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酸酶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贵龙  张立勇 《饲料工业》1998,19(10):44-46
本试验用140mg/kg植酸酶制剂替代对照组饲粮中骨粉的全部磷饲喂产蛋种鸡。结果表明,鸡的产蛋率、产蛋量、产蛋重、产蛋壳重、料蛋比、死亡数、蛋品质部分指标以及种蛋受精率均未受到不良影响,但种蛋蛋壳质量变差,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白番鸭数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RF系白番鸭蛋重与受精率,孵化率及初生重;见蛋白龄、性成熟期和产蛋率;耗料量和产蛋率;产蛋率与周龄等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蛋重大(86~90g)受精率高(97.7%),但孵化率低(67.4%);中等蛋重(76~85g)孵经率高(81.0%);蛋重与初生重呈强直线正相关(r=0.9408)。经观测各组RF系白番鸭从见蛋到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产蛋期间母鸭群的耗料量与产  相似文献   

3.
以太湖母鹅、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及莱川太三元杂交母鹅所产种蛋为素材,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研究其与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对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影响较大,太湖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最高,其次是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在蛋重及蛋形指数对受精蛋的卵化率影响上,三品种均以中间型(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较高;而蛋重、蛋形脂数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三品种的结果不一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间存在着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9周龄蛋用系及快长系五龙鹅血清中GPT及LDH活力进行测定,比较两组鹅间两种酶活力高低,分析酶活力与相应周龄体重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蛋用系与快长系五龙鹅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GPT和LDH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发现,两种鹅的GPT和LDH活力与体重无一致的相关性,品系间、公母间结果差异较大,相关不显著.但快长系GPT活力高于蛋用系,蛋用系LDH活力高于快长系;两种酶活力公鹅有高于母鹅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3个鹅品种(豁眼鹅、莱茵鹅、扬州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鹅品种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豁眼鹅繁殖性能最高,产蛋率47.93%,受精率89.22%,受精蛋孵化率78.86%;扬州鹅次之,产蛋率为42.68%,受精率78.29%,受精蛋孵化率81.65%;莱茵鹅繁殖性能最低,产蛋率只有32.09%,受精率49.72%,受精蛋孵化率74.68%。  相似文献   

6.
籽粒苋的青贮效果及对产蛋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对籽粒苋进行青贮调制简单可行,青贮的籽粒苋营车价值有所提高,适口性有所改善;显著提高了产蛋鹅的产蛋率、种蛋率和料蛋比,降低了畸形蛋率和破蛋率,对籽鹅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无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籽粒苋进行青贮,用于冬春李饲喂产蛋鸦,可有效解决寒冷地区冬李产蛋鹅青绿饲料不足的问题,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鹅蛋品质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用皖西白鹅和五龙鹅的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以便详细了解鹅品种、年龄、蛋重、蛋型指数及种蛋的保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本文将试验过程省略,仅将结论刊载,为养鹅朋友们提高孵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3批仙湖肉鸭A、B两系入孵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测定了各系各批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结果表明:①B系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A系种鸭种蛋受精率;②A、B两系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③A、B两系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山种鸡场1985~1988年初产蛋鸡群(共25群)第4~42各产蛋周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两两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产蛋率与受精率在绝大多数产蛋周中呈正相关(占84.6%),其中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的近乎占一半(48.7%),在部分产蛋周中出现的负相关只是某些外界因素,特别是疾病所造成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产蛋率与孵化率一般也呈正相关(分别占79.5%、74.4%),但都没有产蛋率与受精率的正相关密切,并且后期都出现较多的负相关。产蛋率与受精率、受精率与孵化率、产蛋率与孵化率的正相关密切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品种鹅种蛋特性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收集卡洛斯鹅、皖西白鹅及籽鹅三个品种母鹅所产种蛋共841枚作为试验材料,并对蛋形指数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对孵化率等指标均有影响,其中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显著高于卡洛斯鹅和皖西白鹅(P0.05);卡洛斯鹅的平均蛋重及出雏体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与籽鹅(P0.05);三个品种鹅种蛋蛋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樱桃谷种鸭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29周龄樱桃谷种鸭4 9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2只(公鸭57只,母鸭275只)。5组试验鸭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08、11.29、11.50、11.71和11.92 MJ/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9周(29~47周龄)。结果表明:种鸭的产蛋率、只产蛋数和只产合格蛋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以代谢能水平为11.29 MJ/kg的组最高。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种鸭合格蛋率和畸形蛋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合格蛋率线性降低(P<0.05),畸形蛋率线性上升(P<0.05)。各组间破蛋率和双黄蛋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代谢能水平为11.08 MJ/kg的组破蛋率最低,代谢能水平为11.29 MJ/kg的组双黄蛋率最低。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种蛋受精率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种鸭死淘率呈线性上升(P<0.05)。由此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在11.08~11.29 MJ/kg范围内时,樱桃谷种鸭可获得较佳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1 600只生产性能相同、体况良好的33周龄罗曼蛋种鸡,随机分为4组,在总蛋白质含量相同和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情况下,用价格较低的蛋白饲料取代蛋鸡日粮中豆粕,研究氨基酸平衡的低豆粕日粮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平衡的低豆粕日粮对蛋鸡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健雏率、蛋形指数、蛋比重、蛋壳厚度、哈氏单位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的豆粕含量降低8~15个百分点时,蛋种鸡的日平均蛋重、日采食量、受精率、孵化率等显著低于正常豆粕日粮(P<0.05),而考虑综合因素日粮中的豆粕含量降低8个百分点的第1组,与正常豆粕日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可以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法,对组建的城口山地鸡基础群分别进行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的选择,并结合体型外貌羽色和胫色的选择,建立城口山地鸡CR1和CK1两个品系。结果显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CR1系L5世代17周龄和43周龄公、母鸡体重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166.5 g、193.3 g、182.4 g和127.3 g,且体重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而CK1系L5世代各阶段体重较L1世代均有所提高(P>0.05)。CR1系和CK1系L5世代开产日龄较L1世代分别提前了13.5 d(P<0.05)和13.1 d(P<0.05),L5世代43周龄产蛋量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3.9个(P<0.05)和9.8个(P<0.01)。