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70个自然保护地的桫椤科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分布与种群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0个自然保护地和若干非自然保护地中有32个自然保护地和3个非自然保护地共出现桫椤科植物5种,种类占广东省全部9种的55.56%。其中32个自然保护地中有桫椤1040株;6个自然保护地有大叶黑桫椤428株;3个自然保护地有粗齿桫椤270株;15个自然保护地有黑桫椤676株;14个自然保护地有小黑桫椤400株。提出了对其中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大叶黑桫椤和黑桫椤),尤其是非自然保护地中的种群需加强监管、宣传和科研力度,以保证其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掌握桫椤科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保护状况,采用实测法与样方法对海南岛野生桫椤科植物开展全面调查,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分析桫椤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类型保护地对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海南岛:1)分布有阴生桫椤、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和白桫椤等5种桫椤科植物,隶属2属;2)桫椤科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五指山市、琼中县、陵水县和白沙县等中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平缓、400~1 000m的中高海拔阴坡地区40%~80%的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常群生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在林缘灌丛中也有零散分布;3)5个桫椤科物种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别,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4)自然保护区内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和密度均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减少人为干扰对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类群密度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桫椤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秉左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6):27-27,32
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非常珍贵的观赏植物。该文论述了桫椤的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技术、并对生长习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峨山彝族自治县位于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人口密度较高,交通方便的滇中腹部;这里由于干湿季分明,原始森林状态己不存在,植被类型较为单纯。根据这一自然地理概况,一般认为该县境内野生珍稀植物已经绝迹。但最近,我们出乎意料地在这个县旧城关区上官乡水尾村等地,发现了一批零星、单株(?)生的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桫椤。峨山县现存的桫椤,大部生长在长年流水的阴湿的山菁杂灌丛中,县内最大的一株,高达12.5米,胸径27厘米,茎顶簇生31片羽状大复叶,形如凤尾,美丽动人,实属罕见;其它桫椤高矮不一,但一般高度都在7米以下。  相似文献   

5.
一种恐龙食物———桫椤树,最近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山森林掀开了“盖头”,这种距今2.5亿年左右的珍稀植物乍一亮相,立即引起了植物学家的关注。桫椤是蕨类植物,属乔木范畴,繁衍于恐龙鼎盛时期,这种白垩纪时代的植物是当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极高的价值。为了一睹这珍稀植物的丰姿,不久前去了大足西山林区。郁郁葱葱的桫椤树映入眼帘,越往高处走,桫椤越密集,树也越来越粗壮,最高的达4.3米。据介绍1米以上的桫椤有197株,存活也较好。据悉,大足西山桫椤是目前我国桫椤分布最北线,并具有独特的科研…  相似文献   

6.
桫椤所在的赤水河谷,两岸青山,郁郁葱葱,没有想到,在这大山的怀抱里竟然隐藏着一种成片接壤的世界珍稀植物一桫椤。桫椤又名树蕨,恐龙时代的植物,是在遥远的侏罗纪时代就曾出现的物种。恐龙灭绝了,这种植物却奇怪地生存了下来,捱了两亿年,即便濒临,却在赤水河谷自成气候,被科学家称做“古生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刺桫椤     
刺桫椤(AlsophilaSpinu-losa),桫椤科桫椤属植物。在福建省主要产于福州、闽候、永泰、福清、安溪、长泰、华安、南靖、永安、平和、漳浦、福安、龙岩、永定等地。其中以福安市瓜溪分布的刺桫椤数量最多,大致有3000多株,分布在海拔150-500多米的竹阔混交林中,最高植株超过6米,胸径达到18厘米。1999年此地已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刺桫椤生长良好,并有许多小苗分布。桫椤是古森林的遗迹,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是幸存下来的木本蕨类植物之一。它对于研究地质地貌和土壤植被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株形美观别致,可供观赏。刺桫…  相似文献   

