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栗疫病的防治应从栽培管理人手,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抗病性。以营林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颉颃剂治疗、修复病斑为主导,以化学防治为辅助手段,引种时严格检疫,防止栗疫病的扩大与蔓延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栗疫病的发生。通过3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病情指数下降率达70.2%~84.6%,树干病斑愈合率达100%,在防治的当年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子马尾松种子园1990、1991、1992三年马尾松赤落叶病(Hypodermadesmazierii)病级资料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即以“六六六”烟剂1~2kg/亩防治,其结果为感病指数由61.3%下降为19.35%。  相似文献   

3.
苹果轮纹病炭疽病的周年综合防治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单纯依靠生长季节喷施农药,其效果难尽人意。我们自1990年以来,采取冬夏结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病果率由原来单纯依靠生产季节喷药防治的25%,下降到5%。主要做法是:首先注重休眠期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生石灰防治杨树腐烂病腐烂病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表现干腐与枯梢。安徽省阜阳市马寨乡林站采用生石灰对4年生杨树防治此病,效果达92%—976%,防治与不防治比较,杨树平均胸径大518cm。防治方法:7月用刀将病斑上的腐烂部位刮掉,将生石灰粉末撒在病...  相似文献   

5.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廖龙泉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高达80%以上。感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村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是泡桐生产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其防治方法如下:1、...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树干刷涂白剂、人工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3500hm2,防治后使被害株率由85.3%~100%下降到8.09%~22%,平均增产20.2%,每公顷增加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7.
板栗干枯病又名枝枯病、腐烂病、栗疫病等。该病主要危害主干及主枝,对板栗危害极大,常成片危害,引起主干、主枝腐烂,直至全株枯死。据对河南安阳等地板栗园区调查,发病率一般在 20%左右,管理粗放的发病率高达 40%以上,栗果减产 20%~ 30%,经济损失很大。为了防治该病的发生,我们于 1998年至 2000年,连续三年在板栗园进行了防治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一、病原及发病规律      板栗干枯病病源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于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   病菌借风雨传播以及昆虫…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葡萄裂果病,以乍娜和巨峰为材料,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控制负载量,调整浇灌次数,土施多效唑、适时喷洒多年农化学药剂等以生态调控为主的综合技术,可以使葡萄裂果率降至10-12%以下,裂果后的腐烂率降至7 ̄8%以下,有效地控制了葡萄裂果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的基础止,采用树干刷涂白剂、人工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3500hm^2,防治后使被害株率由85.3-100%下降到8.09%-22%,平均增产20.2%,每公顷增加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10.
通过3a的系统调查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结果;(1)基本掌握了江苏句容市国外松梢枯病的分布、危害程度以及发生规律;(2)防治试验认为,运用综合防治技术规律, 可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70.3%,其幅度为63.4%-75.3%。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森林植物病虫害种类8 000多种(森林植物病害2 000余种),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0多种.  相似文献   

12.
盆栽杜鹃易出现非正常落叶、叶枯病、叶斑病、叶肿病、小叶病、根腐病和红蜘蛛危害等问题。本文找出了造成各种问题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梭梭人工林病害的调查,结果表明:梭梭人工林发生的各类病害有7种,其中:叶部病害有白粉病和枯萎病2种,枝干病害有枝枯病、瘤锈病、黑枯病和干桔病等4种,根部病害有根腐病1种.危害梭梭人工林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枝枯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连续几年的防治试验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溃疡病的形成原因,结合试验点实际,研究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出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板栗膏药病对树皮电阻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板栗膏药病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对安徽省舒城县河棚板栗产区板栗膏药病与树皮电阻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皮电阻值与病情呈显著的正相关,即感病程度越重树皮电阻值越大,感病越轻电阻值越小;同一植株上同一病斑的不同位置,树皮电阻值差异极显著,即病斑中央树皮电阻值最大,高于病斑上方、病斑下方、病斑侧面和健康处。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双牌县五星岭林场发现松针褐斑病 ,大面积黄山松严重受害 ,平均发病率为60 .9% ,病情指数为 3 4.2 ,黄山松表现对松针褐斑病的高度感病性 ;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黄山松的病情指数仅为 1 2 .2 ,表现为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其致病病原菌包括真菌和细菌,世界上报道的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超10种。以北京市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等5个区共10个苗圃基地的杨树树苗为调查对象,对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杨树苗圃溃疡病进行了调查,分离了其主要病原真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发病病症特征及发生规律,并对杨树真菌性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18.
果树小叶病发生原因及小叶病果园综合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病是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土壤缺锌以及树体内锌和磷的营养比例失调所致。小叶病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介绍了苹果、桃、葡萄、核桃、梨等果树的小叶病症状,并论述了小叶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小叶病果园的综合管理措施,即应在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通过增施锌肥、合理浇灌、适当修剪来根治果树小叶病。  相似文献   

19.
对毛白杨33个无性系黑斑病和溃疡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对黑斑病和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对黑斑病抗性最强的为11号无性系,抗性最差的为2号、8号无性系,对溃疡病抗性最强的为14号、33号无性系(无溃疡病发生),抗性最差的为6号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园林树木真菌性枯萎病研究进展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是园林树木的毁灭性病害。本文综述了真菌性园林树木枯萎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病原菌主要类群、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循环,枯萎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抗枯萎病基因及其分子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园林树木真菌性枯萎病的防治策略及其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