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生态学的有害生物治(EBPM)或生态管理(EPM)是新世纪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对策。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行害虫生态控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天敌和害虫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机制及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利用前景4个方面,论述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相似文献   

2.
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群落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在群落水平上,从5个方面探讨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理论基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天敌群落种库的多样性,进而加速天敌群落的迅速重建和发展,这对控制早期迁入害虫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多样性高的天敌群落能减轻害虫发生程度,推迟害虫发生高峰的出现。群落内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天敌群落的稳定,增强了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田作物的单一性种植,植食性昆虫暴发、物种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大量应用于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剧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性.因此,从生物多样性-农田生态系统-植食性昆虫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上的应用,回归农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调控举措,成为可持续发展农业领域中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生态影响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进一步阐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业景观与害虫种群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达汉 《植物保护》2009,35(3):12-15
20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农业设施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农业景观的急剧变化以及农田生境的破碎化。国内外十分重视这种景观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害虫种群控制的影响。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农业景观变化和生境破碎化对昆虫与天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种群序列变化的影响研究进行系统论述,着重介绍农业景观变化对害虫种群控制的原理和作用机理,分析景观结构与农田生物多样性,及寄主—寄生物、猎物—捕食者、植物—害虫—天敌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景观因子作用力的模拟,旨在揭示农业景观变化对害虫种群动态的潜在影响,提示了今后害虫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田有害生物暴发性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农田有害生物暴发性灾害发生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益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迁飞性害虫大量迁入降落、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自然因素的不正常变化、预测和防治技术的滞后以及有害生物的入侵是导致农田有害生物暴发性害灾频发的因素。改进农田有害生物灾害预测技术、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提高控制农田有害生物灾害的技术水平、加强植物检疫是控制农田有害生物暴发性灾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李加明执笔。浦城县地处福建北部,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县。常年防治水稻害虫中过多地依赖广谱性化学杀虫剂,致使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极度贫瘠,害虫产生抗药性,并猖极发生。尤其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防治时,使用化学杀虫剂,既增加成本,又破坏田间害、益虫平衡,污染环境。为了探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控害作用,有效地开展害虫的综合治理,我们对稻飞虱天敌种类及发生动态做了系统调查。现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1997年~1998年选择当地双季稻田(本施用化学杀虫剂),设置系统调查田(1997年仅调查《、7、9月份),共3个重复,…  相似文献   

7.
该著作在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概念、测度,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和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水分胁迫、营养胁迫、二氧化碳、温室效应、臭氧衰减、紫外辐射增强、二氧化硫、酸雨、重金属、农药等生态环境因子与作物生产的关系、机理及调控,从生态学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与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农田杂草生理生态及群落形成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施肥对农田杂草群落及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并探讨施肥可显著改变农田杂草发生的原因,论证合理的施肥能改善作物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一些恶性杂草的发生,保持生物多样性。梳理了农田杂草研究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并认为农业生态系统中施肥对杂草群落的演替、优势杂草种群的确定及其生理生态和遗传进化规律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与要点(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宗炳 《植物保护》1986,12(2):39-41
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用系统分析法确立经济阈限,做出防治决策 做好害虫综合治理的工作,不只是对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加强自然控制,它还有一个主要部分,即其基础工作。也就是了解害虫的种群动态、作物与天敌的动态,了解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害虫对作物生产与价值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做出经济阈值的估计,对害虫是否发生作出预测及对战略作出决策。害虫既然是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分(或分量),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急性化学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目的在于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状况。各地可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地制宜地组建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开展示范区建设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扩大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达到减药控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