同时,两个品系L5世代黑羽率、青胫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较L1世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城口山地鸡两个品系主要性状选育效果突出,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明显改善提高,该品系的培育可为地方鸡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模拟夏季蛋鸡舍内的循环高温,研究不同温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28周龄高产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21℃适温组(自由采食)、27~30℃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29~35℃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和21℃采食配对组(按前1 d 29~35℃循环高温组的采食量饲喂),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养于4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21℃适温组相比,27~30℃循环高温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钙、磷的吸收量显著降低(P0.05),除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外,鸡蛋品质其他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29~35℃循环高温组除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外,产蛋率同样显著降低(P0.05),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破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钙、磷吸收量同样显著降低(P0.05),鸡蛋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降低(P0.05)。与21℃采食配对组相比,29~35℃循环高温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钙、磷的代谢率和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鸡蛋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夏季鸡舍内温度在27~30℃波动即可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平均蛋重和蛋壳品质;而29~35℃不仅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产蛋率、平均蛋重以及蛋壳品质,还显著影响鸡蛋的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高温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的影响可能与降低采食量有关;高温可能直接影响蛋壳的形成,也可能由于降低钙、磷吸收量影响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和孵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 40周龄父母代 SM3樱桃谷种鸭 3200只(母鸭 2600只,公鸭 600只),随机分成 4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160只鸭(母鸭 130只,公鸭 30只)。以玉米 -豆粕 -小麦型配合饲料(代谢能 11.50MJ/kg,粗蛋白质 18.00%)为基础饲粮。T1组日饲喂料量最大,为每只鸭 225g,其他组依次降低 15g,分别为 210(T2组)、195(T3组)和 180g(T4组),试验期 35d。结果表明:1)当日饲喂料量由225g下降到210g时,公、母鸭的体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产蛋率略有上升,蛋重略有下降,但二者变化均不显著(P>0.05),当日饲喂料量继续下降到 195和 180g时,与日饲喂料量 225g时相比,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和蛋重均显著下降(P<0.05);2)经回归分析,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蛋重与日饲喂料量有显著的直线或二次曲线关系(P<0.05),产蛋率与蛋重之间也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3)日饲喂料量对种鸭死淘率及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健雏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适当限制饲喂料量可降低体增重,提高产蛋率,但过度限饲会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阶段体重与产蛋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温  赵德燕 《中国家禽》2000,22(1):10-11
对白来航蛋鸡各阶段体得发育与主要产蛋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6周体重与300天平均蛋重的跗个关为0.841(P〈0.01)、与72周入舍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为0.627(P〈0.01)。6周龄前后是培育壮体格、发达内脏的后备母鸡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初期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蛋组分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 20周龄体重相近的 AA肉种母鸡 300羽,随机分为 3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20羽。在产蛋率达 5%(26周龄)后开始正式试验(27~40周龄),对照组饲喂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高能组、低能组饲喂能量水平分别为基础饲粮能量 120%和 80%的饲粮,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试验期为 9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能组和低能组的产蛋率、蛋重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能组(P<0.05),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降低,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能组肉种鸡 35、40周龄的蛋黄颜色有显著提高(P<0.05),低能组无显著变化(P>0.05),且能量水平对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 35周龄时,高能组的蛋黄相对重和蛋黄粗脂肪、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黄粗蛋白质、蛋清粗蛋白质、蛋清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的蛋清相对重、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清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蛋壳相对重和蛋清干物质、蛋黄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 40周龄时,高能组的蛋清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黄相对重、蛋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的蛋清相对重显著升高(P<0.05),蛋黄相对重显著降低(P<0.05);各组蛋清干物质、蛋黄干物质、蛋清粗蛋白质、蛋清粗脂肪、蛋黄总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肉种鸡产蛋初期,高能组较高的饲粮成本却导致了肉种鸡较差的产蛋性能,低能组的产蛋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合格率却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蛋品质及蛋组分不受影响。因此,低能量饲粮可能更有利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26~41周龄的鲁西斗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6周龄(1.952±0.288)kg健康的鲁西斗鸡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4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4.0%、15.5%、17.0%和18.5%,各组均限饲,且投料量一致。试验期为16周。结果表明:在鲁西斗鸡产蛋期(26~41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蛋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前期(26~29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周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中期(30~37周龄),30~33周龄17.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周产蛋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除30~31周龄15.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外)(P<0.05),30~31周龄和36~37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4.0%组和18.5%组(P<0.05),32~35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5.5%组(P<0.05),但是各组间30~37周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末期(38~41周龄),18.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周产蛋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14.0%组和15.5%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5.5%组(P<0.05)。此外,33周龄时,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蛋黄颜色有下降趋势(P=0.09);41周龄时,17.0%和18.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14.0%组和15.5%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鲁西斗鸡产蛋期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前期(26~29周龄)为14.0%;中期(30~37周龄)为17.0%;后期(38~41周龄)为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