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覆盖保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比较常用、也能适应各地的覆盖保墒技术有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两种。 1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是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如茎秆、落叶、糠皮等或绿肥为材料进行的地面覆盖,一般用麦秸和玉米秸。 1.1 秸秆覆盖的效果 1.1.1 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采用秸秆覆盖技术,可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量,保蓄土壤水分,给作物一个适宜的土壤水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总结了覆盖作物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减少侵蚀、提供"绿肥"效应、减少硝酸盐淋洗、增加有机碳储量、抑制杂草、改善土壤微生态、防治病虫害、影响土壤温湿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覆盖作物的应用困境.为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应用需求等,合理选择覆盖作物、提高管理方式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果园生物覆盖主要是将作物秸秆均匀覆盖于果园行内、行间、可起到保温、调温、保水、增肥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既利用了作物秸秆,又防止了因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大力推广。在我县果园秸秆覆盖面积已达300多公顷,越来越被广大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云南省曲靖烟区烤烟生产上覆盖的最适作物秸秆,采用地膜与不同作物秸秆覆盖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秸秆覆盖对烤烟K326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增加烤后烟叶钾的含量,降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糖碱比,提高钾氯比。不同作物秸秆覆盖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以油菜秸秆最好,其次是水稻秸秆。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上海、南京一带正在推广应用的浮面覆盖技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美及欧洲等国家迅递发展起来的一种简易覆盖新技术。它是利用具有透气和一定透光性的无纺布、寒冷纱、化纤网等新型覆盖材料,直接覆盖在露地或保护地中播种或定植的蔬菜等作物的畦面或植株上,具有防寒、防霜、防暑、防风、防虫、防鸟、防旱等功能,用以实现蔬菜等作物的稳产、高产、比质与调节供应期的目的。它与小棚、大棚覆盖的主要区别在于覆盖物直接覆在植株上,不一定要设置支撑架材。由于它具有覆盖物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易保管,可多次利用,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
在覆盖与耕作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覆盖与耕作技术对水分利用效率,培肥地力,和作物产量产生的效应。明确了合理的覆盖与耕作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物覆盖主要是将作物秸秆均匀覆盖于果园行内、行间,可起到保温、调温、保水、增肥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既利用了作物秸秆,又防止了因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覆盖与耕作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覆盖与耕作技术对水分利用效率,培肥地力,和作物产量产生的效应.明确了合理的覆盖与耕作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夏玉米“沈玉26号”为供试材料,在试验站大田进行试验,以秸秆、编织布(半透明膜)两种材料为覆盖处理,以裸地为对照处理,采用全覆盖平作种植方式,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含水量、作物生长生理特性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覆盖处理下夏玉米的覆盖效应,为建立玉米灌溉制度和后期研究提高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夏玉米"沈玉26号"为供试材料,在试验站大田进行试验,以秸秆、编织布(半透明膜)两种材料为覆盖处理,以裸地为对照处理,采用全覆盖平作种植方式,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含水量、作物生长生理特性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覆盖处理下夏玉米的覆盖效应,为建立玉米灌溉制度和后期研究提高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罗延宏  张林  谢冰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140-143
为探明适合四川川南烟区烟叶生产中作物秸秆覆盖种类,通过地膜与不同作物秸秆覆盖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秸秆覆盖对高低海拔地区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产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烤烟产质量,稻草覆盖亩产量、亩产值、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最高,综合效益以稻草覆盖最高,麦秆覆盖次之,无覆盖栽培(对照)的最低。  相似文献   

12.
以塑料网和无纺布等新型覆盖材料进行浮面覆盖栽培,是我国近期兴起的一项覆盖栽培新技术。1988年以来,在所承担的蔬菜堵缺补淡综合技术研究中,对此进行了试验。试验采用江苏省武进塑料二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塑料网(遮阳网)和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生产的无纺布,浮面覆盖栽培甘蓝等作物,观测了小气候环境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现将主要结果简报如下: (一)高温季节浮面覆盖栽培的气候环境特点 高温季节浮面覆盖栽培,主要目的是防高温、强光及虫害,使用网状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3.
秸杆覆盖是指利用作物秸杆和作物残体覆盖地表,达到蓄水保墒,改土培肥地力的作用。平定县地处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507.5mm,对水分的利用成为提高粮食产量的瓶颈,经多年推广秸杆覆盖技术,已经形成一套适合于本地的技术配套措施。为此,我们旨在从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胁迫下作物的生长状况、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方面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多年的推广,对秸杆覆盖地块进行跟踪观察,初步统计,土壤含水量提高1.5-4.1%,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0.21-0.30kg/m~3。  相似文献   

14.
不织布浮动覆盖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织布浮动覆盖蔬菜栽培技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乔立文不织布浮动覆盖栽培(因作物顶着不织布生长,故也有的叫浮面覆盖栽培、飘浮覆盖栽培),是一种直接覆盖的简易覆盖栽培技术,对发展“二高一优”蔬菜生产尤为适宜。一、不织布浮动覆盖蔬菜栽培特点不织布...  相似文献   

15.
硬覆盖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水泥极硬覆盖对棉田和玉米田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土壤温度变化、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覆盖能减少农田土壤无效蒸发,调节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促进春播作物全苗壮,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 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即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的简称,是利用厚度0.015-0.02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在播种前或播种后覆盖在农田上,利用其透光性好,导热性差和不透气性等特性,配合其他栽培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蔬菜覆盖遮阳网技术上应掌握下列原则:晴天白天盖,晚上揭,阴天全天不盖;雷阵雨来之前盖,过后揭;35℃以上晴天,从早上8时到下午6时盖;30℃以上晴天从早上9时到下午5时盖;25℃以下可以不盖。随着作物生长.覆盖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如芹菜育苗,播种后浮面覆盖,大部分出苗后可搭小拱棚覆盖;不同的作物,不同的栽培形式,覆盖方式也须改变,如小白菜播种可进行浮面覆盖,夏黄瓜栽培则需大棚覆盖。  相似文献   

18.
生物覆盖覆盖后土壤水分蒸发量显著减少,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被冲刷和泛盐,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阻止杂草生长。具体做法是:在果园里用作物秸秆、杂草、刈割下的绿肥盖5~20厘米的草被,常年覆盖不翻入地下。在草源充足的地方,力争全园覆盖。草源不足的地方,可只覆盖树盘,但厚度—定要达到要求。覆盖后  相似文献   

19.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7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对作物生长水热环境的影响以及该环境下作物生长特性,旨在为不同覆盖方式下作物增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