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介绍了稻头薯间作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与地块选择、科学间作与精细做畦、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白城地区风沙盐碱土壤米薯间作(薯后复种大豆)的玉米丰产栽培数学模型,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亩产650-750公斤的决策变量是密度3190-3390株、尿素14.73-19.53公斤,二铵7.86-10.09公斤。三种主要栽培因素贡献率排序为尿素〉二铵〉密度。单因素密度,尿素、二铵、二因素密度与尿素、密度与二铵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总结广西区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以促进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联合方差和稳产性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南充地区1986年麦/玉/薯地玉米间大豆配置方式中玉米、大豆、甘薯产量差异显著性、大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大豆以亩植6000株、玉:豆为2:2、双行玉米两边靠宽行各种一行比对照亩增大豆24.0kg,玉、豆、薯合计增产3.33%,亩产值高24.91元,效果最佳,且对玉米和甘薯均无明显影响。找出了适宣的早、中、晚熟大豆品种,提出了玉米间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8.
《吉林农业科学》2015,(5):10-13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克新18的40 g左右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处理,研究最佳的催长芽条件,即:将种薯出窖后置于24℃室内、遮光、保湿条件下催芽,待多数薯芽长至2.5 cm以上时照散射光5~10 d。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薯87在蒸制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为鲜食型甘薯风味物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广薯87鲜薯及蒸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广薯87鲜薯检测出7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0.52%)、萜类(16.18%)、杂环类(15.17%)、醇类(11.59%)、酯类(7.94%)、芳烃类(4.49%)、酮类(1.62%)化合物等;蒸薯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7.36%)、芳烃类(21.39%)、萜类(10.33%)、卤代烃类(7.07%)、醇类(3.24%)、酮类(2.64%)、酯类(2.61%)化合物等.其中,鲜薯及蒸薯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均为苯乙醛,含量分别为16.78%、19.92%,但蒸煮前后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所检测出的挥发代谢物进行差异筛选,共筛选出47种差异明显的代谢产物.上调的代谢物有14种,下调的代谢物有33种,其中上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氯乙酸2-苯乙基酯,上调倍数为4.4;下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2-丙基-1H-咪唑,下调倍数高达13.49.[结论]结合相对含量及差异分析,广薯87蒸制后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和氯乙酸2-苯乙基酯,是最有可能构成广薯87蒸薯特征风味的挥发物.  相似文献   

10.
浙薯     
<正>鉴定编号国品鉴甘薯2011018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品种来源浙薯73半2×(花18×Gem)-2特征特性高胡萝卜素型品种,萌芽性中等,中长蔓,分枝数6~7个,茎蔓较粗;叶片心形、带齿,顶叶和成年叶均为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蔓绿色带紫;薯块长纺锤形,紫红皮,橘红肉,结薯较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一般;干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食味中等;较耐贮。经鉴定,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中抗  相似文献   

11.
正丽江是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多年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马铃薯实生籽研究利用、脱毒种薯基地建设等措施,从国内外引进大量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展品种选育研究与生产示范。先后选育出云南省首个国审品种"丽薯1号"及滇审薯"丽薯2号、丽薯6号、丽薯7号"等9个"丽薯系"优良马铃薯新品种,现全省年推广面积12万hm~2左右。初步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丽江马铃薯种薯生产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茎尖菜用口感好,茎叶无绒毛,清香无涩味。一般大田均可栽培,生长期长,从4月到11月均可正常生长,采摘后新芽生长快。全生育期667平方米可收茎尖6000千克,高产田可达7500千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无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及小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生产脱毒种薯供给马铃薯生产,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技术.黑龙江省火炬计划项目<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及小薯开发利用>是高科技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技术开发目标是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及小薯(原原种).克山县种子公司在本项目中已完成培育脱毒微型薯及小薯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脱毒微型薯及小薯,并已按计划生产,效果明显.落实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是: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农技服务》1997,(4):23-24
<正> 豫薯10号属超高产型特种红薯新品系,经全国著名的红薯育种专家雷书声研究员和杨爱梅助研多年系统杂交选育而成。其品种特征是:叶片狭长近戟形或长三角形,全绿色,光合作用率高;茎蔓细短,生长势较弱,与普通红薯有  相似文献   

15.
16.
孟令文 《新农业》2012,(1):28-29
辽薯31: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2003年以川山紫为母本、京薯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后代选育而成的紫甘薯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0天(栽植到收获),蔓长2米左右,分枝7~8个,蔓紫色;绿茎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夏薯苏薯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建立采苗圃、整地施肥、适时早栽、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试管薯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种薯交流等特点,是马铃薯种薯繁殖的重要措施。本试验对马铃薯脱毒苗的不同茎段、密度、不同糖分进行了研究,为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京薯6号,是北京农学院王寒教授经多年努力选育出的一个紫黑薯新品种。叶片心脏形,叶片、叶脉全绿色,蔓长1.5米左右,生长势强。薯块纺锤形,薯皮紫黑光亮,无条沟。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