8.
于2021—202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植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桫椤科植物在广东的地理分布、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和分布区划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广东省桫椤科植物共3属10种,约占我国总种数的56%。其中,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为广布种,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内;粗齿桫椤、小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结脉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及粤西地区;平鳞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中华桫椤和白桫椤仅分布于云开山脉;笔筒树为栽培种,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和从化。桫椤科植物在广东垂直分布范围约为海拔85—1300 m。桫椤科在广东分布的植被类型可分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粤西、粤北、粤东、粤中地区,其中粤西和粤北地区桫椤科分布种类最丰富。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次调查,摸清了桫椤在江华县的分布现状及生境条件,探讨了桫椤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闽南的桫椤     
桫椤属蕨类植物,其干木质化,故名树蕨。出现于几亿年前,为恐龙的食物,是古老而珍贵的孑遗植物,素有“生物化石”之美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群落。其干挺直,不分杈,树冠象把绿伞,形态近似苏铁,老百姓称之“假铁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桫椤个体植物各器管生物量的测定分析,认识掌握桫椤分布区域和适生环境的特殊性,为栽培、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地踏勘对四川犍为县的桫椤资源地理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对策与措施,目的是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犍为县桫椤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绿色植物王国里,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远古的地质时期,蕨类植物大都为高大的树木,后来由于大陆的变迁,多数被深埋地下变为煤炭。现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大部分蕨类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幸免于难,生活至今,桫椤便是其中的一种。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m,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所以极其珍贵,被国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植物。从外观上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  相似文献   

14.
最近,河池地区三匹虎水源林保护站在考察本林区植物中,发现该林区有1万余株桫椤植物,株高4~8米,最高的超过8米,胸径最大的有28厘米。桫椤俗称水梭椤和树蕨,当地方言又叫龙角峰及房勾头,它茎苍枝秀,高大挺拔,形如巨伞,硕大的叶片分裂成羽状,风姿绰约,茎中含有淀粉可以食用。据有关资料记  相似文献   

15.
双江县地处北回归线上,最低海拔670米,最高海拔3233米。境内地貌多样,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生物景观丰富多彩,分布着许多珍稀动物和植物。据初步调查,仅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就有4种,面  相似文献   

16.
近日,象州县发现大面积的国家濒危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又名“树蕨”,是一种生长于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地区发现一些小面积的桫椤群。这次发现的桫椤群分布在该县国营笔架山林场深处的两条大山冲内。该山冲海拔在300~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年降雨量1300~1400毫升,植被茂盛,有多级小瀑布,湿度极大。在方圆1万亩的地域内,生长于溪水边、岩石旁的桫椤不计其数,其中,最高的5棵都达8米以上,根围80厘米左右,树龄均在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四川犍为县桫椤资源现状及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踏勘,对四川犍为县的桫椤资源地理分布、数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与措施,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楗为县桫椤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桫椤的信息交流,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6—2016年文献数据和Soo PAT搜索的专利数据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简要总结分析31 a来我国桫椤研究的现状,对其年度分布、研究内容、文献源和核心作者群、专利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桫椤研究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及后期平稳3个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涉及种群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繁殖栽培技术、资源保护、成分分析等多个领域;论文主要发布在《生命世界》、《安徽农业科学》、《云南植物研究》等期刊上;形成了以宋萍、敖光辉、陈封政、尚进和赵心益等为主的43位核心作者群,论文合作率高达58.2%,说明桫椤相关研究倾向于由合作团队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以孢子为外植体,开展桫椤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赤霉素短时间处理桫椤孢子,对其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用50 mg·L-1GA3乙醇溶解液处理3 min的桫椤孢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43.75%,萌发所需时间约30 d;在1/6 MS或1/8 MS中加入6-BA 0.04 g·L-1和IAA 0.02 g·L-1,可以显著提高桫椤孢子萌发率和缩短萌发所需时间;原叶体增殖的适宜培养基是1/2 MS,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抑制桫椤原叶体的增殖;原叶体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经4~5次转接后能分化出幼孢子体;桫椤孢子体增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均为1/2 MS;桫椤幼苗的移栽成活率较高,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建省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分布的桫椤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桫椤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4科66属83种,属于10个分布型,该区域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具有向温带过渡性质。群落内桫椤胸径11~14 cm的出现频率最高,随着胸径增加,出现频率逐渐减小,表明桫椤在幼苗期受到的干扰较强。从种内竞争转向与周边植物的竞争这个过程中,桫椤植株的死亡率迅速升高,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