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玲  牟江 《绿色科技》2013,(9):264-265,268
针对小巫峡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价值、景观规模、旅游条件和环境水平4个综合指标,建立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根据小巫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马湖的各评价因子进行评分,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了小巫峡风景区旅游开发利用建议,对实现小巫峡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康龙旅游风景区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阐述了康龙旅游风景区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了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游客客源市场和不同时期的游客人数。根据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和建设现状,提出了旅游风景区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野三坡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水体缓冲区和植被类型6个因子作为评价要素,采用德尔菲法、AHP法和加权叠加法,通过ArcGIS平台对旅游景观敏感度进行了评价及分级,并从生态旅游的视角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在影响风景区景观敏感度评价的因子中,因子的权重排序为: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水体缓冲区坡向植被类型。风景区的整体景观敏感度适中,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风景区的北部和东北部,总面积占比4.2%,为旅游核心保护区;中敏感区分布广泛,总面积占比88.75%,为旅游限制开发区;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风景区的中部,南北向呈条带状,总面积占比7.04%,为旅游主体开发区。研究结果可为野三坡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数据参考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的灰色组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级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进行评价,建立了旅游资源群落评价因子的结构体系,提出了景点集中度、湿度、气温等因子的计算公式,阐述了旅游资源群落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墨菲(Peter.E.Murphy)提出的旅游社区发展战略模式,结合漓江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景区商业经营、居民利益分配、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为漓江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黑山谷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区,也是重庆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该景区作为一个还不成熟的风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山谷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黑山谷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推动黑山谷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圣堂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和所处环境,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风景区的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及其附加值等进行评价,认为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风景区生态质量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优良,是开展生态旅游和避暑休养的好去所.建议圣堂山风景区应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风景资源和独特的瑶族文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茅山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茅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客观评价了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机遇.针对景区生境干扰和资源开发不合理等问题,从生态修复、环境提升、资源整体有序开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景区与外围区域整体规划以形成功能差异显著的旅游发展圈层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期冀通过该研究引发利益主体,尤其是行政管理和目的地开发经营主体对茅山旅游的思考,统一认知,促进多方协作,延续景区自然和人文魅力,保障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可持续、旅游环境可持续、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社会可持续4个方面,选取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对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青秀山旅游资源可持续性(86.76)旅游环境可持续性(84.5)旅游经济可持续性(79.6)旅游社会可持续性(77.9)。分析认为,青秀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立足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知名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风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分析游客行前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关系,有效改进景区建设,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该文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模型,将游客的行前期望值与满意度进行分析比对.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满意程度较好.武夷山国家公园道路系统因子、景区自然系统因子为优势因子,景区服务质量因子为劣势因子.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的优化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