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2009年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内对3科40种(品种)园林树木连续3年进行定位物候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北昌黎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始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蔷薇科、忍冬科树木始花期有效积温存在极显著差异,木犀科树木差异不明显;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有效积温差异显著;蔷薇科、木犀科树木的花期天数在不同年份间没有显著差异,忍冬科树木花期天数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科的树木始花期对年份间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木犀科树木始花期年份间的变化较蔷薇科、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性状变异幅度较大。不同科的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稳定性有差异,蔷薇科、木犀科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较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用有效积温预测园林树木进入始花期的早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台风对博白林场不同树种的为害情况及其影响因子,对台风"彩虹"对不同林分位置的39个树种168株树木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受害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树种受害明显轻于阔叶树种;(2)树木的受害情况与其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关系密切,胸径较小、树高较高、枝下高较大、冠幅较大的树木受害较严重;(3)林内的树木受害明显轻于林窗和开阔地的树木,林缘迎风面树木的受害远重于林缘背风面的树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大庆职业学院新建校园小游园中园林树木的选择为例,详细分析了小游园建设中树木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树木种类、成本,以及科研试验需要三个方面确定了树木选择的基本原则;依据树木类型、观赏价值、乔灌木差异确定了树木配置方式;实际施工中共计选择栽植了39种园林树木1 440株;最后分析了不同树木的造景方式。综合分析来看,该小游园达到了预期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树木虽然是植物,但它们也跟动物一样,当它们长大成人,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候,一棵棵树木就要生儿育女,繁殖后代。不过,由于各种树木的生物学性别和生长环境不同,不同树木进入生育的年龄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近年来有关树木文化的概念、文化属性、树木崇拜与宗教、树木美学、古树名木、栽培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树木文化研究趋势,旨在揭示树木文化的内涵,为不同树种的文化层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春天到了,休眠了一冬天的树木开始发芽。大多数树木的芽首先发育成枝叶,然后开花,可是桃树、杏树等却是先开花后长叶,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树木的芽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三种。叶芽只能发育成枝叶;花芽只能发育成花或花序;混合芽既能发育成枝叶,又能发育成花。不同的树木,发芽的时间不同,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热带树木构筑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臧润国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8,34(5):112-119
热带树木构筑型研究是热带树种结构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带树木构筑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热带树木的不同形成方式及构筑的主要要素。树木不同部分的发育顺序,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方式,树木的延长生长与分枝方式等是热带树木构筑型的主要分类要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土辽阔,地跨寒、温、热3带,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严重,各种园林树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针对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树木极易遭受冻害,轻则部分枝条受害枯干,重则全株死亡的现象,介绍了树木发生冻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区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为防治冬季树木冻害、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面向虚拟森林经营管理的树木交互式参数建模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树木构筑概念出发,将传统的几何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建模的方法.采用主干、枝条、叶片三类参数来描述和定义树木,约定了一系列的建模规则和参数化调节方法,并构建了一个树类.林业管理者通过输入熟悉的参数平台交互式地构建各种具有不同几何特征的树木,并且能够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的三维几何树模型,其模型简单且形态逼真,能够充分地表现树木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城市树木由于树木自身固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或不合理配置与管理,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重点分析了树木的不同器官及栖息的动物在不同阶段对地下、地上空间产生的不良作用,介绍了部分产生不良作用的树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云南1975年12月、1982年12月、1986年3月1991年12月、1999年12月出现的低温天气过程对生长于哀牢山以东地区的多种树木所造成的低温危害的调查,并以1975年12月最严重的一次低温天气过程对树木的低温危害调查结果为主,经统计分析得到了云南历次低温天气过程的多个树种的树木受低温危害情况及不同树种的抗寒性.以各树种树木受低温危害的平均受害指数为依据编制了不同树种的抗寒级别表.同时,还对树种生物学特性、树木的生境与其抗寒性的关系,造成树木受低温危害的气象要素,云南的低温天气过程出现的周期进行了分析,以为开展树木引种、选择及种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树苗原来出土时的方向栽树,能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特别是对于生长较快,木质疏松的树种,效果更好。 苗木和栽后的树木,其各个方向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在树木的南侧,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小;在树木的北侧,光照弱、温度低,湿度大。如此构成了树木不同方向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树木本身形成了阴阳两面。如果栽树时,不注意阴阳面,把原来  相似文献   

13.
刘汝成 《绿色科技》2021,(5):186-187
为研究树木配置模式对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试验场地选择在某城市森林,其中共包含4种树木配置模式,分别为:针+灌+草、灌+草、针+阔+草以及阔+灌+草,选择20.0~40.0 cm区段的细根同样作为此次实验的材料,记录了不同树木配置模式下树木细根形态。结果表明:树木配置模式对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显著。采用针+灌+草的树木配置模式下,树木细根的生物量最多,树木细根形态更方面指数均为最好,明显优于其他3种树木配置模式,具有实际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判断树木年龄通常以树木基部的年轮为依据,需将树木断开或向树木中心钻洞取材,此法既伤害树木又费时费力。1987年中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中振在观察树皮动态中,发现了树皮中年轮,这是一种无害于树体且方法简便的树木年龄判断方法,此后他又对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10余种几百个样品进行对比试验,都证明了树皮中年轮存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本体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表达树木生长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建立面向森林生态领域的本体知识库来存储相应的本体、规则和案例,基于规则和案例推理开展树木种植适宜性判断以及树木立地质量评价;根据立地质量估算树木生长参数,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对不同环境下树木生长进行模拟。以福建省顺昌县浦上林场杉木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准确度验证,语义推出的立地指数精度达到80%。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描述树木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种语义表达和推理途径,为不同环境下树木生长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兴安岭北坡土壤状况的介绍,阐述了土壤与树木更新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土壤上树木更新情况不同,同时不同的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也要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树木有着不解之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树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人和树木的关系必然会以民俗、文学、艺术等形式反映出来,形成独特的树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本地区、本民族所喜爱的树木与花...  相似文献   

18.
以阔叶红松林8个主要组成树种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分和热量是决定植物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的原理,应用干燥度和≥10℃的年积温建立了树木生长水热指数;设在最佳环境条件下树木的生长与叶量成正比,与本身大小成反比,推导出树木最优生长模型。然后,应用该水热指数和生长模型模拟了不同水热条件下树木的最优生长过程,揭示了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生长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可用于划分树种地理分布区质量等级和评价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形成树木不同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状况,造成树木移植成活的难度不同,只有了解树木移植成活原理,采用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和"因树制宜"的施工措施,才能提高移植成活率。为此,提出了针对大规格香樟的夏季移植方法,以期为大树移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树木培育过程中,休眠期是病虫害防治的较好时期。由于休眠期温度较低,空气干燥,树木活动弱,生长缓慢,而且这一阶段病虫害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休眠期宜根据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做好树木病虫害预防工作,使树木能够安全地度过冬季。文中分析了休眠期常见树木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并进一步对休眠期树木病虫害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