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由化学指纹图谱收集和化学计量分析两个部分组成。化学指纹图谱收集技术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化学计量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目前已在茶叶溯源地区分、不同茶类和等级区分、茶树品种区分、茶叶陈新区分、数字化感官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有了良好研究进展,但相关技术仍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市场上茶叶产品较为混乱,对目前在茶叶品种与产地鉴别以及质量监控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化学指纹图技术做一综述,介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近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的指纹图谱在茶叶识别中的作用,并对指纹图谱的解析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化学指纹图谱在茶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品质难辨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制约了茶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年来,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感官品评、质量控制和产地判别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文章就茶叶指纹图谱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红外(IR)及近红外光谱(NIR)、核磁共振(NMR)等,并对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叶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须的一种饮品,其味甘甜醇厚,延绵悠长,深得很多人的喜爱。而茶叶质量的高低好坏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市场。因此,技术性地辨别茶叶质量的高低,是大多数商家所做的必要功课。在如今的茶叶质量检测中,指纹图谱技术被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了指纹图谱技术的内涵以及其作用方式,其次,本文指出了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最后根据分析,本文阐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指纹图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茶叶质量控制中,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茶叶香气的关键因子——香气前体物研究以及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提出以糖苷类前体物为目标,构建茶树香气前体物指纹图谱,建立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茶叶品质性状的构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乃兴 《中国茶叶》2010,32(8):10-11
一、茶叶品质和品质评价的概念所谓茶叶品质,一般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是茶叶产品所具备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即茶叶的使用价值。茶叶品质评价是对茶叶产品的属性,即卫生品质、加工品质、保健品质、商品品质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和标准的分析过程,从而对茶叶质量作综合评价。茶叶产品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茶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各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尝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化学指纹图谱等手段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但目前在国内外,茶叶品质的优劣大多数是通过人的感官评定的,其原因是由于茶叶的品质成分组成复杂,无法通过某种成分的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陈丽 《福建茶叶》2016,(7):226-227
茶叶作为富有营养价值与药效价值的日常主要饮品之一,合理地品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和身心舒悦,而茶叶的品质高低则决定了茶叶的营养特性。因此,在茶叶生产以及包装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茶叶的感官特质、香气、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等级的划分,并以此衡量茶叶的价值和价格。本文通过阐述鉴定茶叶香气、化学成分、感官等方面品质的方法,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在茶叶品质检测、鉴定方法上的缺陷。根据计算机相关联技术在茶叶生产的应用成果,优化和整合目前应用广泛的指纹图谱、计量模型、成像技术。这对建立合理、可靠的茶叶品质鉴定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HPLC指纹图谱技术研究对于茶叶的质量控制与其功能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的意义、起源、特点、研究方法和技术,并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鉴定九华黄精及不同产地的黄精样品。[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九华黄精HPLC特征化学指纹图谱,并测定3种基原黄精药材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优化了色谱柱、流动相等条件,建立了九华黄精特征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黄精药材的指纹图谱含量检测方法,比较了不同基原及批次间黄精药材的指纹图谱及含量差异。[结论]单纯依靠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不同基源的黄精药材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辅助指纹图谱等方法对药材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定量描述分析(QDA)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其在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茶叶中QDA技术和HPLC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7个样品的G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6个色谱峰为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该方法重复性好,挥发性成分中各成分分离较好,因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作为普洱茶香气品质鉴定和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铝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茶树中铝的含量和分布、茶树对铝的吸收和运输,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铝对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总糖、香气和叶绿素等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以下建议:应在茶树耐铝、抗铝机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对铝在茶树体内的跟踪研究;对主要化学品质成分构成的微观再现研究;对不同茶类引起铝作用差异的研究;茶叶中铝对人体影响恰当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粗老原料加工速红茶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茶叶资源,然而,其品质普遍存在茶叶香味淡薄、风味不显等缺陷。本文就红茶风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加工过程的物质转换,粗老原料的成分状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上述品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路,涉及风味成分的添加1乌龙茶原料和工艺的引入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六堡茶的感官质量缺陷和原因,指导产品质量的提高,让消费者辨别六堡茶感官质量的优劣.方法:通过对六堡茶的初制厂实地调查和分析、对精制厂生产进行长期观察和比较、对进行不同的六堡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文献调研等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所有感官质量缺陷均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或者一个原因导致多个质量缺陷.结论:...  相似文献   

15.
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余继明 《茶叶》1998,24(3):131-133
用HPLC分析比较了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红碎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茶黄素类含量与红碎茶品质呈正相关。分子量较小的茶黄素类成分与品质关系更密切,表现为TF〉TF3G〉TF3,3'DG。EGC和EC含量与TF和TF3G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优质红碎茶品种选育中,应选择EGC和EC含量较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云铃  黄建安  施兆鹏 《茶叶》2008,34(1):24-28
本文研究了汽热杀青、热风杀青和滚筒杀青3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在制品生化成分变化的影响不同,汽热杀青因蒸汽穿透力强,杀青时间短,茶多酚、酯型儿茶素的减少量与氨基酸等水解产物的增加量相对较少,使毛茶茶汤浓烈,汽热杀青能快速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和减少叶绿素的破坏,使毛茶的汤色、叶底较绿;而采用热风杀青制得的毛茶香气高长,滋味浓爽,除色泽稍次于汽热杀青外,其余各品质指标略优于汽热和滚筒杀青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外形、年份的六堡茶进行产品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跟踪监测,以期为六堡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外形的六堡茶随陈化年份的推移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茶黄素及茶红素等物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茶褐素随着陈化年份的递增得到积累,呈上升趋势;咖啡碱在陈化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变化不大;品质综合得分随年份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外形、年份对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变化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性影响(p<0.01),外形对茶色素含量及品质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年份对茶黄素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茶红素、茶褐素及最终综合品质评分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辅助浸提鲜茶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压力水平辅助浸提对鲜茶汁产品得率、主要品质成分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超高压处理压力水平的升高,鲜茶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氨基酸及主要儿茶素组分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压力大于100 MPa时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超高压辅助浸提对鲜茶汁的外观颜色及香气等感官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当压力处于100~300 MPa时,不同压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只有当压力达到500 MPa时鲜茶汁的感官品质受到显著影响。综合比较,超高压处理(100 MPa、10 min)最适于绿茶鲜茶汁加工处理。通过电镜扫描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茶叶叶片细胞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破坏强度增大,这可能也是超高压辅助浸提可以显著提高鲜茶汁产品得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