并不需要卵丘完全扩展;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同时也具有促使卵泡退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方法对猪单精子显微受精(ICSI)胚发育的影响。[方法]冷冻精子解冻洗涤后直接应用于ICSI,ICSI后采用不同激活方法激活卵母细胞,检测其原核形成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单纯电脉冲激活以及电脉冲与6-DMAP联合激活其受精率分别达53.3%和60.4%,对ICSI卵雌雄原核形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ICSI后采用不同激活方法激活卵母细胞,检测猪ICSI卵胚胎早期发育情况,单纯电脉冲激活囊胚率达13.0%,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单纯电脉冲激活能促进猪ICSI胚胎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支链氨基酸(BCAA: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对鸡胚胎发育和受精卵的孵化时间的影响。卵孵化前,将一种支链氨基酸注入受精卵内。注射入卵的各支链氨基酸的量等于蛋中每种氨基酸流出的1%。在孵化第14天,测量胚胎的重量。在第21天,记录孵化时间和雏鸡的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卵内注射BCAA增加了胚胎的重量。卵内注射亮氨酸和缬氨酸显著加速孵化时间(P0.05)。各组间雏鸡初生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卵内注射支链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和缬氨酸,可促进胚的生长发育,加速雏鸡的孵化时间。  相似文献   

16.
注射缓释中草药防治兔球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兔粪便中球虫卵囊的减卵率随中草药缓释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注射中草药缓释剂2.0 ml/只的第3组平均减卵率超过了口服药物的第5组(饲料中含0.0125%氯羟吡啶或地克珠利0.003%)和第6组(饲料中含1%中草药散剂),而不用抗球虫药的第4组球虫卵囊比试验前增加了(232.8±72.3)%。第3组兔的平均增重(1.48±0.14)kg分别比第1组(注射中草药缓释剂1.0 ml/只)、第2组(注射中草药缓释剂1.5 ml/只)和第4~6组提高了17.5%,11.3%,102.7%,13.0%和13.8%;料重比(2.34)分别下降了33.7%,22.3%,58.7%,19.9%和21.2%。第1~6组兔死亡率分别为16.7%,0,0,16.7%,8.3%和58.3%。2.0 ml/只中草药缓释剂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口服西药组和口服中草药散剂组提高62.5%和83.7%,而不用抗球虫药组每养一只兔要亏损6.31元。以治疗量3倍的大剂量中草药缓释剂注射兔,没发现兔有中毒症状、局部炎症或组织病变。说明供试中草药缓释剂对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精子穿透仓鼠卵试验(sperm penetration assay,简称SPA)是70年代由Yanagimachi建立起来的一项评定精子受精能力的新技术。它是根据去除透明带的仓鼠卵无种属特性的原理和精子穿入仓鼠卵的百分率来评价精子受精能力的有效方法。此法已运用于人类的计划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应用死精子微注射法探索一种提高牛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方法。试验划分为三个部分:试验1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为4个处理组。1组和3组成熟卵母细胞分别用1μmoL·L-1和5μmoL·L-1的钙离子A23187激活;2组和4组卵母细胞在1μmoL·L-1和5μmoL·L-1的钙离子A23187激活前去除颗粒细胞。精子获能用40mg·L-1肝素。在试验2和试验3,成熟卵母细胞的激活方法和颗粒细胞的去除同试验1,精子获能分别用50mg·L-1和100mg·L-1肝素。当卵和精子经上述处理后,一个获能后的死精子微注射到卵细胞质中。试验结果表明:体外成熟的牛卵母细胞,当用5μmoL·L-1钙离子A23187激活后,经死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明显地高于1μmoL·L-1的钙离子激活组。当精子获能用不同剂量的肝素处理后,对牛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受精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死精子显微注射受精过程中,当成熟牛卵细胞在钙离子激活前去除颗粒细胞将明显地降低其受精率。  相似文献   

19.
茶毛虫黑卵蜂产卵刺激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的培养皿法制成人工寄主卵,研究了茶毛虫黑卵蜂对产卵刺激素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不论人工寄主卵内测试液是水还是寄主卵浆液,只要卵表涂有识主利它素(卵块抽提物),黑卵蜂就对其进行检查和刺探.但是,只有当测试液为寄主卵浆液时才会表现出持续长时间的产卵反应,这说明寄主卵浆液中含有刺激雌蜂产卵的产卵刺激素.经对产卵刺激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产卵刺激素含有多种成分,由12种蛋白质组分、3种糖和15种游离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0.
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前对精子进行预处理是模拟精子受精过程的变化增强精子解聚能力。常用的精子处理方法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硫苏糖醇、冻融处理等。研究表明ICSI卵的卵裂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精子解聚能力差。因此研究精子的处理方法提高ICSI的注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该实验探讨了精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仪对精子做不同时间(3 s、6 s)的处理,观察ICSI胚胎发育情况,选择最佳的处理时间,然后利用超声波分别处理鲜精和冻精,比较不同精液对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将精子分别利用超声波和碱处理,对比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ICSI卵卵裂率和桑囊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处理绵羊精子最佳的处理时间是6 s;(2)鲜精和冻精经超声波处理后对ICSI卵的卵裂率(39.1%vs 37.4%,P0.05)和桑囊率(12.3%vs 13.2%,P0.05)影响不显著;(3)冻精经碱处理后其ICSI卵的卵裂率(46.6%vs37.4%,P0.05)和桑囊胚率(20.4%vs 13.2%,P0.05)均显著高于超声波处理冻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