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具有不同抗病性的甘薯品种研究了接种疮痂病菌前后甘薯叶片氮代谢生理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疮痂病菌后,感病品种叶片中的核酸总量及RNA含量降低,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增强,游离氨基酸(FAA)总量增加,蛋白酶活性升高,而抗病品种则相反.另外,抗、感病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降低,且感病品种的变化幅度大于抗病品种.上述结果可作为鉴别品种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和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S_2对55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三次苗期的抗性鉴定,供试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性机制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供试抗病品种健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却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3天和6天测定抗病品种的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感病品种却有所上升;无论抗、感病品种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下降,而抗病品种到后期才稍有下降。高抗品种杜勒的气孔孔隙比其它所有供试品种都小,但各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与抗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研究抗病品种‘贺油13’、感病品种‘泉花10号’接种疮痂病菌后其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而感病品种与其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感花生品种接菌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表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较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接菌后抗感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后抗病品种的CAT和POD活性表现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保护酶在花生对疮痂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接种后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量结果研究表明,接菌后抗、感品种均有所减产,但感病品种‘泉花10号’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棉花幼苗枯萎病抗性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枯萎病抗性的棉花幼苗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差异 ,而抗病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接菌比不接菌处理 ,抗病品种幼苗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降低 1 5%~ 1 9% ,而感病品种则增高 1 3 %~ 2 0 %。抗、感枯萎病棉花品种的氨基酸总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试验选择5个对纹枯病抗感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就它们的细胞组织结构、生化反应与抗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叶片蜡质含量和叶鞘硅化细胞数目都明显多于感病品种;人工接菌后,抗病品种的过氧化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峰值都大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的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也强于感病品种。试验还表明: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叶霉粗毒素对番茄幼苗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抗、感品种于苗期经叶霉病菌粗毒素处理后,叶部细胞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叶霉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品种叶部细胞内CAT酶活性均降低,抗病品种(中杂8号)下降比率大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但抗病品种的CAT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从平均水平上看,两品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增加,而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下降;处理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Vc含量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7.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sp .niveum)后根部细胞的质膜透性、某些酶类和化合物 ,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后 ,抗病品种克伦生在染病后的短时间内 (48h左右 )能使细胞内MDA、相对电导率、SOD酶和CAT酶的代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早花 ;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脱氢酶活性的能力 ;抗病品种Vc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要比感病品种低 ;接菌 1d后抗病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能力和保持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能力明显强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白粉病侵染对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个不同抗病性的苜蓿品种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健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接菌后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而且其叶绿素含量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接菌后第20天,感病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15.30%,而抗病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只下降4.10%;接菌后第25天,感病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38.26%,抗病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到13.60%,而且外观上叶色差异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2个持久抗瘟性和2个感病水稻品种苗期接种稻瘟菌,分析接种前后叶片内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接种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增加,接种96h后酶活性急剧上升,而持抗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幅较少.接种前后持抗和感病水稻品种叶片蛋白质含量变化均不明显,前者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后者.接种后0~6d内持抗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感病品种,而持抗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感病品种.初步认为:接种后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鉴别水稻品种抗瘟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烟草抗病育种和抗性鉴定提供生化代谢指标。【方法】采用茎部注射法对抗病品种粤烟97和感病品种长脖黄接种青枯雷尔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并采用比色法和GC-MS法分别进行相关防御性酶活性及代谢物质的测定。【结果】抗病品种粤烟97的PAL、SOD、POD、PPO活性,接菌组与对照组均分别高于感病品种长脖黄的接菌组与对照组;抗病品种粤烟97和感病品种长脖黄分别在接菌后第7天和第5天,PAL活性高于对照组,其余时间酶活性接菌组均低于对照组;抗病品种粤烟97和感病品种长脖黄在受青枯雷尔菌侵染前期,SOD、POD、PPO酶活性均提高,随着时间延长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OD和PPO同工酶凝胶电泳表明:抗病品种粤烟97同工酶类型多于感病品种长脖黄;接菌后第3天,粤烟97的同工酶谱带宽度与色度增强,而长脖黄无增强现象。说明抗病品种能快速应对外界刺激,加速相关抗病物质的形成。代谢物检测表明:抗病品种粤烟97接菌组中肌肉肌醇、烟碱、苹果酸、L-苏氨酸等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而感病品种长脖黄接菌组中这些物质均低于对照组,反映品种间抗青枯病能力的强弱可能与上述物质有关。【结论】烟草不同抗病品种叶片中PAL、SOD、POD、PPO酶活性的高低,以及上述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烟草抗青枯病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