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从茶叶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些年已发展成为茶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多糖生物活性及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耐缺氧、抗紫外线、杭X射线辐射等一系列特殊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糖的组成、结构、多种特殊功能和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TPS)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复合性多糖,成分及结构较为复杂,具有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抗炎及抗氧化作用等。本文综述了常见茶叶茶多糖的组成成分,对茶多糖的降糖作用机制进行了阐释,并对茶多糖预防糖尿病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茶多糖的化学修饰及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乌龙茶中的多糖成分;选用硫酸化、乙酰化和羧甲基化分别对纯化后的茶多糖进行化学修饰,研究了其修饰前后的体外抗凝血作用。结果表示:茶多糖具有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人体血浆的APTT值,而对TT和PT值无明显影响。茶多糖经柱层析后分离出四个多糖组分,其中组分Ⅱ为茶多糖总量的57.36%,抗凝血活性也相对较强。茶多糖组分Ⅱ经硫酸化、乙酰化和羧甲基化修饰后,抗凝血活性进一步增强,化学修饰试剂与多糖的比例以及修饰反应时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茶多糖分子结构的变化程度,相应改变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5.
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复合多糖,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理,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多糖作为药物或辅助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在国际上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生物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采用当代生物高科技手段从粗老茶和茶叶副产品中提取茶多糖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希望和保障。茶多糖将为世界人民健康长寿造福。1茶多糖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希望和保障1.1廿一世纪是多糖世纪健康长寿必须从多糖研究着手人类正迈向生物学世纪,在生物学领域中多糖的研究异军突起,引起生物学家、医药学家、化学家的普遍关注。科学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产量世界第一,茶资源十分丰富。茶多糖作为从茶叶、茶花和茶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复合多糖,因具有抗糖尿病、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极大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文章对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结构、功能活性及产业化应用进行综述,以加强对茶多糖的认知,推动茶叶健康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茶多糖的制备技术,包括提取技术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多种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茶多糖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的搭配组合还需优化,绿色环保与低耗能、低成本是茶多糖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檀香"红茶"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檀香红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提出了一种檀香茶多糖的提取方式;研究了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方式对檀香茶多糖提取的影响。测定檀香茶多糖的中性糖的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醛酸含量、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檀香"红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明显增多,随之带来高血糖、高血脂等"常见"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通过合理饮茶降低血糖、血脂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拟从影响普洱茶对人体的健康作用为例,探究了影响普洱茶中茶多糖活性的因素,从高血糖高血脂对人体危害性入手,分析茶多糖在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总结出茶多糖降低人体血糖、血脂的方法路径。基于此,提出提高普洱茶中,茶多糖降糖、降脂的活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丽 《福建茶叶》2003,(4):23-24
近年来,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叶多糖,这不仅与它们的药用价值有关,还和粗老茶叶存在的广泛性及其销售的劣势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不论是何茶类,夏茶、暑茶或中低档茶的品质都较差。因此,对于这部分茶的消费必须另辟新径。在我国和日本民间,有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并且茶叶愈粗老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愈好。日本的清水岑夫[1]研究发现,茶叶中具有降血糖效果的成分是茶多糖。茶叶中的多糖含量是随茶叶原料的粗老度而增加的[2],也就是说,茶叶越粗老,多糖的含量越高;茶叶多糖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12.
以粗茶多糖为原料,经膜分离-纤维素柱色谱法制得分级纯化茶多糖TPs-1、TPs-2和TPs-3,分析比较其清除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活性变化及其总抗氧化活性表达.结果表明,以10000~20000D的茶多糖为对照,经DEAE-纤维素52吸附分离后分级茶多糖溶液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性减弱;纤维素柱色谱分级茶多糖之间来看,DPPH清除率TPs-2>TPs-3>TPs-1,抑制羟基能力TPs-2>TPs-1>TPs-3,抗超氧阴离子活力TPs-1>TPs-2>TPs-3,总抗氧化能力与还原力以TPs-2活性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糖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抑制羟基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柱色谱分级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表达源于茶多糖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粗老茶中含有较高能治疗糖尿病的茶多糖成分。用紫外、红外和气相色谱等方法对茶多糖分析结果表明,它是由糖类、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等物质组成;其多糖部分为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各单糖的组成比例为5.52:2.21:6.08:44.20:41.99。多糖的分子量约107000。茶多糖的热稳定性较差,高温或过酸和偏碱均会使其中的多糖部分降解。它在沸水中溶解性能较好,但不溶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文中还对粗老茶中的降血糖成分、茶多糖组分和分子量上的差异原因,以及茶多糖中灰分含量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8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而且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茶多糖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白鼠的血糖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在对糖代谢方面具有与胰岛素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多糖对小鼠血糖、血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周杰  丁建平 《茶叶科学》1997,17(1):75-79
研究了从粗老茶中提取的茶多糖对小鼠血糖、血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注射50mg/kg·bw茶多糖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对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影响不大,但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每天连续口服25mg/kg·bw茶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24h内腹腔注射总量1.0g/kg·bw,未发现小鼠对茶多糖有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16.
安吉白茶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MTT法研究了安吉白茶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测定安吉白茶多糖对荷瘤小鼠抑瘤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吉白茶多糖体外能显著抑制S180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体内试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安吉白茶多糖对小鼠S180实体瘤和H22腹水型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荷瘤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也有较强增高作用。体内免疫调节试验结果显示,安吉白茶多糖可使荷S180实体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7.
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TPS)是茶叶中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复合多糖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降血糖和防治糖尿病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对近年来茶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下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多糖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钦  郭丽  杜先锋 《茶叶科学》2011,31(6):473-478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这两种高分子之间的相容性直接关系淀粉类食品的质构,而质构则直接关系到淀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食用性能和形态结构等。利用物性测试仪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的茶多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共混聚合物的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茶多糖的添加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其混合物的坚实度、稠度、粘聚性和粘度系数都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研究茶多糖、茶多酚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SD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和机制。方法:饲喂SD大鼠茶多糖、茶多酚3周后,观察大鼠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胰岛素以及小肠糖降解酶(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变化。结果:茶多糖、茶多酚都有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茶多糖组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茶多酚组的血胰岛素水平有升高趋势,小肠各降解酶活力也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茶多糖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茶多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小肠糖降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类是自然界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多糖及糖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多种多样,它们参与了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茶多糖(TPS)能降血糖、防治糖尿病,还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有常饮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一般随茶叶原料的老化,茶多糖含量增加,乌龙茶中茶多糖含量为2.63%±0.27%,约是红茶的31倍和绿茶的17倍。红茶一级的茶多糖含量为0.40%±0.10%,到了六级可达0.85%±0.10%。绿茶一级的茶多糖含量为0.81%±0.11%,六级达到1.41%±0.06%。本文对茶多糖的提取、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