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运用60Coγ射线辐照东方百合离体不定芽,对不定芽不同生长时期组织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后POD同工酶酶带数和酶带颜色与对照比较都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时期6.0、8.0Gy处理的POD同工酶均出现了一条低分子量酶带,对同工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高剂量处理(≥4.0 Gy)与对照的相似性较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野生葡萄花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牛立新  张延龙 《园艺学报》2000,27(5):361-363
对原产中国 2 3种或变种 ,共计 71个类型的野生葡萄及 9个其它栽培种或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根据花粉大小 ,可将葡萄花粉分为五类 ,并给出了分类标准 ;花粉粒赤道宽与极轴长之比 (E/P) ,既可用于正常花粉的形态分类 ,又可作为不同种类花粉育性的形态鉴定指标 ;除巨峰为四沟孔类型外 ,其它正常花粉种类的花粉粒均为三沟孔型 ,雌能花种类的花粉无萌发沟孔存在 ;另外还对花粉壁表面孔穴大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描述分类  相似文献   

3.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东方百合X射线急性辐照后代的生长及POD同工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涛  王丹  周丽娟 《北方园艺》2010,(20):138-140
运用X射线对东方百合"索邦"离体不定芽进行急性辐照,并对辐照后的百合不定芽继代材料的生长及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6 Gy剂量处理东方百合芽高增量较对照显著增大,不定芽增殖无显著性变化,其它剂量处理相关生长指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OD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1.76 Gy剂量处理与对照相似系数较小,POD同工酶与对照的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5.
马丽  王玉海  明东风 《北方园艺》2012,(19):124-1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9份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19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酶活性均有差异;19个石榴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呈现12条酶带,其中1条酶带为所有种质共有的酶带;Rf为0.216的谱带为大青皮酸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113的酶带为大马牙甜石榴的特征谱带。POD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在阈值0.60处将19个品种分为5类,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葡萄品种花粉形态及其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个三倍体葡萄姊妹系品种无核早红和红标无核及其亲本巨峰(四倍体)和郑州早红(二倍体)的单花平均雄蕊数、花粉大小和形态、花粉萌发率及三倍体品种不同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大小、花粉整齐度因葡萄品种的倍性不同而呈显著相关性,从花粉形态也可以看出因倍性不同而有差异,不同授粉处理对三倍体品种的坐果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都显著高于自花坐果率。  相似文献   

7.
以东方百合离体不定芽为试材,通过POD、SOD同工酶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耐盐性的百合耐盐突变体同工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百合的耐盐性与同工酶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耐盐突变体的POD同工酶谱以及不定芽的SOD同工酶谱与对照比较出现了新的谱带,且随着突变体耐盐能力的增强,突变体植株与对照的同工酶酶谱相似性越来越低,亲缘关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8.
 对‘红阳’猕猴桃全红型芽变(86-3) 及对照‘红阳’进行了品质及花粉电镜扫描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红阳’相比, 86-3果实中花青素含量极显著增加, 变异性状稳定, 但其它品质不及母株果实。两者花粉粒极面观、赤道面观及表面纹饰相似, 而极轴长与赤道轴长之比( P/E) 差异显著。花粉形态研究表明亲缘关系极近的芽变株及其母株的功能基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葡萄品种花粉和花粉萌发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葡萄品种的花粉和花粉萌发形态进行了观察。看到不同品种花粉表面微观形态的差异,即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花粉壁上纹饰及萌发孔的不同,这将为鉴定和识别葡萄品种提供新方法。从花粉在液体培养下萌发和在柱头上自然萌发的形态差异,可以明显看到蔗糖营养和水分对葡萄花粉萌发产生的影响。以上有关形态学的研究,对葡萄杂交育种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侧耳属菌株的菌丝生长特征与其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1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的菌丝体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了它们与菌株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平皿中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品质之间呈较密切的负相关。菌丝体胞外CMC酶、TTC-脱氢酶活性与菌株的产量性状呈正相关。POD同工酶谱间的异同可反映菌株间抗性水平的差异。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体细胞结构的变化,色素分泌及无性孢子产生,结合EST、POD同工酶谱带变化,可初步进行种性变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倍性西瓜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刘文革  王鸣  阎志红 《园艺学报》2003,30(3):328-33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倍性西瓜1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花粉多为近长球形,极轴/赤道轴(P/E)值为1.283,具3孔沟,花粉整齐一致;四倍体花粉为圆球形,P/E值为1.111,有3孔沟,4孔沟,多孔沟,其中有异形花粉、粘连花粉和空瘪花粉等;三倍体花粉全部为空瘪花粉。从孢粉学角度阐述了四倍体花粉萌发率低,三倍体花粉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角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采用I2-KI染色法和蔗糖培养基培养法对花瓣张开角度为A(0°~45°)、B(45°~90°)和C(90°~180°)的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长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不同角度间的花粉活力存在显著差异。花瓣张开角度A的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室温贮藏3 d的花粉染色率最高。花瓣张开角度B和C则以采摘当天活力最强,5 d后所有花粉活力均低于5%,基本丧失萌发能力。新采摘的有活力花粉散落于蔗糖15 g/L+H3BO30.03 g/L+CaCl20.02 g/L+琼脂6 g/L的培养基表面,1~2 min即开始萌动,20 min时,花粉管长度已达到花粉粒直径的2.75倍,60 min时达到7.5倍。花粉管在培养基上相互接触会出现相互作用,抑制部分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种柄扁桃花(白花和粉花)花部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类型的花在花冠直径、花瓣长度、柱头高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白花的单花花粉量,花粉/胚珠比率(P/O)少于粉花.另外,白花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显著高于粉花(P0.05).  相似文献   

15.
砂梨品种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对砂梨(P.pyrifolia Nakai)的79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砂梨品种花粉粒为近球形、扁球形、长球形,极面直径为22~34μm。2.花粉粒极面观多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少数为近圆或方形(菱形);多数具3条萌发沟,少数有4条萌发沟。3.花粉表面雕纹(纹饰)多为条状纹,亦有网状纹、云片状纹、波浪状纹及瘤状纹,在条纹间有的无孔穴,有的有不同密度、不同大小的孔穴,条纹粗细亦存在着差别,证明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花粉粒形态分析法研究桃种质资源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桃5个野生近缘种、46份普通桃种质资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分析花粉粒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光核桃、蟠桃、碧桃等种质资源在桃起源和演化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光核桃花粉粒的形态呈椭圆球形,其外壁纹饰呈简单的直纹平行型,无穿孔,是最原始的桃亚属植物野生种,未发现与栽培种有直接的关系。在普通桃的地方品种中,西北油蟠桃、华北碧桃、垂枝桃、矮化桃等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均为直纹,有少量穿孔或不明显穿孔,说明蟠桃、碧桃、垂枝桃、矮化桃应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类型。供试材料的花粉粒形状以椭圆形为主,且首次发现哈太雷品种的花粉粒呈为圆球形。  相似文献   

17.
越橘稔性与花粉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越橘结实率低是否与花粉形态结构有关,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了5个具有不同结实率的兔眼越橘品种的花粉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外形为4个分体结合成的准四面体,表面具脑纹状或不规则雪溶状纹理,并多处凹陷。萌发孔沟多为3对(顶分体3条,侧分体各对应1条),以四面体几何中轴为中心,中心对称分布于四面体的3个侧面。萌发孔沟的长度、宽度、孔盖长宽与形状、突起的程度等,在个体间有差异。在花粉群体的观察中发现:花粉萌发率最低的杰兔品种花粉粒中,有明显“干瘪”形状的花粉粒比例高达80.00%。这些花粉粒分体表面的明显凹陷,影响到四分体整体的充盈和饱满程度。并在文中提出了用极坐标描述花粉四合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火龙果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肖德兴  刘勇  刘敏正 《果树学报》2007,24(4):541-544
采用石蜡制片和临时压片的方法观察了光明1号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et Rose)的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形成。结果表明,花药4室,中层分化于次生造孢时期,消失于四分体时期。绒毡层为腺质型,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发育达到顶峰,后逐渐退化,至2-细胞花粉时期完全消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花粉粒正圆形,具3条萌发沟,成熟的花粉粒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19.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光学显微镜对杜梨、木梨、褐梨、豆梨4个野生种,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新疆梨5个栽培种的花粉、花药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